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的印度之旅
2010-07-27 18:16:3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李初乔)在没去印度之前,倒是有和印度人交往过。感觉他们极会争取,那饶舌的印度口音让人很费脑子,常搞不清人是说“三十(thirty)”还是“脏(dirty)”。曾经共事过的一位大婶级印度女同事喜欢拿鸡毛当令箭,自我感觉极好。

她常有心无意地问,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穿睡衣在街上走,中国人在大街上是随处大小便的吗。那会儿出了北京纸馅包子的事件后,她大呼再也不去中国超市买包子了。

我跟她解释说,你们拿手抓饭,我没震惊,你们拿另一只手擦屁股我也没震惊,你居然有吃我们的包子我就特别震惊了,因为我以为你只吃英属殖民国的菜。因为这些话结下的梁子,她在工作中就想方设法整我。我辞职时大挫了她的神气,她那气急败坏的样子让我现在还非常后悔,当初怎么没再干得绝点儿。

几年后到了印度才知道,像她这么没照镜子的人还属异类。大部分印度人是很友好,对外国人非常好奇,点头哈腰、大方打招呼、套近乎的很多。让人厌烦只是那些大街上无处不在的乞丐、滥竽充数的服务员,和死乞白赖的小贩,他们多呢喃自语,死缠烂打,但绝不动手。

三月份的印度,气温和多伦多的极度酷热差不多,尽管这次旅游机会难得,我们一行人都不得不放弃正中午外出的机会,等酷热劲儿过了,才能出行。

新德里,这个世界瞩目的大都市,有约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口,面积则是多伦多的两倍还高。这城市毫无疑问的是印度的政治和经济命脉,照说门面工程应该都有点,但放眼望去的是无处不在的建筑半成品,奇怪的是就没看见有人在干活。很多人行道两边都被挖出壕沟,黄土高堆,卖大碗茶的小贩悠闲地坐在土堆上,把那扣在玻璃杯上的玻璃片一掀,就可以给人一杯茶了。

城区内的高速公路上下都在挖,裸露的钢筋看上去挺粗壮,但就是不见人和机器在那工作。道路修不好,土堆和建筑材料不移走,城市的交通就一塌糊涂,但并不代表公路就会塞成了停车场。著名的印度“嘟嘟车”,也就是电动三轮车能载着你流畅地穿梭在各种人流和车流之间,只要还有一根头发丝的距离,每个印度司机都能穿过。除了扑面而来的灰土和恶劣的尾气外,坐在飞驰的嘟嘟车上感觉还挺好。

看印度人挤大车、小车、马车、嘟嘟车,或者是任何交通工具,那境界对外国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在泰姬陵外看见前方一辆二人座的观光马车停了下来,一车人开始下,一个、二个、三个……数到后来感觉有超过10个大人和小孩,能不断地从座位前面后面上面下面钻出来。同行的一位仁兄突然冒出个成语,形容这是“水银泻地”,是我听到过最经典的描述。

挂在车外的,挤在车顶的,一层又一层的乘客,一路上我们屡见不鲜。不过喜气的印度人很少抱怨,他们喜欢把大卡车涂抹得花花绿绿,一路按着花式的喇叭声音在马路上穿梭来去。在回新德里的路上,我们的车为避让一辆打算横穿马路的摩托车,和前面一辆越野车相撞,我们车头严重损坏,万幸无人受伤。

摔倒在地上的摩托车肇事者被围上来看热闹的人扶起来,他拍了拍屁股就走。我们的司机和被追尾的司机下车看了看受损情况和那摩托车手,大家言语了几句就散去了,结论是各自负责。反倒是我们几个百般不解,整场车祸,连句争论都没有,既和平又快速地算解决了。时常在中国新闻中看到私车车主和卷入车祸的自行车主、牛车主、马车主、甚至是扁担小贩上演全武行,车祸中没死人,反而是车祸后的争吵导致死亡。

若看下参考书,可知道印度人宗教信仰根基深厚,社会又有千年的宿命等级制。虽然穷人过得很穷,富人过得很富,但社会矛盾都被这两个主要因素消化了,贫富两级的怨气还不至于大到出个车祸要干架的地步。

穷人、牲口、甚至是骆驼、大象遍布在没有城管和形像工程的民主印度。印象最深的是下飞机一路坐车去一个近市中心的小酒店,人正准备下车,猛的见地上有一个布堆横在地上。仔细聚焦,才发觉是个人躺着,那毯子和灰土一样脏,在昏暗的路灯下让我难以辨认,差点踩到他身上。不远处来了条狗,很习惯的缩在了这人的身边,那人调整了下姿势,又睡过去了。

如果你忍不住要给钱乞丐,那可能有麻烦。同行的一位好心仁兄就因为这样,被十几个小孩围住,两条腿上都缠着人。有些乞丐的样子很恐怖,四肢不全依然赤裸着上身,让你看见他那触目惊心的残肢。四肢健全的,就不断地呢喃,要饭的手,如同枯枝,感觉不到一点力量。

很多当地小孩都知道围着旅游车推销小纪念品、乞讨。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穿得还算整齐,实在无计可施,干脆扒在车窗上,不断地用手指敲打车窗,做着数钱的手势,嘴里重复着实用英文“Money, money”。精瘦邋遢的小孩子们耐心极好,软缠硬磨地总跟着你,让人在一声叹息后,把那最后一点怜悯之意也吞进肚子里了。

旅游印度也并不全看到丑陋的一面,做为四大古国,印度的历史遗迹让人叹为观止。其实泰姬陵并非是最佳的旅游点,外国人的门票是印度人的37倍,安检程序又复杂,进去后人山人海,你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最让人难忘的却是位于古城Jaipur的Amber Fort。建造在半山上的城堡群极其雄伟,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让城堡变成了土黄色,但精致的穆斯林风格的壁雕依然完整。城堡的布局是一环套一环,从一个走廊通向一个入口,呈现在眼前的是另外一个广场,又通向另外一道门,和另外道走廊。从一个风格转到另一个风格,狭长的门廊如迷宫遍布内中,你永远不知道门廊的尽头通向哪一扇窗和哪一间房。

幸运的是去的那天城堡的游客并不太多,我有机会独自一人漫步在静悄悄的长廊内,广场外的气温烤人,门廊内却清凉幽静,感觉好惬意。一个人径直往前走,仿佛感觉到了几百年前王宫贵族生活的片刻点滴。

一同参观的还有很多来自印度高校的大学生们,他们非常好奇外国游客,总是会主动上前邀请合照,流露出渴望和世界交流的姿态。女大学生们穿着粉红色的纱丽,婀娜多姿,看到外国男人要求合影,纷纷不约而同的害羞浅笑,然后架不住好奇心,还是欣然围过来合照。

回到新德里,有很多保养良好的寺庙可参观,一路上的脏乱环境就不细说。值得一提的是坐地铁就能到达的Akshardham Hindu大寺庙群。这是一个艺术造诣高深的庞大庙宇,是义务工匠们总耗时3亿小时雕刻出了三十万块石头对砌而成的。那石刻精细到连大象耳朵上的皱褶都栩栩如生,主庙脚下的所有石雕讲述着其佛祖不同阶段的故事,绝无重复。

庙内干净、清净,消费很合理。外国人可坐下“历史之船”,在类似主题公园的巨大室内场景中走马观花的听讲解的印度佛教历史。内容的确有点自大,但去其糟粕还是有收获的。

最让人舒服的是庙中有全素食的饭厅,非常整洁,东西不错也不贵,还很让人长见识地品尝了好几道印度斋菜,口味颇重。

不过Akshardham的保安比泰姬陵还严,说是反恐,游客连照相机都不准带,要留念只有去官方摄影点拍张“到此一游”的标准照。

说到反恐,自我感觉良好的印度人的很多举措让人发笑。在地铁系统内看到筑碉堡、架机枪,外加个蜘蛛网的士兵不少。要命的是那AK-16的机枪旧得油漆都剥落了,都不知道这是不是虚张声势。

至于机场安检严密程度胜过纽约。印度人爱照本子办事,如果要检查手提电脑,恨不能把所有程序都试一遍。一个一天只有一架飞机出入的机场,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那还不如长途汽车站的候机厅门口就要仔细审查护照和机票,要多慢有多慢,放人过关前还要鄙视的再补扫一眼也好。

其实这些道工序,各位早应该在申请印度签证时就体会到的。加拿大护照是不免签的,每次只给六个月,若要多次进入,两次访问之间要间隔两个月,而且签证在过期前两个月要经当地印度领事馆特别许可后才能使用。另外印度签证的网页上还有一个雷人的官方FAQ(常用问题):请问如果我要带我的宠物入境,需要申请印度签证吗?

摄影:李初乔

http://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59/87759/1.jpg
小孩子扒着窗玻璃乞讨,手指不断做着数钱的样子。

http://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59/87759/2.jpg
看见相机,年轻的少妇回眸微笑,姿态迷人。

http://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59/87759/3.jpg
这大爷自称92岁,拍他的照片,不给钱给两根烟也没问题。

http://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59/87759/4.jpg
人挂在只能坐两、三个人的嘟嘟车外,不足为奇。

http://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59/87759/5.jpg
Amber Fort脚下的古文明雄伟无比。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