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见闻录
2017-06-21 12:18:2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继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之后,我们来到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Skopje, Macedonia)。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简陋,比不上中国的第三线城市。我们入住的酒店虽然被列为当地的五星级,但很多小设施中看不中用。热水供应断断续续,一不提防,温水浴可能变成冷水浴。这使我想起中国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高级宾馆”,很多都是虚有其名。

一九六一年这里曾发生6.1级地震后,八成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现在所见的楼房都是灾后重建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很差,设计不伦不类,仿古的水平很低,也缺乏品味,令人看了不想再看。很多复制的石像和铜像,一看便看出是塑料或玻璃纤维的制成品,用力一拷便发现内里是空心的,实在太不像样了。我素来喜欢古迹,纵使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也不会减低我的兴趣,但难以忍受眼前这些伪品,尤其是低劣的复制品。不知为什么,同行的团友居然会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断拍照留念呢!

山上的古老教堂却值得一游,尤其是教堂的壁画,把圣母玛利亚描绘得满面愁容,抱住垂死的耶稣不放。我虽然不是教徒,但看了心情也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在上山和下山的途中,看见路旁有很多精致的房子,满园花果盛开。任何社会都有富人,马其顿也不例外。

离开首都之后,我们朝着阿尔巴尼亚(Albania)边境的古城奥赫里德(Ohrid)走。沿途都是山路,穿过不少山庄,耕地不多,也不见工厂。导游说马其顿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贫穷国家,人口只有二百一十万,几乎一半集中在首都那里。经济落后,被排除在欧盟及北约之外。它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东有保加利亚,南有希腊,西有阿尔巴尼亚,北有塞尔维亚及科索沃,没有海洋出口,犹如一个内陆的孤岛,要得到邻邦的合作才可与外界通商往来。在接近阿尔巴尼亚的边境时,有些村庄已升起阿尔巴尼亚国旗。这里的居民到底是属于哪一国呢?这是一个在巴尔干半岛永远解释不清的问题。种族冲突的事时有所闻。

负责带领我们游览首都的年轻导游,对国家的处境流露出很关心的样子。他是斯科普里人,祖先一直以此为家,已超过十一代了,纵使地震后仍不愿离开。当谈到马其顿的经济前景时,小伙子认为他们其实可以自力更生,不须投靠欧盟,并指出邻邦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后,弊多利少。他们可引以为鉴,避免犯上同样错误。马其顿货币和欧元的兑换率是六十比一,使人感觉商店的物品很便宜。

负责带领我们游览奥赫里德古城(Ohrid)的退休教授学识深博,口若悬河。一面讲解历史,一面提醒我们在旅途中多花点钱,多买些纪念品,使他们国家的经济受惠。他和那个年轻导游一样,在言谈之间都流露出他们以马其顿人为荣,搬出历史人物如亚历山大及近代名人如德兰修女,赞扬祖国的历史与文化。他们使我感觉马其顿人比起罗马尼亚人及保加利亚人对国家少了些怨言,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古城沿着奥赫里德大湖而建,占有地利之宜。在这里认识教授的人很多,相信都是他的学生。像他这样的知识份子相信到处都会受到欢迎,但他只愿意留在家乡,为祖国尽点力量。他已离开校园,但退而不休。他极力推荐古城的好处,邀请我们再来。其实没有教授的提点,我对古城已留下好感,将来会作旧地重游。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