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变得重要而有趣
2011-03-10 15:12:18
来源:星星生活

每年3月在北京,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和提名产生的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成为中国当前民主制度最具代表的风景。坊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声音: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纳税人,真不想跟“两会”说再见,因为置身于“两会”参政议政的场景中,能感到自己更像一个公民,更有纳税人的感觉,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民主的力量。

**从“两会”看中国民主变化

在西方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出现拼音“liang hui”。在几年前,西方媒体的报道,常常只是用西方的概念来套中国,甚至还出现过“中国的两院”这样的外文简称。 近年来,有关“中国两院”的说法渐渐不多了,代之而现的是“中国的国会”(China’s Congress)和“中国的最高咨询机构”(China’s top Advisory Body)。仅从这两个译名看,恐怕很多普通外国人还是没法弄明白中国的政治体制及其运作方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两会”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如同西方国会议事那样的氛围。过去的“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展示的仅仅是一种“和睦,友好”的会风。无论是对记者表态还是在分组讨论时发言,很多代表、委员激动地说着似曾相识的话;分组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习惯说好听的话,要么大谈特谈本省、本行业过去的成就,要么激情畅想未来的蓝图;有的代表、委员把开会当作例行公事,提一些无关痛痒的议案、提案了事,老老实实地做“会前握握手,会中拍拍手,会后挥挥手”的代表。

今年的“两会”出现了不少敢于“吵架”的代表、委员。如,今年广东“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卢光霖痛批政府的预算管理是“逼着你乱花钱,不花完,你就是蠢才”;广州市政协委员赵常青直接批评广州市长张广宁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压根没提春运应急预案这回事”。广州政协副主席郭锡龄炮轰铁道部应对雪灾不力,直指“铁道部的人要撤职!”

对此,有观察人士指出,之所以要开会,是为了达成共识,那么就需要正视冲突。要想把会开好,首先要让每种观点都能自由表达。“两会”上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是必须的,但为民请命、激辩国是也是民意所托。而且,宪法和政协章程也赋予了代表、委员的言论免责权,他们完全可以在“两会”上“吵架”。

近年来的“两会”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就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批评和询问;一个个议题被逐个提上公共议程的时候,会内会外经常热烈互动……德国《时代周报》意味深长地评论说:中国的政治变得十分有趣了。虽然中国的政治环境,还不至于出现代表委员因某个议题而出现对抗的局面,更不会到如美国两党议政那样的程度,但未来中国政治环境变得相对宽松,试想,出现“弹劾”某些政府要员的可能性也未必不存在。

**外媒关注“大国加冕”后的中国

3月1日是两会新闻中心启动的日子,大批海外记者赶在这一天领取记者证。据“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介绍,这次“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中外记者。当天,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就以大标题写道,“现在是北京春季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两会”。

今年的“两会”吸引了世界更为专注的目光。就在“两会”前夕,中国GDP超越日本跃升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加上当前国际政治风云动荡的背景,中国如何动作更加被寄予厚望和关切,一举一动引人注目。而“两会”作为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所透出的政策信号“份量”也越来越重。中国经济“坐二望一”的地位,加上目前拥有的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的头衔,也使今年中国的“两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社会乐意通过中国民主政治的窗口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新政。中国“两会”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已经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新闻格局。

全球媒体直接把报道的焦点放在了“十二五”规划上。美国《福布斯》杂志、《商业周刊》、英国《卫报》和英国国家广播电台均以大面积报道,预测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走向。《商业周刊》以《中国计划全面的经济改革》为题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经济更多“授权”于消费者,缩减国民的收入差距。此外,中国将减少对出口和投资商的依赖。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报道“两会”时还特意用了汉语拼音“lianghui”。报道称,今年两会特别重要,因为将审议和通过中国新的五年计划,而这一新的蓝图将更注重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及需求社会平等。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国内稳定,这都要归功于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