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帮你成功减肥
2015-08-24 17:24:25
来源:星星生活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

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并认为其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2、虚胖:因肾功能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3、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5、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药无副作用,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淤、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临床应抓住重点,审证求因,精心遣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减肥主要是通过针灸相应穴位加之其它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实现减重,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辨症分型肥胖病

脾虚湿阻型——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缓或濡细。此型临床上最为多见。治疗原则: 健脾化湿。

脾肾两虚型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虚浮肿胀、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食少纳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男性阳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重度肥胖症患者多为此型。

治疗原则: 温阳化气利水。

胃热湿阻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您食肥甘或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此型多为体壮的中青年肥胖者。
治疗原则: 清热化湿通腑。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两胁胀满、胃脘痞满、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数或细弦。肥胖日久者可见此型。

治疗原则: 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头昏头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此型临床上比较少见。

治疗原则: 滋阴补肾。

由于肥胖症病因复杂,临床上证型兼而有之,治疗与保健宜标本兼顾,补泻同用,数法并施,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夏医师系原武汉市第一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具有30年中医临床经验, 对肥胖病等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独到心得, 并筛选出多种针对性强的中草药配方, 具有见效快, 疗效稳定, 无副作用等特点.(诊所电话:416-230-9749)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