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相信你并不容易
2012-05-22 20:58:06
来源:星星生活

――预期心理效应

在漫长的教养子女的过程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从对爸妈的完全依赖和信任,变成了半信半疑,最后竟至根本不信甚至排斥、逆反……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青春期的心理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有心理学上的“预期心理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家廷克波1928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一个,然后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让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结果,猴子总是能够选择那个有香蕉的容器,取出香蕉大吃起来。第二次,实验者在猴子面前放入香蕉,又在挡板后把香蕉取出来,换成猴子不爱吃的莴苣叶子,再让猴子选择。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后,显出惊讶的表情,拒绝吃莴苣叶子,并四处搜寻香蕉。在寻找失败后,它沮丧的向实验者大发脾气。

《猴子的沮丧》其实揭示了动物和人类共有的一个行为特质:即行为本身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实验告诉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支配。就像某次考试你期望考70分,如果考了80分,必然欢呼雀跃,反之则是垂头丧气。

它也说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人类的预期是人基于过去的经验总结,它不但影响着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人未来的行为模式。那么人的预期心理效应到底可以产生哪些影响呢?

其一、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如果人们的预期与实际的发生相符,就会加强人们原有的行为倾向,强化人们想做或者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其二、如果人们的预期与实际的发生不相符,就会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行为倾向或松动原先惯有的行为模式,弱化人们想做或者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其三、由于预期效应,父母和孩子约定的事情如果没有实现,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从而降低今后父母和孩子约定的效力。相反,如果父母总是说话算话,说到做到,孩子就会重视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并形成一种长期而和谐的信任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了解“预期心理效应”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用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奖赏和惩罚来说,不论是奖还是罚,家长都要说话算话,照事先约定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就会因为没有达到对方的心理预期,而降低孩子对今后与家长约定的信任。

很多家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与孩子约定好了在某个时间开始干某件事,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孩子总是会提出延时的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好多家长通常会答应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正在投入地干一件事,很享受这个过程,一下子要他停止,会让他很不开心,适当地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有个心理适应期也未偿不可。

但是,不要忘了你与孩子的约定,那是更重要的。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两者兼顾呢?有一种做法可以尝试一下: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同时又告诉孩子时间已经到了,如果你此时态度是温和的,语气是坚定的,那么孩子的心理感受完全被顾及到了,甚至会觉得妈妈是那么理解我。如果孩子依然纠缠,请记得依然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让孩子知道时间已经到了,之前的约定必须执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履行约定,父母的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