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反被文明误
2008-01-31 21:13:1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 李竹)乍看这个标题有点莫名其妙,待我慢慢说来……

找到张绍渠老先生的家颇费了番周折,他家在尼亚加拉区,虽然House很普通但环境一级棒,面朝大湖背靠森林,春夏秋冬全是醉人的景致。在由车库改成的大画室里,倾听张先生一幅幅展示解说他的得意画作,仿佛浏览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张先生青年时代衷爱绘画艺术,也到世界著名的各大艺术之都习画。无奈艺术追求的道路并不平坦。上世纪70年代,他从香港移民加拿大后,便在尼亚加拉地区开设了第一家中餐馆,他主理的中餐一改当时统霸北美的粤菜系,大胆地加入辛辣口味,独特的菜肴颠覆了老外对中餐的印象,餐馆曾闻名遐尔,远在美国的好莱坞明星都前来一饱口福。

前年张先生退休,餐馆歇业,他又回到了艺术追求的道路,并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他为自己制定了系列计划,去年为了研习书法特地赴日本考察学习,今年还要去北韩和南韩,研究中国文化的辐射影响。

张先生说,他一生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西方文化对他已经影响至深,但是到了老年他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明不足可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中国,寻找和体验那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文化传承。“当你站在曲阜孔庙里,你会置身于历史的和谐气氛里,任何书籍年代久远了会发黄烂掉,但这种文化氛围永远不会消亡。”他还说:“在西安遇到了雾天,我发现历史名城的雾是亮晶晶的,那是中国文化灵魂,相比之下,伦敦的雾是灰蒙蒙的,东京的雾是湿漉漉的,毫无仙气。”艺术家的观察和思维的确独到!

在一家名叫Lucy’s Cafe的意大利餐馆,张先生请我们吃Perch Pasta,他说这是全加拿大最好的,吃了才知真的棒极了,不得不佩服张先生的美食鉴赏力。张先生说,他这一生,西方的什么时髦玩意儿都没有落下过,但是现在他回归到了追求传统上。他尤其鄙视西方现代艺术和文化,甚至拒绝现代科技,他不用手机、不上网。他认为,“从人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哪怕再科学、再有逻辑,也只是游戏,从心灵出来的才能动人!”

在谈到历史的话题时,张先生显露出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他说:“看中国文明只能看夏、商、周三代,其他朝代全部是一把火烧了旧王朝,再建立新王朝。所以,现在人类急待保护的不是能源,而是文明!”

就像张先生展示他多年收藏的名贵毛笔和宣纸令我们大开眼界一样,他所表述的基于他大半生经历而提炼的思想精华,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现代生活的角度。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带给了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方便和快捷,通讯的发达、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让世界越来越小,现代科研成果也让我们衣食无忧、有病可医,然而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诟病也越来越凸显,人们一方面抱怨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信息爆炸、文化一统、睡眠不足等等的同时,却又极力去追求自己的车子更靓、房子更大、电脑更新、网速更快、电视频道更多、手机功能更全……,人类的欲望无止境,科技发展也就无止境,现代科技的诟病也会积重难返。

当我们期待并庆幸一种科技新文明诞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同时或许有一些旧有文明将被埋葬。西方文明吞没了北美原着民文化,青藏铁路改变了西藏的独特与纯粹,数字化让年轻人不能书写,信息化使我们无暇捧读……,但最重要的,忙碌的现代人丧失了思考的机会。

所以,现代文明是让我们越来越聪明了,还是越来越机械了?是让我们越来越方便省时了,还是越来越疲于奔命了?是带给我们更多财富了,还是使我们精神愈发贫乏了?是让世界更多元了,还是使全球逐渐走向一体?

我看,现代人最幸福的不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发酸”,而是能有段时间抛开手机、拒绝电视、远离网路、屏蔽信息,去亲近自然,去接触频危的文明,给自己一个静思的空间。BBC拍摄的《Planet Earth》是目前最热门的纪录片,看过之后会有许多启迪,原因之一就是全片没有讲人而是展现自然。(当然,如果没有现代科技,影片也不会达到震撼的效果,这又是一个悖论。)

张绍渠老先生身上那股子精气神会感染他身边的每个听众,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可能达到他的境界和财力。张先生告诉我,目前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地方在北欧,他决定去挪威住一段时间,静静地在那里作画。下一句话我没说出口:“带我去行吗?”哈……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