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诺斯艾利斯点点滴滴的见闻
2016-04-07 06:00:1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经过一场细雨之后,天气转凉了,开始有点初秋的感觉。我们继续搭乘巴士到不同的地区去浏览,藉此多看一些当地人的生活,增广见闻。

巴士由市中心一直向南走,从一区走到另一区。繁忙时段过后乘客很少,但巴士仍旧按照规定穿梭往返。当巴士愈走愈远,我发觉这座城市好像变了样:简陋,陈旧,落后,失修,和市中心的富豪区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我曾经到过很多大城市,发觉几乎千篇一律都存在不少贫民区。贫富悬殊随处可见,这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大城市尤其显著,只是程度差别而已。

巴士在到达终点前曾经穿过一个庞大的屋村,和香港早期的徙置区很相似,密密麻麻的廉租大厦,栉比鳞次,拔地而起。屋宇的设计异常简陋,但求实用便算;很多建筑物外墙的油漆都褪了色,破旧不堪,老态毕露。数十户穷苦家庭便在这种环境下挤在一起,生活条件之差,不言而喻。

在北美洲和欧洲的大城市,贫民窟的居民多是非洲裔的黑人,新来乍到的移民及一些少数族裔家庭,白种人所占的比率较低,如今他们属于主流,占尽优势,早已脱贫,成为富有阶级份子。但布宜诺斯艾利斯贫民窟的情况有点特殊,在这里很难看见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存在,除非我的眼睛看漏了。我怀疑这个国家除了欧洲裔的白种人之外便再没有其他有色人种了。所以这里贫富阶级并非由肤色决定,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种族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减少些,贫富相处会此较和谐呢?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于是上网搜查有关人口组成的资料。果真如此,百份九十七的阿根廷人都是欧洲移民或移民的后裔,是居美国之后拥有移民最多的国家。据闻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为了逃避纳粹党压迫的犹太人纷纷移民到阿根廷定居,战后纳粹主义份子为了逃避审判也设法潜入阿根廷隐藏。由此可相信阿根廷的移民政䇿是非常宽松,并倾向于欢迎欧洲人,来者不拒。

连日来,我们曾经四处浏览。听说这里也有个规模很小的唐人街,但始终找不到,也没有发现中餐馆,中国游客寥寥可数。在这里同样很少看见南亚裔的移民和披上面纱的回教徒。罗马天主教似乎是这里单一性的宗教信仰,所以很少出现宗教冲突,可避免欧洲多元社会所产生的混乱。西方社会重视多元文化,宗教和谐,提倡异族相容。殊不知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有待解决。有些西方政客已主张政府改弦易辙,掀起排外的巨浪,如果处理不当,可遭灭顶之灾。

不懂西班牙话在阿根廷旅游是很不方便的,离开酒店之后很快便察觉到。餐馆的菜单全是西班牙文,纵使有英文翻译也含糊不清。我叫了一客牛排并指定要半生熟,以为侍应生明白我的要求,结果吃不下去,因为煮得过了火。搭乘计程车还好,指着地图上的景点,司机便会安全将你送达目的地。某天搭乘公共车到终站后下车,回程竟然迷了路,找不到车站,向途人求助,他们虽然都十分乐意帮忙,可惜难以沟通。幸好遇上两个年青军人在附近值勤,由他们带领我们一直走到车站才解了困。我发觉阿根廷人很热情,乐于助人。

我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旅程很快便要终结,到了最后的一天我们计划到另一家艺术馆参观,本地人简称它为MALBA(Museum of Latin American Arts of Buenos Aries)。顾名思义,这里的藏品都是拉丁美洲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突出,水准极高,使我大饱眼福。展馆准许我用摄影机录下心仪的展品,留待将来可重复欣赏。

总结此行,收获不少。阿根廷人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