先贤与佛教文化
2007-10-25 21:28:06
来源:星星生活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虔诚信佛礼佛。唐宋即有陶渊明、白居易、王维、苏轼等,清代的龚自珍作诗自称,“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鲁迅更云,甚至可以把《维摩诘经》当作文学小说来阅读,来研究。

龚自珍晚年仕途坎坷,已由积极而转为消极,所以才有“暮年学佛”之论。事实上,定庵公信佛学佛正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前后,佛学正是他立身处世、学问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近代另一著名的革新思想家魏源,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编纂的《净土四经》在近代佛教发展中有重大影响,他晚年在杭州东园僧舍闭目澄心、精进念佛,最终身无病苦、安然而逝,总不能因此就把默深公视为愚夫愚妇吧。

不说出家人,只说在家人,不说古代人,只说近现代人,奉佛学佛者又何止龚自珍、魏源两位。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仁山、欧阳竟无、叶恭绰、简氏兄弟(照南、玉阶)、马一浮、章太炎、熊十力、李炳南、许地山、丰子恺、梁漱溟、赵朴初……不胜枚举,他们都是学养深厚、才高八斗,或在政治、或在经济、或在学术、或在艺术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重量级人物。

而非佛教徒而从佛教文化中吸取营养的人就更多了,孙中山、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瞿秋白、毛泽东等等,都与佛教文化有很深的因缘,对佛学有很高的评价。如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为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胡适先生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

鲁迅先生曾出资在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毛泽东先生也曾指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疾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瞿秋白依自身体会说:“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以上例证,无不说明博大精深的佛学、丰富璀璨的佛教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可以借鉴吸收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