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君鹏事件,总有一种力量叫你回家
2009-07-29 21:49:36
来源:星星生活

7月16日早上10点59分,一个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空帖成就了网络世界的传奇,而此巧合之处是在百度“魔兽世界”贴吧出现的,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710万的点击量和30万的回帖数,缔造了中文世界的一个传奇!如此惊人的访问流量,如此恐怖的关注度,让我们不禁发问:谁是贾君鹏?帖子为何如此走红?在媒体与网友的各种解读与议论中,更多人该思考:“贾君鹏”帖走红的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反映的网络文化,折射的人文关怀……

透视一:是什么唤起我们内心的柔软?

华声在线网友“龙腾”认为,这一个看似很普通和无聊的帖子,却唤醒了我们内心的亲情港湾,“在回复帖里网民自觉地生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虚拟‘贾君鹏家庭’,这又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大杂院的情景,那时候我们没有现在生活条件好,但是绝对比现在生活得快乐……”

新浪网友“野生太空湿人”认为,可能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对真相的饥渴。“他是谁?他身在何处?他是否已经回家?正迎合了无数饥渴的心灵的需求。于是训练有素的wow众几乎是凭借本能就发觉了这个无意义话语中的巨大公众性潜力。于是每一个观者和参与者都在其中扮演了自己熟悉的角色,大家和君鹏妈妈的呼喊一起,达到了共同的高潮–每一个人都很满足。这可以说又是一次伟大的群体性自慰。”

天涯网友“醉看风云”认为,“贾君鹏”背后是80后无处安放的寂寞,“我们渴望了解世界,可G oogle里面有无数的关键词被屏蔽。我们渴求爱情,可现实中哪个美女会看上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我们渴望交流,除了上网,我们没学习过其他的交流方式。我们渴望表达,可翻开报纸,通篇毫无遮掩的假话、空话和没有意义、闪烁其辞、让人看不懂的话。我们希望决定我们自己的生活,可我们就像浮萍,随风飘荡,随风摇摆。”

透视二:简单话语背后的复杂内涵

腾讯网友“郭之纯”认为,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一起来吹这样一个本来毫无意义的网络泡沫?这一现象,所表现出的其实正是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些特征。“简而言之,应至少有以下这样几种:反智,不愿意关注事物的本来意义和价值(‘脑残’现象便由此而生发);迷茫,不愿意独立思考而是特别乐于从众(‘粉丝’现象与此有关);颓废,不思进取,且有不愿意长大的‘孩童化’倾向(这是动漫特别走红的原因所在)。”

网易网友“易鹏”认为,“贾君鹏”事件表现了无聊经济的潜力,“在今年最时尚的网络界,新浪、搜狐折腾了半天,才发现网站的广告收入比起网游来说,差距依旧不小。一个网游在2008年轻松跃上200亿销售收入关卡,超越了整个网络广告收入。而且还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无可置疑,现在的网游已经成为了网络公司最宠爱的情人了。当然网游的背后也写着两个字:无聊。”

麦团网“小鸟”认为, “贾君鹏”事件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行为艺术,这个事件折射出的是网络游戏正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网游诞生至今吸引了数百万玩家,他们大多都加入到游戏里的亲友团、工会团中去,听从会长的命令大家一起执行任务,这些因为网游而发展起来的团体正逐渐成为玩家之间连接的纽带,可以说网络游戏给广大玩家提供了一个平台进行交流与合作。”

我们看到,跟贴者千姿百态,一些人扮演贾君鹏家人,整个家族应有尽有,或劝其回家,或数落贾君鹏上网成瘾,而那些玩过同样游戏的网民们,心中则另有一层滋味,他们想玩的游戏可能遭禁,他们借一个贴子,共享一个药引子,给自己治疗心病。围观者起哄者们,管不了那么多的事情,他们贴上电视主持人的影像,下面写上播音词: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去,各种各样的PS(剪辑拼图)随之大量出现,恶搞与戏谑,成为另类风景。我们想不出第二句话,具有如此巨大的共享性,它的隐秘之处还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心中某种童年时代的记忆。

一万个看贴者会有一万种心情,当代网络中出现的跟贴文化,与脂砚斋点评《红楼梦》有什么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名作都是跟贴、点评跟出来的,点出来的,正是无数人的复述跟贴演绎,才形成彗星扫北斗这样的奇观。

跟贴文化,正在形成自己特有的网络力量,我们要体察它背后的网络民意,更要尊重它作为一种新文化现象的文化价值。遗憾的是,百度相关贴吧将这则名贴关闭,陌生的力量如果无害,那么就不应该对它恐惧。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