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从租用渔船到跻身世界六强
2009-04-23 21:51:17
来源:星星生活

从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分析,世界海军的排名中,目前中国海军的排名低于美、俄、英,但高于日本,与印、法相当,综合实力应该名列世界六强。

据《国际先驱导报》23日报道,代表中国海军最新装备水平的三艘主力舰艇:“长城218”号常规动力潜艇,“温州”号导弹护卫舰,以及“和平方舟”号医院船,22日上午向各国海军将领敞开怀抱,第一次迎接了这么多的外国海军代表。

23日,海上阅兵式举行,中国海军主力战舰、新型装备武器悉数登场,通过这场盛大的海军庆典,国际社会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和风采。

海军副司令员顾文根中将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这三艘舰艇都是中国自主设计的新型舰艇,最近几年才陆续装备部队,代表了中国海军装备的最新水平。

“光杆司令”曾租用渔船

1950年初,刚刚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风尘S地来到海防重镇威海,对刘公岛进行实地勘察。随行的参谋人员在码头边向渔民租了一条小船。航渡中,当渔民得知萧劲光就是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员时,不禁睁大了眼睛:“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渔船?”

对于这件事,萧劲光大将晚年在其回忆录中深有感触地写道:“这话对我刺激很大,可当时有什么办法呢?我这个海军司令真是两手空空啊!”

“两手空空”,这就是人民海军创建初期所面临的真实困境。1949年到2009年,人民海军经过60年的发展,实现了由“小炮艇”到“信息化战舰”的飞跃。从护卫艇、猎潜艇为主到以先进驱护舰为主,海军的兵力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威胁论”政治需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批新型战舰开始源源不断地加入海军的作战序列。进入21世纪,人民海军“中华神盾”驱逐舰、039型新型常规动力潜艇的服役,新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下水,震惊了世界。西方媒体纷纷惊呼,中国海军正在朝着一支信息化的舰队高速迈进。

然而,尽管武器装备的变化有目共睹,但对于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到底有多强的问题,世界各国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无论是美国《中国军力报告》、《简氏防务周刊》等专业研究机构,还是各国网民的争论,对于中国海军实力的描述,从“半小时内消灭中国海军”到“中国海军能够轻易击沉航母”,各种不同说法可谓大相径庭。

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海军基本在近海、近岸范围内活动,向外界展示实力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海军成立后尚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海上作战,真实的作战能力外界很难判断。于是,“估计”、“猜想”、“推测”,以及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政治需要,成为各类“中国海军实力说”的“依据”。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日前表示,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人民海军已经成为由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目前,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已拥有数十支驱护舰支队、快艇支队、登陆舰支队和作战支援舰支队,三级以上战斗舰艇达数百艘。海军五大兵种完成了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的转变,正逐步向信息化转型。初步形成了海上岸基一体、战役战术衔接、军民结合的保障力量体系,同时建成了一批大型战略母港、骨干机场和后方战略仓库,建成了数十个舰船、飞机及装备维修基地。

远洋型海军浮出水面

近十年来,海军先后组织了“神圣”、“神威”、“神电”、“机动”、“蓝鲸”等30多次海上战役演习。通过演习,水面舰艇编队打击“敌”大型战斗舰艇群、潜艇大深度布雷与隐蔽攻击、航空兵机群长途奔袭与夜间掠海飞行突击等一批新战法得到检验,“海军一体化综合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海军的远海训练已成为常态,海军五大兵种每年多次组织部队到远海大洋练兵,水面舰艇昼夜航行训练从数百海里到数千海里,潜艇水下隐蔽待机由数十天到几个月。

与周边邻国日本相比,尽管日本一直试图保持在水面舰艇、常规潜艇以及航空兵方面的对华质量优势,但随着中国“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039常规潜艇以及苏-30、飞豹等先进战斗机的相继服役,日本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同时,中国海军拥有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以及岸基远程导弹,对日本海军形成了不对称的作战优势。

可以预见,未来10到15年内,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海外利益中发挥的作用将愈来愈突出,一支与中国世界大国地位相称的远洋型海军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