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主流意识从DIY开始
2008-03-24 19:36:2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爱平)那天老公顺口说他的袜子破了,我心里一阵激动,忙问:在哪儿在哪儿?他翘起左脚板,给我看上面的大洞。我洗碗的手兴奋得乱颤:“没问题没问题,我替你补”。

谁知洗完碗后去了教堂,后来又加上杂七杂八的事,补袜子的事就给忘了。等过了几天想起来去追问,他说早已将破袜子给扔了。我心里那个失望啊,决不亚于错过了一次极有希望的面试机会。

现如今的物质丰富,就连像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机会也没有了,我这个缝纫爱好者也因此失去了许多“享受”的机会。

老公说我的情形啊有点像“无聊综合症”的样子。我想也许是,也许不是。在这个时间金贵的时代,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堂皇的“实际”的需求,总让人觉得心虚和不安。换句话说,如果我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拿不拿针线全凭兴趣,没什么心理负担的问题;而如果我是“大观园”外的刘姥姥,这个针线活可是非做不可的了,不然没得吃喝。

在加拿大待得久了,时不时会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想我在国内的时候,也不是个热衷于呼朋唤友的人,原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加拿大应该是个最好的去处了,谁知待了几年,连我这样爱静的人也有些觉得“寂寞难耐”了。其实在国内时也热爱独处,不知为何加拿大的空间叫人感觉更戚惶空荡些。

想想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我在国内的时间,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占得满满的,脑力体力都忙,没有时间顾影自怜。陷进去的时候,不食不睡,连给家人朋友的时间都可以牺牲。

手工的众多好处中,时空不在、“六亲不认”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

加拿大并不是不鼓励人们的动手能力,DIY(Do It Yourself)的概念似乎就是西方的先创。除了像HOME DEPOT 、CANADIAN TIRE 和RONA这样的为喜欢自力更生的人们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以外,更有像DOLLERAMA,WAL MART,FABRICLAND 和MICHAELS这样的店为具有独创意识的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绘画木工缝纫编织陶艺家居饰品设计制作等等应有尽有。

同“一元店”有限的选择和WAL MART小小的一片“纺织品区”相比,手工艺品连锁店MICHAELS简直就是手工爱好者的天堂,其不但有各种材料成品供售,更有为顾客量身定做和参加各种学习班的机会。

我第一次发现那个地方的时候,虽然大大地惊喜了一番,却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其知音。原因有三:一是其价格太高。新移民阶段,找工难,好容易挣的几个辛苦钱,哪舍得花在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上; 二是没有适当的心境。在国内说悠闲那可真是悠闲,想动动手纯粹是为了给旺盛的精力找个出路;移民生活则完全不同,不是为工作发愁就是为上学挣扎,处处努力,时时操心,根本没有“朝三暮四”的心情;三还是成本问题。商品社会时间金贵,任何与利润和生产无关的操作都被视为“休闲”活动,成本也因此上涨。这从MICHAELS的手工材料的价格上就反映了出来:买一个像架也就是个几元到十几元不等,若要自己做一个,买框架材料、卖镜面买涂料小配件……零零总总做下来,比买现成的还贵。同样道理,要想做衣服就更不划算,要布料、裁剪纸样、配饰、价格不匪的缝纫机……遇到成衣店商家换季的血本折扣,做的成本就显得更高。

我这才体会到,在西方作一个“手工爱好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西方的手工艺活动和中国是很有些不同的:在中国,手工自然是一种爱好和审美,但更有现实生存和生活需求的动力在内,手工活动可以自然而然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而西方的手工,更倾向于休闲和享受创造的过程,是居于基本“生活至上”的“奢侈品”。据此,手工制作在西方,无论是从金钱上或者时间上,不是人人都可以心安理得享受得起的。

我觉得中国人的手工与生活得以“和睦相处”的主要原因,一归功于中国人传统的以“闲适”为特色的生活风格――艺术往往都诞生于没有压力和胁迫的环境之下;二归功于中国人在古老的文明和文化的熏陶下所造就出来的不容埋没的创造欲。

其实不论东西方,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天生就有与自然亲近的本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创造的潜能和欲望。从原始人类的青铜器陶土器漆器壁画到近现代的陶瓷刺绣纺织玻璃器皿,无不透露出手工活动与文明的密切联系。徜徉于当今的各大博物馆,那些令人止足不前叹为观止的,无不是人类手工活动的精华。

CTV有一天居然在播一段手工活动的新闻,大意是说手工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创造力等等。然后是男男女女若干个老师学生捧着五颜六色的团团毛线,在那里幽雅自在地编织……等我们作移民的也做到了那份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创造境界,那时候,我们的心目中是不是才更多一点“主人翁”的意识呢?能够安然自在地享受本地的资源和人文,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主流意识”。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