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的鉴别诊断与针灸治疗
2008-12-15 18:08:16
来源:星星生活

颈项部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因颈部的解剖结构复杂,致病因素众多,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颈项部病症的鉴别与诊断。

1.项韧带损伤:多发生于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因反复性、积累性劳损所引起。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凸和枕外嵴,为三角形的弹力纤维膜,两侧与头夹肌相连。主要作用是控制颈部过度前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后部酸胀不适,不能长时间看电视,也不能长期低头工作,睡眠时也感觉颈后部不适,有时辗转不能入睡。

2.胸锁乳突肌肌腱炎: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锁骨,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线,作用是一侧收缩时头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睡姿势良,常突然转头造成胸锁乳突肌肌腱积累性劳损,局部代谢障碍而出现水肿、痉挛。临床症状为突然起病,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僵硬、痉挛性疼痛。

3.肩胛提肌损伤:肩胛提肌起于上四个颈椎横突,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转向内上。当肩胛提肌突然收缩,而其他肩胛部肌肉不能同步配合,所以常导致肩胛提肌损伤。临床表现为上肢后伸活动受限,肩胛骨内侧上端疼痛,颈部上端一侧疼痛,伴有活动受限,睡眠时翻身困难。

4.头夹肌劳损:头夹肌起于上部胸椎和第七颈椎的棘突及项韧带,止于枕骨的上项线。作用是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经常用肩扛重物的人易患此症。临床表现为第七颈椎棘突触及枕骨缘上项线疼痛,转头后仰受限。对风寒及气候变化,疼痛反应敏感。

针灸治疗:上述病症皆属中医经筋病变的范畴。应用十二经脉中的经筋理论进行辨证论治。首先辨明病变的准确位置,涉及到那条肌肉或韧带,根据经脉循行的部位而选取相应的经脉。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等。治疗关键是选穴要准,针刺深度要达到肌肉、韧带起止部的骨面,方可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

典型病例:Lily,女,31岁。产后三个月,因哺乳姿势不正,造成右侧颈部疼痛,转头及翻身受限。患者于11月9日来我诊所治疗。经笔者检查发现,肩胛提肌损伤,颈部上四个颈椎横突压痛,肩胛内侧缘及肩胛上角压痛。经采用上述方法针灸治疗,三次痊愈。

华夏中医馆夏岩医生咨询电话:(905)881-8873。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