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便失禁
2014-10-07 16:53:11
来源:星星生活

小便失禁是指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小便频数或滴沥不断,不能自禁,白昼多见为特点。临床的病人多是由肾气虚亏,下元不固,膀胱约束失职,或脾肺肾气不足,膀胱不固所致。

一般来说,针灸对功能性的小便失禁,只要辨证准确,选穴组方得当,疗效甚为满意,而对器质性病变疗效较差。

中医认为小便的正常排尿,有赖于膀胱与三焦功能的健全。若三焦气化不足,影响于膀胱,以致膀胱不能约藏,则每有小便不禁之患。而三焦的气化,上焦主以肺,中焦主以脾,下焦主以肾,是故小便失禁,又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1. 脾肺气虚:主证:少腹坠胀,疲劳益甚,尿频量少,滴沥不禁,气短懒言,四肢困倦。舌质淡红,脉象虚软无力。或见咳嗽、跳高、负重是尿液排出等。治则:益气升陷,约胞止溺。取穴:针补合谷、阴陵泉。能益气升举下陷之气,恢复升降转输之机。使气不下陷,膀胱不受压迫,气归正化,约束之力复常,则自无小便失禁之患。或上方加补膀胱募穴中极或膀胱之背俞穴膀胱俞,约胞止溺,标本兼治。或针补合谷、太渊、足三里,培补中气,益气升陷,使升降转输之机复常,遗尿则愈。

2. 肾气不足:主证:小便滴沥,神疲祛寒,头晕腰 ,两足无力、形体虚弱。舌淡,脉象沉细,尺脉偏弱。治则: 温肾固涩,补肾气。取穴:针补肾俞、太溪、气海,补益肾气;或补中极、气海、肾俞或太溪,补肾气约膀胱。

3. 气虚肾亏:主证:尿频尿急,小腹坠胀,腰膝 软,气短倦怠,头晕易忘。每因咳嗽、负重、惊恐、跳高、跑步、高声喧哗而尿液排出等。治则:益气补肾,约胞止溺。取穴:针补合谷、太溪、肾俞或复溜。

在治疗方面,既要注重病变部位在于膀胱,选取膀胱的俞募穴,又要详辨其三焦气化失常之因。或归于肺气虚弱,或归于脾失传转速,或归于肾气不固,或归于肺脾气虚,选配肺脾肾三经有关俞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吴医生咨询电话:647-290-8766;4631 Steeles Ave E. Unit 203 Scar. M1V 4S5 民康医务中心(太古对面)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