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风西渐”和“西风东渐”的一些想法(下)
2010-08-17 16:12:1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 / 作者:爱平)那年在多伦多遇到一个叫杰克的白人,因为在北京待了若干年的缘故,其英文时不时地要用中文来帮助解释。就是这个人,告诉我说他筹划写一本关于中西方差异的书。他说中国人有许多可以西方学习的东西,而西方人也有许多该向中国人学习的地方。

我一直盼望着读杰克的书。但我们的交情刚开头,就因为他去了香港我搬了家而暂时告终。他的书究竟写好了没我最终也不得而知。杰克的书我没看到,可是他提出的问题却变成了我的心事,最终我决定帮他也帮自己完成这个心愿。

未雨绸缪

西方有时候也不争气。就说现在,中国人正在热热闹闹地学习西方的各种生活方式,其中一条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而学生的毕业卷还没有交,当老师的就已经趴下了。比如说前一阵子的希腊,据说如果再没有救主的话,整个国家的经济可能都要崩溃。不仅如此,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经济都要被其殃及。

不知希腊人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媒体倒是已经找到了其症结:入不敷出(living beyond means);不断增长的债务(growing debts);过分借贷和消费(over borrowing and spending);百分之八十的人不缴税(80% don’t pay taxes)。

有一些爱花钱、爱超前消费的国民并不碍大事,但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这么做,那一定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其实西方人大多有这种潇洒的生活态度:有了就花,没有借了也要花。人生苦短,希望争分夺秒地享受每一分钟倒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问题是,资源有限,每个人能力有限,收入也有限,有计划有节制地消费是完全有必要的。

道理很简单,可是对于信奉“活在当下”的外国人来说做起来很难。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负债过日子”和“得过且过”都是消极的字眼。中国人信奉“未雨绸缪”的生活方式,如果他的银行存款没有过万(现在大概要十万),他就会成日惶惶不安,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这也许并不是件坏事。

这次经济危机就证明了中国人“未雨绸缪”的生活习惯有其合理性。为了鼓励全民节约的好习惯,加拿大政府已启动了一个“免税储蓄账户”的计划来鼓励大家未雨绸缪。希腊政府是不是也该依法炮制?

适可而止

一个可以把自己吃到四百多磅的西方人,我相信,他/她一定不懂什么叫“适可而止”(moderate)这个词。相反,西方人最能理解的词是:纵情尽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体现在吃东西上,吃东西要尽兴,最好吃到肠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据载,古希腊罗马人曾信奉过一种哲学,叫做“Hedonism”,即“享乐主义”,其主要思想是讲究“尽情作乐,纵情地享受人生”,于是贵族男女天天歌舞升平,生活糜烂,他们还真是吃饱了吐,吐了再吃,就为享受吃的过程。有了这种哲学作鼻祖,自然就不难理解现代西方人的行为渊源了。

其实,古西方文明还有两种不同的生活哲学,只是不如前者那么流行罢了:一种叫作Stoicism,即禁欲主义,另一种叫做Epicureanism,也译作享乐主义,但不同的是它究的是一种适中的享受,主张对食色都不能求甘厚,认为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达到无畏无惧的幸福境界。

这种哲学,和中国祖先提出的中庸生活哲学不谋而合。中庸,并非禁欲或与平庸近义的哲学,而是一种坚持对事物持适当节制的态度:衣不求全新,食不求过饱。

吃饭是一个试金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其他资源的态度。如果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对石油水利矿藏等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做到“Live,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也许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打不完的仗了。

要想外国人真正理解moderate这种哲学思想,大概得把他们放到中国这片土地上去过过中国人的日子才有可能。 

谦虚自觉

在网上读到一个华人父亲悉数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给中国人带来的种种不利,因而下定决心要培养自己的儿子作一个“不为谦虚所误”的人。我看了很有启发,也决定依法照搬,从小培养女儿的自信心。可再看看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已经一天“我我我”挂在嘴边,率性而为还处处得理不让……于是我又意识到:这在北美的中国人,是不用刻意培养其“自信心”的,自我意识他们天生就有,难得的倒是给他们灌输一点儿“谦虚自觉”的概念。

外国人不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在面试的时候谦虚不会有被录用的可能;在吃饭的时候谦虚会有饿肚子的危险;在工作中谦虚会有丢掉工作的危险……在生活中过于谦虚你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人们眼中的loser。因为谦虚带来的这种种负面结果,西方人不推崇谦虚精神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中国人所谓的“谦虚”精神绝不仅限于拱手相让和默默耕耘,谦虚的一个实用价值就是:谦虚使人进步。这个听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不易。

当老师们听我说在中国“如果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还要受到父母的教训”时,他们对中国的老师真是羡慕无比。现在自己当了家长,我因环境的原因,为了究竟如何在培养女儿的“自信”和“自谦”中获取平衡,很伤脑筋。

后来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很快对这个平衡问题有了结论。话说有一回我们和朋友一家一起出去玩,大家排队买东西吃,我和朋友太太正聊得火热,突然听到她“啊呀”一声,我低头一看,只见她白色的裤腿上被天女散花般洒上了无数泥点子。正要叫,我自己的鞋子上和腿上也同样“挂了彩”。我们同时抬起头,只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从一个水洼蹦到另一个,他每到一处,就听到附近人们的“啊呀”声。也是加拿大人教养好吧,没一个人斥责那个男孩子。对此我不惊讶,让我惊讶的是那孩子妈妈的态度:明明看到她孩子把污泥不断地溅到别人的身上去,不但一句批评的话没有,脸上还挂着微笑,好像在欣赏自己的杰作似的。其实那个孩子也许真的没错,错的是他妈妈,因为她从来都不告诉他那是不对的。建议类似这样的家长学一点儿中国家长的“谦虚礼让”的态度,于人于己大概都会是有益无害的。

集体主义 

听说美国的某个军营曾经开展过“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说实话,我没法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美国大兵,每天早起抢着给同屋的战友们叠被子;或者半夜三更悄悄地爬起来,为战友洗衬衣……美国大兵和雷锋的形象怎么都重叠不到一个画面上去。

集体主义和西方人的形象很难相符。美国电影里的英雄都是单枪匹马的硬汉,像超人蝙蝠侠和铁人等,就连猫女,也是单枪匹马地一个人打斗。

“集体主义”在外国很难生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人主义”因素太多。有一次我给一个三年级班代课,到了中午,一个小男孩拿出一大盒Tim Horton的面包甜圈,说是妈妈给准备的问我可不可以跟同学们分享?我想这是好事情啊,于是就准了。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吃着,这时他们的“班主任”回来了(因为我这次只代半天的课,所以就准备交接)。而班主任看到空纸盒和孩子们手里拿着的面圈,一脸不高兴,嘟囔着说“you are not supposed to share food”。闻言孩子们高举着甜面圈的手悄悄地放了下来。我当时想:这个班上又没有糖尿病患者,面圈又不属于“过敏”源,为什么不可以让孩子们享受一下“集体”的快乐呢?但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想这个老师也只是在按部就班地遵循学校“不准分享食物”的条例吧。

含蓄概念

给外国人讲含蓄的概念可得费一番口舌。不错,外国的确也有implicit(暗示)和a little goes a long way(细水慢流)这样的句子,可并不在主流范畴。流行的西方艺术都是和“开放”和“个性”有关的。像年轻的音乐天后Lady Gaga自己就承认:“(我的开放大胆的风格)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甚至也不是为了格调,而是为了我个人的一个ID(识别特征)”。

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明星的“豪放”,外国的流行文化过于暴露,似乎谁越放得开,谁就越有“个性”。据说以豪放闻名的麦当娜都不得不限制她自己的孩子看电视的频道。

不但是西方的流行艺术,即使大众文化,过于内向的人总是得不到提升的那一类。我发现,工作环境中外向开朗的人总是得到更多的人缘和人气,总能更好地适应各类工作环境,因而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机会;而内向的人,总有因太安静而错失机遇的可能。外国文化,归根结底是喜欢张扬的个性,甚至怪癖,只要不至于杀人越货,都有被赏识的可能。怕就怕你什么“癖”都没有,那么你就注定了要做一个“乏味”的人了。

中国人最高形式的含蓄是一种被叫做“意境”的东西,这个东西给外国人解释起来就更是难于上青天。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装饰性较强的艺术,比如说陈逸飞的各种“仕女图”,就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线条美而征服了西方世;甚至色彩斑斓的中国“农民画”都有市场。可是水墨,如果不是齐白石或者徐悲鸿这样的名家,就比较难于被接受,因为空白太多,就好像“寒江独钓”的老翁,头顶上为什么要留那么大段的空白,一般的外国人就很难理解。中文课上我问学生:“你认为这个老翁为什么要一个人在寒冷的天气里钓鱼?”,我的学生回答说“因为他想吃鱼”,我说不对,于是立即另外一个学生说是为了卖鱼。我只好放弃。

给普通的外国人讲含蓄或者意境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我有同样的挫败感。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