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人工天河”今安在?
2010-09-01 17:41:03
来源:星星生活

“渡槽”一词,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陌生。但是,对于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而言,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渡槽其实就是高架水渠,用于引水和通航。这些离地高达几十米、长达数千米的水利建筑,在大自然的广袤胸怀中,如凌空的巨人,被称之为“人工天河”。

广州日报报道,在所有渡槽中,最为有名的要数位于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而位于广东罗定市的长岗坡渡槽被称为“广东红旗渠”,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再次“发现”,位列全省10处重要新发现之列。

渡槽安在?昔日的记忆安在?让我们看一下“空中悬河”的前世今生。

**世界最古老渡槽:5000年历史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通常依地势而建,凌空架设而成,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缺水干旱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由于很多渡槽雄伟高大,也被老百姓称之为“天桥”。

渡槽作为古代文明使用的引水工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已有5000年的历史。据记载,公元前700余年,亚美尼亚已有渡槽。公元前703年,亚述国国王西拿基立下令建一条483公里长的渡槽引水到国都尼尼微。当时的渡槽建在石墙上,跨越山谷,引水通过。石墙宽21米,高9米,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渡槽下有5个小桥拱,让溪水流过。

渡槽的历史和很多悠久的古代文明密切相连。古希腊的许多城市建有良好的渡槽,古罗马是现存引水渠使用最为广泛的文明国家之一。古罗马第一条供水渡槽是建于公元前312年的阿庇渡槽,最长最壮观的则是建于公元前114年的马西亚渡槽。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发展灌溉农业,在帝国各地修建了多处高架引水渠。

古罗马建设了超过10条引水渠,每天可供应14万吨水。部分渠道现仍在发挥着作用,它们将水输送到城市的喷泉。除此之外,古罗马的渡槽还有引水供应浴场之用。拿著名的卡拉卡拉浴场来说,它极尽奢华,占地达28英亩,当时就修有专门的渡槽为它供水。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渡槽工程,包括位于法国南部建于公元1世纪中期的加尔德水道桥、罗马郊区的克劳狄引水渠、罗马城内的高架水道桥遗迹“波尔塔-马乔雷”等,它们不仅是建筑工程的奇观,也是美学的杰作。

其中,著名的西班牙塞哥维亚“古罗马大渡槽”,大约建于公元50年前后,没有使用泥浆,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迄今保存完好。这座以双层拱洞结构为特点的建筑,成为塞哥维亚历史古城壮丽景观的一部分。由于它的许多独特魅力,城镇里狭隘而蜿蜒的街道上几乎总是挤满了游客。

据说,罗马人最初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1985年,这项伟大创举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古老的渡槽,距今也有2000余年,建造于西汉时期,但是这些木石结构修建的渡槽,如今并没有一处完整地保留下来。没想到的是,渡槽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人类水利史上的伟大创造,在上世纪中期的中国再次焕发出光彩。

**长岗坡渡槽:广东“红旗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当时由于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遍地开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渡槽的热潮中,广东也兴建起多条渡槽,为当时的农田水利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些大大小小、难以统计的渡槽中,广东罗定长岗坡渡槽备受瞩目。前不久,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出版,罗定市被称为广东“红旗渠”的著名水利工程的罗平镇长岗坡渡槽榜上有名。据称,这也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引水渡槽。

在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罗定。距离罗定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郊外,长岗坡渡槽如卧龙般跨越在一片绿野田园风光中。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高大浑厚的拱桥串起一列长龙,直插入蔚蓝的天际和远山深处,看不到尽头,气度恢宏,和蓝天、绿地相应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桥墩、护栏,加上望不到头的长度,初到罗定的人,很容易将长岗坡渡槽误以为横亘在农田之上的高速公路。殊不知,这条建设于几十年前的“高速水路”曾是数十万罗定人的“生命渠”。

“长岗坡渡槽修建之前,罗定十年九旱,一直缺水。”罗定市水务局副局长、水利专家陈启周介绍说:“因为缺水,罗定人过去出去谋生活的人很多。”罗定市办公室副主任梁宇说,“最多做的有三份工,俗称‘走三行’――补锅、收破烂、阉鸡。”从中,足可见罗定曾经的缺水状况对民生的影响。

**见证一代人的精神力量

在长岗坡渡槽现场,包括记者在内每个人都为眼前这气势宏大的建筑所惊叹。这个凝聚着当地人心血和智慧的宏伟建筑历经数十年风雨岿然不动,硕大石块砌就的桥墩外墙严丝合缝,厚朴庄重。更令人赞叹的是,沙石、水泥构筑的槽体日日经受水流的冲刷,竟然没有一处漏水的缝隙。

据陈启周介绍,整个长岗坡渡槽包括槽前引渠、前后穿山涵洞和砌石渠,总长10.5公里,合计完成土方45.7万立方米,石方22.81万立方米,浆砌石4.36万立方米,总工程费仅用820.8万元,创造了人造水利历史上的奇迹。“这样的工程,在今天花上1个亿也未必能造得出来。”

在上世纪70年代,物资供应还比较贫乏的情况下,从设计者、施工者到建造者,长岗坡渡槽充分体现着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陈启周介绍说,当年广东省水电厅副总工程师黄镇波带领的设计团队,针对地形、地基进行精心设计,寻求节钱、省料、安全的设计方案,采取了斜拱式和实心重力墩,除几个大跨度之外,2700米都用无筋拱或少筋拱,单钢材就节约300多吨。渡槽大拱底部由并排的四条肋拱支起上层6-8个小拱唬使外表美观,又能节省材料。

面对眼前宏伟硕大的长岗坡渡槽,你很难想象这样坚固的大型建筑竟然完全是靠人力建造而成。罗定水务局专家告诉记者,长岗坡渡槽整个工程,都是本着自力更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行的。据介绍,罗定长岗坡渡槽的建设者为当地四个人民公社的骨干民兵义务投工,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用钢钎和铁锤、人力车等土办法建成的世界一流人造工程。

当年罗定水利工程的成就,吸引了新疆、四川、安徽、福建等18个省的代表,还有港澳同胞和尼泊尔、孟加拉等国贵宾参观考察。尼泊尔贵宾参观后竖起大拇指:“中国人真有本领!”1979年12月16日,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了长岗坡渡槽建设,即席赋诗一首: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

在网站“罗定的星空下”下,有罗定当地网友留言:“真佩服我们的前辈,面对困难,他们不会怨天尤人,他们不会屈服,不会向命运低头。我们至今还在享受着他们的成果,饮用他们送来的‘甘泉’。人拉肩挑,挑出‘十里长虹’真是气吞山河之壮举啊!”

**渡槽正在淡出历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此指引下,全国大兴水利,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兴建,它是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象征。

当年的渡槽,也曾为干涸的农田引来水源,给农村与农民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这些跨过河道,横亘于山与山之中的高架水渠,像个承传手,让水源凌空而上,形成一道天然的特色景观,为古老的农田、山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把田园山色融入景中,渡槽就是一座立体的雕塑。”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渡槽似乎也随之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近些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田水利灌溉、民用饮水方式不断得以改善,渡槽的运用功能正在被削弱甚至代替。

据黎军的描述,一条PVC管加一台抽水泵就取代了渡槽。特别是农田承包后,由于灌溉改道、泥沙淤积,造成河道缺水等人为因素,我们的大部分渡槽已丧失了输水能力,有的年久失修,自然坍塌;有的人为破坏,残缺不全;有的妨碍交通和城市建设,被迫拆除,与之配套的机井、机电、蓄水池等设施也一起湮灭在历史烟云中。

各地不时传来爆破渡槽的消息。在一些地区,废弃使用的渡槽,像个失去活力的庞然大物般横卧在乡野,村民开始往蓄水池里倒垃圾,蓄水池逐渐变成垃圾池。因修公路,渡槽被拦腰截断,废弃在公路的两边。有些地方老百姓甚至开始在渡槽里养猪,让它发挥一点余热。有些地区老百姓砌墙盖房,政府修公路时需要石料,也就地从渡槽取材。

渡槽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一项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一种近代的文化遗存,其完整性、实用性和真实性受到了损害。

**渡槽摄影师

黎军长期拍摄中国渡槽的摄影专题,拍摄的渡槽近百座。在他看来,随着时代变迁,渡槽在一定范围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渡槽的价值不仅仅在其本身,它辐射四周的村庄,因其而兴、而利、而益。其景观、乃至民风民俗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任其消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于是,他不辞辛苦,跑遍全国十多个省市,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历史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渡槽在一定范围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存渡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唤起全社会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曾经承载民生之源的文明流向美好的未来才是根本。”学者李军说。

**长岗坡渡槽正值“青春期”

据陈启周介绍,1973年,当时的罗定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罗定生江、素龙、附城、双东四个镇8.14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同时为解决当时罗定用电紧张情况,决定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金银河水库枢纽工程。通过兴建新引镜、扩大引太干渠,将罗镜河、太平河的水引入金银河水库。而长岗坡渡槽正是金银河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太、引镜”两条引水渠入金银河水库的关键大型水利设施。

长岗坡渡槽于1976年动工兴建,位于罗平镇镜内,1981年建成,历时四年多,南北走向,横跨罗平小盆地,是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部分。渡槽将太平河、罗镜河的河水横空输送,跨越罗平镇的平垌、竹围、双连三个村,行水位高2.1米,过水流量为25立方米/秒,最后引入罗定金银河水库。

据水利专家介绍,长岗坡渡槽全长5200米,槽宽6米、槽高2.2米,两边设有行人道,为连拱结构,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最大跨度为52米,最高高度为37米,流量可达25立方米/秒。

自从修建了长岗坡渡槽,罗定解决了缺水的大难题,金银河水库枢纽工程的实际灌溉面积达到了5.98万亩,惠及4个镇,解决了30多个村十几万人的灌溉问题。这一广东水利工程的大手笔,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称。它以巨龙般的身躯,把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罗定盆地从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为罗定市连续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启周告诉记者,随着金银湖饮水工程的竣工,除了灌溉和发电,长岗坡渡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的“放心水”。“去年罗定完成了供水工程,现在金银湖水库除了发电和灌溉,也用于城区30万人的饮用。如果没有长岗坡渡槽的供水,5万多亩农田灌溉都不够用,更别提发电和饮水了。”而今,得益于长岗坡渡槽的水源供应,金银湖水库全年可提供3600多万立方米的饮用水。

与其他作为遗址抑或废弃的渡槽相比,长岗坡渡槽可谓正值青春期。它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罗马古渡槽少32孔,但古罗马渡槽现仅保留728米,而5200米长的长岗坡渡槽却充满活力地发挥着它的功能。

**链接:“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万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万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的红旗渠,竣工于1969年7月。经过近十年奋战,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如今,红旗渠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红旗渠》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