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英雄》是一种妥协
2002-12-24 06:35:17
来源:星星生活

张艺谋很多早期的影片在中国国内最初被禁止公映,中国的电影评论家和观众都批评张艺谋近于病态地固恋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过去和落后的农村,并以此迎合外国人对中国的猎奇心理。张艺谋说,他早已学会对这种挑剔不予理睬,但是近年,张艺谋似乎开始将这些批评牢记在心。

中国最成功的导演张艺谋现在试图以他执导的新片《英雄》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创造新的高峰。上周,《英雄》这部演员阵容全部由超级明星组成,其摄影技巧足让观众心荡神移的中国武功片在人民大会堂首映。今年10月《英雄》在中国深圳试映时,一些票贩子甚至将电影票炒到240美元一张,那差不多是中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两倍。

23日的时代周刊文章说,对于张艺谋这位51岁的导演来说,事业上的成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他作为导演的职业生涯中,他却也一次次地遭遇失望――他执导的第三部电影《菊豆》和第四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都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但是在中国最初却都被禁止在国内上映。张艺谋执导的以黑色幽默表现出的悲剧片杰作《活著》,一部关于在中国大陆30年的政治动荡中一个普通家庭是如何挣扎著生存下去的影片,于1994年在嘎纳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但是中国大陆的大部份观众迄今仍然无法看到。

国际电影界因此时常将张艺谋视为持不同政见导演,虽然张艺谋本人没有任何成为异议人士的意愿。张艺谋希望的是在中国从事他的事业,而不是在国外,也不是违反中国法律在地下工作,他不仅仅已经决心在中国大陆现行的保守体制内追求他的职业生涯,而且他将如下目标视为己任,拍摄既能够让官方审查人员满意又能够达到自己的艺术标准的影片。

时代周刊说,正是这一己任在不断促使张艺谋努力做得更好,而《英雄》的完成显示出他已经成功地接受了这种挑战。

张艺谋毕业之后,作为摄影师参加了同班同学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的摄影,正是他在该片中大胆尝试使他得到了国际电影界人士的注意。但是,张艺谋说,现在,当他重看《黄土地》时,他对自己在拍摄该片时赤裸裸的显示自己在摄影上的野心感到尴尬,他说,“太炫耀自己了。观众可以看到,我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

时代周刊说,但是,是作为导演,而不是作为摄影师,张艺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和一生的热情所寄,通过《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而在国外电影艺术界证明了自己。

但是,很多中国大陆的电影评论家对张艺谋并没有多少好感,他们认为张艺谋以中国封建时代的过去和贫困的中国农村来迎合外国人对中国的猎奇心理。这些评论家认为,作为一位中国导演,导演应该是利用他的摄像机扮演文化大使的角色,改善中国在国外的形像。

时代周刊说,对张艺谋的影片,中国大陆的观众也持同样态度,对于张艺谋近于病态地固恋中国的过去和落后的农村,年轻一代的中国大陆观众也不喜欢,而他们不喜欢的原因差不多是全国一致的――在评论张艺谋早期的电影时,张艺谋的一位25岁的助手说,“那些电影确实离我们太遥远,同中国人现在的生活丝毫没有关系。”

在他1999年拍摄的让中国观众心理感到暖和的《一个都不能少》中,他很巧妙地以轻松的幽默和欢快得近于烦腻的结局而将一个关于赤贫的农村学生的艰难生活故事变得甜蜜――这种甜蜜的包装外衣让中国观众和审查人员都感到高兴,但同时又没有削弱该片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尖锐评论。

但是,有些时候,张艺谋作出的这种妥协的结果是艺术上的不那么成功。张艺谋最近的一部电影《欢乐时光》最初是作为关于中国失业工人的故事拍摄的――中国的失业工人在挣扎著维持自己的尊严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让他们的地位更低下的工作。张艺谋说,中国国家电影局审查人员要他将电影中描述的对象由失业工人改为退休人员;张艺谋同意并作了更改,但是他说,该片是他所有影片中最差的一部。

现在张艺谋避开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主题,而转向那些技术上要求很高的影片。中国中央政府曾征召他策划政府宣传项目――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主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录像都是他执导;今年,他还在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面向游客的生态之友歌舞展览作指导。

时代周刊说,《英雄》,一部关于中国统一的传奇神话,激动人心地激荡中国观众的爱国主义的赞美诗,也同样地没有挑衅性,它带给中国观众的是一个他们可以感到自豪而毋须多加思考的过去。

张艺谋承认说,《英雄》没有他早期影片中的那种理性和感情影响力;他说,“《英雄》是一部世态影片,它的主题很简单,但是,它在视觉艺术上有新的突破。看完《英雄》后,观众记得的更多的将是它的视觉审美上的成就,而不是它所述说的故事。《英雄》的主题就是和平,这一主题没有多少特别让人兴奋的,除非是将它放到世态的环境中――在这方面《英雄》有一些新东西”。

张艺谋说,“观众看《英雄》将不会是为了它的什么观点,而主要是为了欣赏它的壮观场面。”

时代周刊说,如果有更多的自由的话,张艺谋可能会拍摄关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狂热和悲剧。最让张艺谋感动的是那种“在苦难深重之中展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的故事。张艺谋最喜欢的电影是《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和《被太阳灼伤》(Burnt by the Sun),分别以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为背景。

时代周刊引述张艺谋的话说,但是,在当今的中国,“不可能拍这种影片”,不仅仅是政府不允许,而且是因为“中国的观众不想看某些种类影片”。

张艺谋说,“对以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后那种审视文化大革命的方式审视自己的过去,中国人现在已经没有兴趣。”他说,“我也不过是作出某种调整,以适应当今的中国时代精神。”

时代周刊认为,在这种问心无愧的妥协之下,张艺谋拍摄了《英雄》,但是,这仍然是一种壮观的妥协――它再次证明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中领袖式梦想者。
(多维社 苏小蕙)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