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笔记:一种心态
2009-03-09 22:02:5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卓子)2009年度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金像奖,2月22日晚如期举办颁奖晚会,总算是给所谓的颁奖季节,划上一个句号。

年复一年的颁奖“秀”,本来是件“炒剩饭”的事儿,今年不同的是,红红火火的有一部电影,由一帮子英国电影制作者,在印度孟买拍摄的电影,汉语片名翻译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横扫奖台,没多少悬念地获得包括最重要奖项的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奖项。

和当年意大利电影导演伯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在中国北京故宫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的风头相比,已经是略逊风骚,在1988年的奥斯卡晚会上,《末代皇帝》剧组人员,轮换上台,抱回来9尊奥斯卡小金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作曲,最佳美工置景,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最佳作曲奖项,让半个多世纪奥斯卡辉煌史册上,第一次有了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名字–苏聪。

也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影星尊龙和陈冲在本片中分别扮演溥仪和皇后婉蓉,中国著名话剧演员英若诚,当年是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扮演战犯管理所所长,加上邬君梅扮演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跟皇帝离婚的皇妃文绣,表演出色。但在奥斯卡竞技场上,全军覆没,最发人深省的是,连一个表演奖项的提名也没有。

20年时光一闪而过,今年的奥斯卡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10项提名,赢了8项,上台领奖的,导演,制片人,改编编剧,全是白人面孔,唯一的“印度面孔”,也就是最佳音乐、最佳歌曲的幕后创造人员,最后的奖项,最佳影片,倒是邀请了全体大小演员上台露了一脸,却自始至终,连提名都没有一项,是给站在前台表演演员的。

真有点历史惊人相似的“昔日重来”之感。

这就是标题中“一种心态”的第一重含义,西方对东方的一种心态,西方的编剧、导演、制片人,东方的素材、故事、人物、演员,统统都只是西方人的视角,西方人的标准和西方人的“心态”。

有一个专门的学术名词,来状述这种西方心态,叫东方主义(orientalism)。发明这个词的,是阿拉伯裔美国学者萨伊德(Edward W. Said),他1978年发表的《东方主义》已经成为一本学术经典,“东方主义”一词也已经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词语之一。

而反观我们自己,从东方来,即算是生活在西方,还是一样拥有我们自己的东方背景,或者,如今依旧生活在东方的“东方人”,该如何面对西方洋人的东方主义心态呢?

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例,在故事背景的发生地,印度孟买的贫民窟,09年2月3日,就爆发针对这部电影的示威游行,原因呢?

影片大量展现了印度底层社会的贫穷和暴力,肮脏的街道,失学的儿童,流浪盗窃,乞讨的穷人,黑帮的犯罪,因此饱受印度媒体和公众的诟病。《伦敦时报》专栏作家Alice Miles在她的文章中用了一个词“poverty porn”来评价这部影片,意指该片是用印度的贫穷落后来愉悦西方人,如今印度媒体也纷纷给影片贴上了这个标签。

此次抗议的人群大部分都来自亚洲最大的贫民窟Dharavi,其中有女人也有孩子。他们有的举着标语牌,大喊口号“打倒丹尼-鲍耶尔”;有的拿着影片导演丹尼-鲍耶尔(Danny Boyle)和演员们的画像,并用拖鞋拍打。抗议队伍的领导者N.R. Paul气愤地说:“他们嘲笑我们,他们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伤害XX的感情”之类的说辞,听着有点耳熟,是不是?没错,《末代皇帝》上演的时候,汉语中文的媒体,已经有过非常类似的说法,当时抗议的两个焦点是:

英若成扮演的管教所长,对待关押的战犯,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态度恶劣,语气粗暴,“丑化”了中国人民干部的光辉形象。

再就是对溥仪文革遭遇的“写实”拍摄,导演化了很大的气力,费了很多功夫,才还原了那个火红年代的真实场景,有红卫兵的打砸抢,口号,标语,红宝书,红海洋,游街,高帽子,“丑化”了中国的社会。

所以,标题中“一种心态”的第二重含义,就是东方反抗抗议西方的心态,在强权霸权的语境之下,我们的弱势心态,无论是外来霸权,强加给我们塑造我们的“弱势心态”,还是我们面对霸权,无可奈何愤青抗争的“被迫弱势”,都是一目了然,躲都没处躲,藏都无法藏。

标题中“一种心态”的第三重含义,居然是,我们一些读汉字写汉字的同胞,对待今年奥斯卡奖上,印度歌舞、故和素材的“一种心态”。

尤其值得一记的是,网络上紧紧跟随电视实况转播,实时发布的中文网络言论,说明这些网上留言的同胞观众十分关注这个老美的电影奖项,如果是在海外,如果看的是原汁原味的电视直播,说明这些同胞的英文,是很不错的。结果是,我看来的网上中文留言,实在可以用上“气人有,笑人无”的汉语谚语。

一方面,对全球瞩目的奥斯卡金像奖晚会上的“印度风”,故意表现出一副天国天朝大国民,对其它弱小国家国民的不屑一顾的样子。更有人网络留言,非常不客气地说,见到“印度”的歌舞镜头,就关电视,等过了一阵子,再打开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以回避看到印度人的场面。

另一方面呢,又实在是对印度人,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频频出镜心有不平。有一则汉语博客写到:“(原文)好莱坞隔三岔五的颁奖会,三哥也总是凭《贫民窟的富狗》翩翩而至。”

瞧瞧这个用词,将印度面孔的叫做“三哥”,别以为叫一声“哥”就是尊称,光是把电影片名翻译成“富狗”,博客主人的“心态”,对同是东方第三世界的国家,同是号称古老历史灿烂文化的人口大国,凭什么博主心目中的“三哥”,能在西方大出风头?这种既羡且恨的心态,就昭然若揭。

如今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语境是电脑网络的语境,强权和弱势,西方和东方,现代化和传统,彼此拉拉扯扯的心态,都很微妙,有些很隐晦,有些很直接。稍微挖一挖这部印度素材的获奖电影背后,西方东方,中国外国,大家形形色色的心态,就是一件既有趣,也有益的事情了。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