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不跟老师的思路走怎么办?
2010-05-11 14:33:2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老师信箱

星星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五岁半男孩的妈妈,我的孩子太调皮了,一点都不听大人的话,整天异想天开的和我提一些问题,很多事情做得都不合常理。在幼儿园,老师也反应说他思维很活,很多时候不是跟着老师上课的思路走。我十分担心,他这样的个性会不会在上学后出现问题?

这位担忧的妈妈,您好!

我是本期星星老师的代言人Cherry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分享这个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想培养听话的孩子,因为听话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后执行力也很强。但“听话”的孩子在家长的指挥下放弃了童年的欢乐,早早地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就很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欺骗,造成办事能力的不足。所以很多家长就会感叹现在的孩子多么不让人省心。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教育理念的问题。只有改变这种教人“听话”的教育理念,才会有所改变。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呢!” 其实外国教师或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出尖子。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当孩子出鬼主意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听话”。“因为我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

因此,您不要着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孩子。真正聪敏的孩子不但不会盲目地听我们的话,而且对所有值得他怀疑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无所畏惧地说出来。而这个“无所畏惧”依赖于平时一个宽松的环境,假如他面对的是一个严厉的环境,他不敢说。我们只要从小告诉他一个原则,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他知道什么东西去执行,什么东西坚决反对,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不是不管他们,而是怎样合理地管的问题。请给您的孩子一个空间,多和他的Kindergarten老师交流和切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教育孩子,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还及时为了进入小学教育做好了准备。预祝您成功,并欢迎您的再次来信。[email protected]

**儿童画点评

作品:古塔
作者: Lina Zhang (4.5岁)
教师: Emily Pan 潘阳阳老师
中国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点评:画面以中国古塔为主体,衬以色彩绚丽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副漂亮的风景图画。画面构图主体明确,色彩冷暖对比适度,特别是一角蓝色天空的处理,展示了小画家对画面整体的控制能力。

**教育箴言

教孩子们学会如何通过自我克制而赢得自尊,教孩子们学会说“不”,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马克-塞尔登

**部首三字经

部首三字经,请你添拼音

广 车 库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