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已黄昏?民谣开始贡献市场
2010-07-22 13:56:32
来源:星星生活

7月24日,深圳音乐厅。集结了周云蓬、万晓利、马条、钟立风、山人乐队、川子等国内民谣界腕级人物的“民谣在路上”音乐会即将开演,而这距离6月份在同一场地举行的“小娟&山谷里的居民”民谣演唱会仅仅月余。7月25日,最近很红的邵夷贝也将在华侨城举行个唱……这几场演唱会的共同点除了民谣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票房“居然”都很火爆,像16年前校园民谣刮起的旋风那样,如今民谣又重新热起来了。

相对民谣大举占领市场,曾经很火爆的摇滚乐却显得很颓废,票房很火的演出不多,即使火的也多是崔健、郑钧、汪峰这帮老牌歌手。内地著名的独立音乐厂牌“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直言民谣的复兴跟摇滚的无能有直接关系,“现在这股民谣热的原因,跟摇滚乐的无作为有很大关系,魔岩三杰之后,内地的摇滚乐在整体衰退,这就给了民谣空间,现在民谣这块的创作力量要远远大于摇滚。”

民谣走出小众攻陷市场

民谣热从全国刮起的先兆是在2006年,那一年被称为“民谣年”,不仅华语传媒大奖将橄榄枝抛给了万晓利,《南方周末》将周云蓬列为年度致敬歌手, “榕树下–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民谣已经不止在校园。它在全国各地、在酒吧街、在各类演出现场。而反映在深圳商演是从这两年开始:去年底,深圳相继举行了“2009老狼深圳不插电演唱会”、“未名湖是个海洋”、“水木年华演唱会”,票房出乎意料地好,而今年6月小娟在深圳音乐厅的演唱会结束之后,甚至还有媒体把小娟预测为“下一个郭德纲”,说她将像老郭一样爆发式地红遍全中国。

去年主办了“未名湖是个海洋”和“水木年华演唱会”的广州明星巨典文化公司总经理石广生,分析民谣热的原因是“民谣歌曲的词和曲直接而简单,没有宏大命题,率性、自由,表达的是清澈而又忧郁的情绪,能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得到精神上的共鸣。”而主办了“2009老狼深圳不插电演唱会”的深圳市盛世子曰文化公司总监王小波,则坦言民谣迎合了三四十岁消费主力的怀旧情结,他们早年听着《同桌的你》,最怀念的是当年那种无忧无虑的情怀。

主流唱片业衰落带来机会

不过,“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并不认同王小波的看法,他认为民谣的兴起,最主要不是招揽了三四十岁的观众,而是因为“主流唱片工业提供的作品越来越少,尤其是最近5年,选秀音乐提供给人们的音乐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民谣这种原本流传在民间的东西可以成为主力”,而且,他认为民谣的传播相对摇滚来说更便利,“一把吉他,一个好的话筒就够了”。而导致摇滚衰落,将观众和市场让位给民谣的原因是创作力量的匮乏,“民谣未受传统唱片工业、传统娱乐业的侵扰,在以前的大工业模式下,民谣的优势还看不出来,但随着主流唱片业优势的彻底流失,越来越显著。好好听一听民谣的歌词,太有意思了,现在拿得出手的民谣音乐家超过二十个,摇滚有么?”

卢中强的旗下也拥有摇滚歌手,“目前在这么多摇滚里,价格最高的乐队谢天笑是我们的,但也就这么一个”。他说,“而民谣呢,马条、山人、川子这些已经成名的就不说了,民谣现在全国是各地开花,人才济济。”

台湾著名作家、乐评人马世芳曾著有《地下乡愁蓝调》一书,在他看来,内地的摇滚乐“自从魔岩三杰之后就几乎断掉了,从魔岩三杰到现在算算有十几年了,这两三年特别受到注视的是其中一个脉络,就是所谓的中国新民谣。”他对新民谣的定义是,“他们的形象都带着点落魄浪荡的云游诗人的感觉,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通常编曲不是太复杂,带着很强烈的现实关怀的痕迹,语言诗的质感很强烈。”

观众倾向选择个性化音乐

家住深圳景田路的龚先生,买了“民谣在路上”音乐会门票。70后生人的他说:“我喜欢民谣的这种清新淳朴、不矫揉造作的感觉,能让人放松神经,相比许多流行歌曲来说更有个性,歌词也更有味道,那些好像一个流水线上下来的流行歌曲,我是不喜欢听。

除了唱片工业和摇滚乐的原因,卢中强还认为民谣的迅速传播,跟豆瓣网等网站有很大关系,“豆瓣上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通过网络找到组织,然后给了小众歌手人气。

目前内地摇滚正处在酝酿的阶段,青黄不接是现状,将来会不会爆发很难说。

崔健自己也因为新作不及老歌那么受欢迎而经常遭到质疑,他现在对摇滚的看法有了改变:“摇滚精神文化,实际上它完全可与其他的艺术去作为一种补充,或者是作为一种替代,只要他们打破传统,只要他们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去怀疑现实,通过那种怀疑表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你也可以说这个就是摇滚。”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