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女儿参加读书竞赛
2010-05-17 19:42:1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枫树)由万锦市CFUW机构,万锦市公立图书馆,约克区公校教育局和天主教教育局联合为四到六年级学生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读书竞赛 — Battle of the books,不久前在一间小学的体育馆拉开了序幕。

女儿连续两年参加了这项活动,她说,大家都是自愿参加竞赛,老师只是公布所有参赛者必须阅读的30多本书名,然后每周会有一两次课外讨论,愿意参赛的同学都可以参加,最后根据参加讨论的多寡,和读书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参赛人选,因为一个学校只能有6名同学参加竞赛。

不久前,女儿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已经被选上参加竞赛。我很高兴地向女儿表示祝贺,女儿则不以为然地说,其实最后只是在11名同学中选6名。我很惊讶,女儿说许多同学不愿意读书或参加讨论,就等于自动弃权。

女儿是觉得在这种没有许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轻易拿到的“权力”不值得骄傲。我倒是觉得这种完全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尊重孩子们自我感觉,兴趣所在的方法真是难能可贵。

女儿这是第二次参加这个竞赛,她所在的学校也是第二年参加这个竞赛。但因为去年我忙于其他的事情,所以并不了解详情。这次,我早早就赶到会场,在前面找了个位子坐下。这时,离竞赛开始还差40分钟。

环顾四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装扮。只是前面有一个大屏幕,中间有一个小桌子,小桌子两边和背后,分两排放了13张长方形的简易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写着参赛学校名字的牌子,一个黑色的长方形小盘子,里面放着纸条,旁边有铅笔,想必是供孩子们竞赛使用的吧。

数数手中的简介,果然有13所学校参加竞赛,陆陆续续,桌子边上基本坐满了孩子们,孩子们两边对坐,一边三个,背对观众的顶头,坐着一位老师,每位老师的手中都有一个红色的夹子,一只笔。我当时有点奇怪,这位老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

主持人在会议开始后先简单介绍了基本情况,原来这种竞赛今年已经是第17次了。然后请了几位主办单位的代表到前面话筒前发言,大家的发言都十分简短。我们还得知,有几位作家也来到了现场,准备会后为大家签售新书。

七点十五分,竞赛正式开始,有一位老师把题目用投影器投射到大屏幕上,另一位老师也就是主持人用话筒大声读出来。每道题目会依次间隔一定的时间给出四条线索,同学们需要根据这些线索得出答案,写在纸条上,等主持人告诉大家把答案送过来时,他们分别选出一个人把纸条送到指定的老师手中。

竞赛开始后,会场上立即鸦雀无声,只能听见主持人间断地说话声,每说完一个线索后,就可以看见那些小脑袋们就一会儿凑到一起,一会儿又分开。那些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时而托腮凝思,时而对视疑问,时而垂头叹息,时而击掌雀跃。每次他们都会把纸条先给坐在桌边的老师,只见老师写了什么后,他们在把纸条交出去。有时候也可以看见老师在和同学们交谈着什么。这老师应当不是“参谋”吧,否则,除非是本校老师,否则最后的结果怎么会公正?可我看见坐在每个桌边的老师好像是很随意坐的,并非指定的,这下我更奇怪了。

每做完五道题后,主持人就会公布一次竞赛成绩,比分很快就拉开了,女儿所在的学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好像一点也不沮丧,像其他所有学生一样,仍然聚精会神。

几个回合后,我发现,题目只有三个,轮流提出。一,书名是什么?二,书的作者是谁?三,书中的主人公是谁? 当然答案却是各不相同。每次把纸条交上去后,主持人都会请自愿者大声说出自己认为的正确答案,这时候大家都是很踊跃争先恐后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看出了道子,那就是桌前坐的老师是“公证员”, 孩子们回答问题是在主持人说出第几个线索时回答出来的,还是直到最后都没有回答出来,和他们可以得分的多少有关,而老师在纸条上签字就是起到证明作用。这在后来问女儿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女儿说,说出第一个线索就回答出来,得十分;第二个,得八分……依此类推,我想这不仅要求孩子们读书仔细,并且一定要记忆力特别好才行。

二十五道题后,主持人宣布竞赛结束,于是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等待在两边门口的小志愿者们,每人提着不同颜色的一大堆塑料袋鱼贯而入,分别站到每个桌边后,把袋子分发给了所有参加竞赛的小朋友们。孩子们高兴的立即打开袋子,可以看见,里面装的东西还真不少,有吃,有喝,更有许多书籍。

主持人先请了有关人员总结性发言,然后是一位作家发言,介绍她的创作体会和相关经历。最后公布竞赛结果,获奖的孩子们从第三名开始,一一上前接受颁奖和拍照,虽然孩子们只获得了一个奖牌挂在脖子上,学校获得奖状的同时还有一些书籍和奖金。获奖的孩子们个个喜气洋洋,没获奖的孩子们也都真心地鼓掌祝贺。读书竞赛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时间还不到九点。

出门时,女儿的老师就站在门口,虽然女儿他们并没有获奖,可她的老师还是真诚地向女儿表示感谢。参加这样的竞赛,让我想起了我们常常喜欢说的话,重在参与!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