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垮掉的一代?
2012-03-27 17:25:00
来源:星星生活

“垮掉的一代”原本只是一个文学流派,后来被用来形容美国二战以后不羁放纵的一代年轻人。在中国,垮掉的一代也用来形容80后、90后,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过分溺爱和保护,意志薄弱,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然而时代并不因为他们年轻而给予更多的照顾,这一代人普遍心理素质低,既弱不禁风,又任性自负,遭遇困难的时候挫折感会比前辈强烈很多,以至于无法克服而“垮掉”。

其实这么评价他们并不公平。中国这一代人其实很可怜,他们遭遇了变化最快的年代,传统的教育背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们无所适从。这个年代的中国教育制度很变态,这一代人没有童年,高考扩招更使一代天之骄子沦为白领民工。有条件的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上学,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尝尽海外求学的种种艰辛以后,海归成海待,由于缺乏监督和照顾,学无所成甚至更加沉沦的大有人在。

当中国这一代人终于学会挣扎求存的时候,他们的处境却越来越糟糕。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房价过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他们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年纪的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却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根本没有机会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在国内,没有房子往往也意味着结不了婚,在人们的择偶观里,对钱、房、车这些物质的东西,已经超越了对人品、才华等等的需求。网络和资本游戏泛滥的时代,要求年轻人脚踏实地已经不太现实,人心浮躁,没有人再相信勤劳致富,男孩们在想办法挣快钱,女孩们在想办法嫁入豪门。

看《非诚勿扰》就知道,物质是幸福的基础,连浪漫也跟物质密不可分。可是谁有资格谴责他们?在这个高房价和高通账的年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得不向拜金主义屈服。房价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成家立业的时候就已经涨得太高了,很多人不得不依靠父母。

所幸的是,这一代人的父母是最富有的一代。估计父母们毕生的财富都得拿来帮助后辈,父母们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并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很多人心里都明白,所谓的社会保险只是国家级的庞氏骗局而已,子孙连他们自己都顾不上,还有能力照顾父母?养儿防老已经成为妄想。

这种情况在加拿大会有吗?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是世界性的问题,加拿大也不例外,加拿大很难说不会成为下一个欧猪。中加两国的国情不同,中国遭遇的社会问题加拿大也许可以避免,但是有一点,加拿大的情况比中国更糟,那就是,加国本土的父母一辈,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省吃俭用留给后辈足够的财富,甚至没有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加拿大的年轻人,以后即使自己不垮掉,也会成为“被压垮的一代”。

当然在华人社会,情况会有所不同,华人父母没有完全摈弃中国的传统,他们让孩子接受西方的教育,却依然留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储备。虽然西方的教育和文化不提倡这种做法,慈善家们甚至鼓励富豪家长们把财富都捐给社会,华人父母们并不太愿意这样做。华人依然热衷于买房买地,热衷于留给后辈更多的财富。

很多华人父母都变着花样来帮助孩子们储蓄。这一代年轻人不但意志薄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超前消费的观念成为他们最大的威胁,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懂得如何储蓄。所以父母出钱付首期买房,让孩子自己每月付供款的投资方式被很多人采用,房屋本身增不增值是次要的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强迫储蓄。

加国本地人士对华人推高房价颇有微辞,他们不认同华人那种牺牲精神消费、追求物质财产的财富观念,他们主张把时间和金钱花在阅读、艺术、娱乐、休闲上,崇尚生活品质而非物质财富。文化不同,我们不能说这种观念不对,但是有多少人敢于认同?

和中国一样,多伦多的房价也会越来越高涨,工薪阶层买房会越来越困难。为了孩子,父母应该早计划、早买房、早投资,甚至为了孩子的将来,已经有房的可以再多买个房。身为华人,我们很清楚,追求生活品质,头上一片瓦是首要条件,其次,有钱才能抱得美人归。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土旺
电话:416-455-3412
email:[email protected]
博客:http://tuwang.51blog.ca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