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衣食住行的取舍
2014-12-29 04:17:1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衣食住行是生活四大元素,缺一不可。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心中的比重还是略有不同。

(一)衣

我对衣着素来都很随便,但未至于衣不称身或仅足蔽体,上班时仍会穿得整整齐齐,闲日也会便装一套,打网球和高尔夫球则穿上适当的球衣,球鞋。我最难忍受的是奇装异服,非常欣赏穿着得体的人。曾在婚宴上看见一个穿短袖恤衫和短西裤的男人大模大样进场,怎料到这个冒失鬼是公司的同事。他这身打扮来参加婚宴是完全不符合社交礼仪的,会引起非议的。

西方社会很着重衣着礼仪(dress code),讲究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一点不马虎。咱们中国人在这方面便远远跟不上,要学习的地方多得很。多年前在维也纳看歌剧,那里的朋友建议我必须穿西装结领带才好去,免遭奥国人白眼。

年轻时习惯了每年换季一次,把过时的服装送给有需要的人。退休后再没有这个需要,能节省便节省,一点也不想浪费。老伴对此看法不同,认为外表十分重要,纵使追不上潮流也不能落后太多。她暗地里把我一些实在不宜再穿的衣服捐出,买新的给我。

年龄也是穿着必须考虑的因素,穿得不恰当会被人取笑。除娘半老仍穿起青春少女装,老先生扮成阔少爷,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老伴说我在这方面就很少犯错。

衣着最重要的是讲求品味,过分夸张会变成俗不可耐。穿衣也须留意天气的变化,未冷便出动毛裘大衣,稍暖便坦胸露背。这样做除了炫富和展示青春魅力之外,看不出还有其他目的。

(二)食

我的饮食习惯是随着年龄而改变的。年轻时吃东西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填饱肚子,哪管它有益或有害,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当饥肠辘辘时就狼吞虎咽,吃个痛快。年纪渐长便开始注重饮食卫生:过甜、过油腻、过咸、过酸、过辣、不新鲜、调味剂过多,基因改造的东西我都不吃,纵使合符卫生标准也不吃过量,适可而止。

我牢记“病从口入”这个古训,并身体力行。素来很少光顾麦当劳、家乡鸡、必胜客之类的速食店,对即食面一类的现成食品也敬而远之。过去重“量”,今天重“质”,是经验累积后得到的启示。

(三)住

在拥有一个安乐窝之前,我曾若浮萍一样到处漂流,居无定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我下定决心要向着“安居”的目标努力。为此我奋斗了整整十六年,养精蓄锐,买下了一个理想的单元,从此可过些比较安定的生活。这是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房价一直上升,大大改善了我的经济条件,增强我置业的信心。

95年移民加拿大,那时正当房市低潮,我趁机把香港的物业出售,然后在多伦多一个优雅的住宅区购入一间梦寐以求的独立屋,过着优哉游哉的退休生活。这也是一个理想的投资,房价升了很多,使将来的生活得到更大的保障。

安居曾经是一条崎岖漫长的路,足以告慰的是愈走愈平坦,终于到达平安的境地。

(四)行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是较早成为有车阶级的幸运儿,但一直把汽车看作交通公具的一种。“宝马”、“宾驰”等名牌汽车对我没有太大吸引,过去从未拥有过,将来也不考虑拥有它,因为名厂汽车和普通牌子汽车的实用性相差无几,价钱差距却大得不合理。买名车的目的多是用来炫耀身分,自问无此必要。我对汽车的要求是以实用为主的,60年代的“福士甲虫型”便最能符合这个条件,我曾经拥有过两次,但都是人弃我取的二手车。

福士之后,我曾用过很多日本出产的汽车,都是顾主提供的。退休后我仍照常开车,以车代步,但再享受不到免费提供的待遇,必须自掏腰包购买,所以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只有价廉物美的韩国汽车才可满足我的要求。

很多车主都抵挡受不住汽车商的促销广告,弃旧迎新,而我那辆“日产”汽车却一直陪伴着我,十四年了仍健步如飞,我最近才把它送给十九岁的孙儿。

在这四大要素中,对我来说,“住”的比重最高,其次是“食”,另外两项,随便一些也可接受。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