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令电影发生革命(五)
2008-09-08 20:23:38
来源:星星生活

看得清楚,听得真切。人性的贪婪本能和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着电影的进化方向。库布里克早早地意识到了欺骗观众耳朵的重要性。在惊世骇俗的《发条橙》中,他让技术人员将杜比降噪技术运用到电影的前期制作中,通过施暴画面与优美乐音的结合,使得卫道士们对影片主题投射出巨大的惊异与愤怒。此后,音乐片开始大胆地与瑞・米尔顿・杜比研制出的设备以及其衍生技术相配合,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的电影听觉革命。

听不见屋子外面的狗叫

在筹拍《发条橙》之前,库布里克有一天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名叫杜比(Ray M. Dolby)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有效降低噪音的设备。不愧电影天才,库布里克一下子就从中预见了它在电影中的远大前程。

1971年,伴着贝多芬的音乐,《发条橙》中的主人公在大银幕上恣意施暴,让观众们看得瞠目结舌。对于社会道德进行的猛烈抨击和无情嘲弄,让这部作品名声大噪。不过,也许有人并不知道,《发条橙》是第一部将杜比降噪技术运用到前期制作的电影。

其实杜比技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运用了人们耳朵的“幻觉”:当一大一小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人的听觉会对静一些的声音“充耳不闻”,比如说,屋子外面有狗在叫,我们把屋里的音响声调大,狗叫声便听不见了。

杜比意识到,如果录音声源大大超过磁带噪声,则噪声便可忽略不计。于是,他在录音中加大静音音轨的信号强度,通过一种镜像过程,利用可以把录音时被增强了的静音信号在播放时再还原为正常水平的装置,让磁带噪音从我们的听觉中“消失”,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李斯特在立体声中重生

电影的声音革命总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爵士歌王》让电影脱离了哑巴时代,杜比技术则让电影变得更为巧舌如簧。1975年9月,《李斯特狂》(Lisztomania)成为了第一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 film)电影,导演肯・罗素在片中用一群70年代的摇滚明星解构一个多世纪前的李斯特和瓦格纳。这样大胆的音乐题材,启用一项新技术自然是再恰当不过。

其实,杜比立体声的大致原理是将4个声道(左、中、右、后)的信息通过矩阵编码方式保存在两条音轨上,而后置声道是一条单声道音轨,但通过两路后置扬声器播放。这一系统也就是目前流行的Dolby Digital 5.1声道系统的前身。不过,第一部真正使用杜比立体声的35mm电影,其实是1976年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同样是一部歌舞片。

人们希望在电影里看到梦境般的世界,或者超越想象的浩大场面。对电影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电脑图形图像技术,也就是CG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影在视觉语言上有了广阔的空间。借助图形工作站的强大运算能力,汤姆・汉克斯穿越时空与约翰逊总统会面,水银般的未来战士从屏幕上缓缓走来。

卡梅隆的怪物征服观众

革命早已蠢蠢欲动,远在1968年,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就率先尝试运用了CG技术。1973年,犹他大学的两个研究生就在电影《未来世界》中运用了2D数码特效,当然效果十分劣质,基本是一个个小格子拼出的模糊的影像,惨不忍睹。

直到1982年,工业光魔电脑动画部门(也即今日动画界老大皮克斯公司的前身)发明了一项名为“源序列”的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之旅之复仇女神》上,制作出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产生的场景。该片60秒的特技在当时开创了CG电影史上的许多的第一:包括开发逼真的火焰算法,创造虚拟山脉和海岸线的分形几何方程式等等。在这部片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G技术第一次被作为注意力的中心,也标志着计算机动画开始正式进入电影娱乐业。

同年,吉姆・克拉克创立圭图像(SGI)特效公司,核心技术“强大的UNIX工作站――SGI13130”为脱离大型机进行完全三维动画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和《阿甘正传》中的乒乓球就是在SGI13130上完成的。1985年,工业光魔又在《年轻的福尔摩斯》中创造了史上第一个CG角色:彩色玻璃骑士。虽然镜头只有短短的30秒时间,以当时的技术却花费了6个月来完成。

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导演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想用电脑模拟真实之物,这无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的出现,终于让电影工业尝到运用CGI技术的甜头。1989年的电影《深渊》,卡麦隆在工业光魔的帮助下,用计算机创造出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一种栩栩如生的虚拟外星透明生物Pseudopod。它以海水般的质地和栩栩如生的表情征服了观众,片中它与人类手指相触的瞬间,足以媲美米开朗基罗的名画《创世纪》。这一惊人的视觉效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之后,好莱坞附近冒出了很多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数字制作工作室,CG技术也大量应用的电影制作中。

阿甘参与中美乒乓外交

汤姆・汉克斯在摄影机前,对着空气假想着一根飞起的羽毛时,他也没有预料到,蓝幕将成为演员表演最普通的背景。时间来到90年代,CG技术的突飞猛进,帮助导演们实现了最匪夷所思的幻想,新时代的序幕真正拉开了。开启它的人,还是詹姆斯・卡梅隆。

《终结者2:审判日》作为第一部大规模运用CG技术改良的传统电影,包括了40多个计算机生成镜头,更创造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生产的主角――T-1000,俗称“水银战士”。这个既能像水银一样流动、任意变化,却有坚硬质感的怪物,标志着数码成形技术的里程碑,让《终结者2》毫无悬念地拿走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从此以后,这个奖项就成为展示年度尖端数码特效技术的舞台)。同一批人员之后在《侏罗纪公园》又创造出了令全世界惊讶的CG恐龙,这群栩栩如生的生物是影史上第一批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将CG技术做更加日常化应用的是《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从大量纪录片中选取出一段“肯尼迪接见妇女”的段落。在蓝幕前,他画出了精确的走位图,于是,汤姆・汉克斯按要求一遍一遍对着空气握手,力求完美得和纪录片中的影像重叠。甚至汤姆・汉克斯也并不会打乒乓球,他只是努力挥拍,等电脑将小球加上就好了。肯尼迪的口型也是经过唇形同步数字处理。为了使画面更加真实可信,拍摄阿甘的表演时,胶片的对比度、光度、粒子的粗细度、以及焦距的选择与总统的记录片总是保持一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由1000多名群众演员出演的反越战的示威场面,被复制成有5万人参加的浩大规模,可谓是CG技术所创造的一大奇观!

这时候开始,“蓝幕技术”开始变成了拍摄电影的常规手法:你只需要在一块蓝布面前装模作样,然后交给电脑把场景一合成,便随你上天还是入地。

CG将2D动画电影推进死胡同

1995年,皮克斯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全部由CG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现在看起来,电影的颜色不够饱满,质地轻飘,而人物毛发的刻画更是毫无感觉。但在当时来说,我们听见了玩具小人吹响的胜利号角。《玩具总动员》的诞生使CG技术第一次成为支撑一部长片电影的中流砥柱。

尽管《玩具总动员》的制作十分繁琐,每一帧都要耗时4至13小时,但是,“喜新厌旧”的影迷很快就爱上了它。老式的2D动画电影将几年内将被它排挤得毫无生路。之后,CG技术以迅猛之势发展着。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使得CG角色能做出与真人同样复杂而自然动作,而观众已经很难区分真正的演员和替代他们的电影特效。

当然,CG技术的更广泛应用,还有赖电脑硬件设备的进步。电影中的CG通常调在大约1.4到6万像素,制作一个镜头的时间通常为两三个小时。有趣的是,这个制作时间,在近十年间没怎么变动。因为这同水涨船高的道理一样,图象质量和硬件的发展速度总是一致的。如今的电影工业,CG已经不仅仅是炫技的手段,它最终成为了梦想实现的方式。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