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非洪水猛兽 难以造成“中文危机”
2010-10-28 19:42:25
来源:星星生活

网络语言是指互联网上的语言,它既是网络文化赖以传播的基本载体,又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网络语言,更多地是指那些常用于网络论坛、网络聊天以及凭借着网络而流行开来的词语现象。

网络语言热度不减

10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语委编著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公布。热字“被”、“(yin)”,热词“躲猫猫”、“70码”、“蜗居”、“钓鱼执法”、“楼脆脆”以及热语“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哥×的不是×,是寂寞”等都被收录其中。

近日,网络新出现的“我爸是李刚”和“羊羔体”,未来或许也会被收录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网络上产生的流行语一是由新闻事件促生,一是字母的组合、汉字谐音或者汉字生僻字的再度流行。“我爸是李刚”和“羊羔体”的风靡,一方面是对新闻事件的介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公共舆论对这两个网络新语的认可。

“我爸是李刚”的流行缘起10月16日晚间,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新校区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者喊了一句:“我爸是李刚!”,引发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竞相用这句话进行诗词接龙、广告词接龙、画漫画、写小说。

热词“羊羔体”关涉的当事人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却是意外被热词代称。近日,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19日晚,诗人、文艺评论家陈维建在微博上转发了车延高诗歌《徐帆》中的部分内容,借由车延高的名字,提出“羊羔体”的概念。

与“我爸是李刚”、“羊羔体”在公共舆论空间的使用获得的默认许可不同,四川媒体的一则“员工‘火星文’会议纪录惹怒主管”报道反映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工作空间受到的抵触。报道称,那篇短短三四百字的会议笔记插入了20多处“火星文”,有“94”“RP”“BH”“灰常”“神马” “balabala” “带头大哥”“白骨精”“拉风”“ 灭有”“+u”等流行语。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网络语言在中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网络语言使用状况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针对“是否认为在一定情况下,网络语言比普通语言更能传递信息”这一提问时,93.3%的受访者选择了“肯定”的答案。

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

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网络语言热的出现并非是坏事。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这既要有一定的社会使用“热度”,也要有学术研究的冷静思考。

网络媒体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使网络具有其他媒体难以比肩的特点,对其他媒体传播及其语言使用样式产生影响,实属正常。同时,网络媒体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也使网络媒体不单单是新闻传播的工具,更是集信息传递、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交际平台。因此,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认为,应将大众传媒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网络传播过程中,键盘输入、屏幕阅读的非面对面的交际方式以及即时、快捷的交际特点,使之迥异于网络之外口耳相传或白纸黑字的“传统”交际行为,这促使人们以最简洁的输入形式来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进而寻求以缩略、替代、新造的形式来代替以往有词典规范的“传统”表现形式,网络也由此成为汉语新词、新义产生的一个孵化器,也是新词语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pk”、“粉丝”、“山寨”等的流行就是典型的案例。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娱乐化特点,使网络语言少了些规范的自觉约束,而多了些个性张扬、特征鲜明的表现形式,也使语言的“游戏功能”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网络词语与通用语言的差异性和鲜活性,也使其成为社会各界与语言研究所持续关注的热点。

对此,我们的社会应客观认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问题。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难以造成“中文危机”、“汉语危机”。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