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对待
2012-06-15 20:11:32
来源:星星生活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一、什么是马太效应?

《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一卷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主人要到外国去,就把他的三位仆人叫来,要按他们的才干分给他们银子。第一个得了5000两;第二个得了2000两;第三得了1000两。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5000两银子做买卖,又赚了5000两;第二个仆人用2000两银子做买卖,赚了2000两;第三个仆人则把1000两银子埋在了地下。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开始跟仆人们算帐。

他听说第一个仆人赚了5000两银子,就说:“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他听说第二个仆人赚了2000两银子,也说:“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当他听说第三个仆人把银子埋在了地下时,就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收回他这1000两银子,分给拥有10000两银子的人。这一直是一个表达不公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故事,虽然圣经的原意远不是这样。

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在学校里也常会有这样的不公平现象,虽然加拿大与中国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也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更加重视,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次意外的宽容,结果学生表现得更好;而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老师仅仅是比较忽视,结果就会使学生表现得更加不好。

如果你的孩子是比较被重视的那一位,你一定会非常庆幸;如果情况刚好相反,你的孩子恰恰是那个被老师忽视的孩子呢?你一定会感到强烈的不公。但那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的,而且是因人而异,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的,真正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最好的办法是:以平常心看公平,不要凡事指望公平。确认“马太效应”是一种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心理现象,不与之对抗也不选择逃避。那么,具体该怎么办呢?

首先,需要换位思考。作为家长,如果能换位思考老师的立场,问题就容易了很多。因为大多数老师都是好的,虽然不排除少数个别老师的职业水准。实际情况是:任何老师都是要面对大多数学生的,他们不会单独只照顾那一小部分“好学生”或者“差学生”。但有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好学生,比如学习自主、善解人意又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孩子,一般情况老师都会喜欢,因为教这样的学生一方面让老师省心、省力;另一方面又会让老师有一种成就感。

对于学习或情商方面较差的学生,老师也许谈不上不喜欢,但老师的精力有限,他只能顾及到大多数学生,所以顾不上差生却也是正常的。而且,所谓差学生通常都不是单纯学习差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即使老师想帮助你跟上,也不是花一点功夫就能成功的。

其次,家长要先明白自己的责任。面对孩子的困难,要多多学习和孩子沟通,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帮忙,还要适时的和老师沟通,不能把改变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尤其在加拿大,有些家长因为语言的障碍,很少或根本放弃了与老师的沟通,学校的家长管理委员会中很少有中国孩子的家长参加,尽管有些学校中国孩子占了很大的比重。

第三、调整心态,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老师重视孩子,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赞赏,当然不错。可是老师不重视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天大的坏事。

事实证明:平时不太受重视的孩子,可能比总是受瞩目的孩子心态更加平和,受到一点小的打击,也不太会当回事。总受重视的孩子,承受力反而可能要差一些。就如在孩子的教育中一样,学校里老师的行为不是父母能够完全左右的,即使老师忽略孩子,或无意中触犯了孩子,家长也要尽力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想各种可能性,并坚持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积极的思考、改变心境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和人来适应你,或者采取逃避态度。

事实上,孩子只要上学以后,都一定会碰到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孩子也是在学会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慢慢成长的。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