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应从“墓地”回归“人间”
2009-04-01 21:00:58
来源:星星生活

由盛大文学主办的“首届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展” 3月26日启动,奖金总计高达千万元,引得出席活动的张抗抗等传统作家也表示有兴趣参与其中。作为盛大文学顾问的刘震云表示,自己现在融入网络还有点困难,“网络文学中都是吹灯盗墓的,晚上的事干得多,白天的事干得少”。

张抗抗、刘震云等传统作家开始承认并接纳网络文学,这是好事。因为长期以来,网络文学都是以一种颠覆者的姿态出现,有自己的传播渠道和阅读方式,对传统作家是一种挑战。不管是守旧也好,准备不足也罢,传统作家一开始是比较排斥网络文学的,对他们来说,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网络文学了。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也应该从传统文学中汲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传统文学也就没有网络文学,这不是简单的调和主义。传统作家、传统写作应该放开,适应新时代、新事物,这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而网络文学如何接续、传承传统文学,过去批评界较少重视。

刘震云讲网络文学“晚上的事干得多,白天的事干得少”,绝非戏谑之言。网络文学兴起之初,在“榕树下”时代,还是相当文学化的。但是到后来,就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工业化、流水线操作模式:在题材上,不外乎玄幻、武侠、言情、历史等,除个别作品外,整体缺乏题材的广度和深度,少有关注时代的现实主义佳作,更遑论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写作方式上,以在线写作、即时连载为主,讲求速度、日日更新,少有深思熟虑和精耕细作,这些都构成了网络文学的致命伤。

近期媒体有报道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写手,“入门级”水平是每天码字一万。网络作家刘嘉俊说:“一些写手每天仿照当今流行的小说情节,在电脑前机械地狂码一通字符,有人一天能写9.7万字,他们把写作当成了纯赚钱的工具。”9.7万字是什么概念?就算每天写16个小时,每小时也要写 6000多字,每分钟写一百个字,光是打字,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一水平。这样炮制出来的文字,还能叫文学吗?

有意思的是,媒体上的这篇报道不是放在文化版,而是在经济版,这是很有深意的。清贫固然不是文学的代名词,但金钱也并非衡量一个作家成功的标志。如今网络文学很大程度上成了网站和写手淘金的工具,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网络文学的未来。

网络文学也许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但必须承认,网络文学要向传统文学学习、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网络文学应该传承点什么,而不是“过把瘾就死 ”。用刘震云的话说,就需要从“墓地”回归“人间”。这一点从早期的网络明星作家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李寻欢、安妮宝贝还是慕容雪村,后来都有回归传统文学的趋势。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应多一些现实关怀,少一些YY(意淫的简称,被写手称为是网络小说的精髓)。同时,网络文学还应该学会慢下来,蜕去铜臭与浮躁。有速度和激情固然好,但千万别让人觉得是在末路上狂奔。(文/陈才)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