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2003-01-09 13:03:14
来源:星星生活

读多伦多某报的“关于《发人深思的捐款新闻》”一文(下简称“发”文),惊讶该文作者文不对题,张冠李戴之余,还对该文不辩是非,不明事理痛心扼腕,更对某报可能气急败坏,误导读者而气愤。

原以为《星星生活》开了多伦多华人媒体之先河,率先做了有利于身处逆境的华人、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华人社区的公益事业,甚至波及大多地区的爱心事业、以及有利于媒体发展的多赢的新闻策划,应该受到正面的鼓励,善意的帮助和共同地为进一步推动社区爱心活动加强华人社区的凝聚而更上一层楼。不料,某媒体无端的指责,我从中感到文革之遗风,左派的气味,笔者也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归纳几点,一吐为快。

一、“发”文说到,“从《星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加中企业家协会策划的“行善”方案来看,该报已严重地违反了传播媒体应守的专业守则,整个策划方案的核心可用四个字来进行概括,那就是――虚假炒作。”

我是好生奇怪,如此严厉的指责,在“发”文中没有一点实质的证据出现。实际上,为什么“发”文的作者不去注意一下,捐款是实实在在的捐款,报道是实实在在的报道,策划是实实在在的策划,这样的不负责任地说“狠话”,没有根据的发难,倒是让人深感是这位作者自己在进行一个不仅是虚假的炒作,而且是一恶劣的炒作。

二、“发”文说到,“炒家双方则在这火爆中混水摸鱼,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在策划方案的第一章节中写的明明白白,那就是要”扩大知名度,并提高美誉度”。 ”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做了善事,做了好事,做了有利于公众的事情就不能“扩大知名度,并提高美誉度”吗?媒体有责任宣传社会的光明,鼓励正面的行为,这样的知名度、美誉度,我想,对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奉献的人来说是值得的,应该宣传鼓励发扬光大。

三、“发”文说到,“的确,有些富翁在发财之后也会行善,……他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的。 ”

是的,话是不错。问题在于,不是每一个富翁都会这么做。我们应该尊重任何富翁所选择的做法,但是,我们更尊重对社会做出直接回报,并且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候,在弱势人群最需要的时候做出回报的举动。“救人于危难之中”,这样的行为,这样的策划何罪之有?

四、“发”文中提到,此次新闻策划中的出现的一些与历史事件有关的争议问题,我想,任何一个认真严肃对待个人和团体声誉的人,都不应该在短短的几行字,或几篇未经考察认证的文章里做简单的结论。加拿大是法制的文明国家,我希望在这个文明的国家里,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加拿大这样的言论自由的国家也可以随便登报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像“抓辫子,带帽子”,“攻击一点,不及其余”的“大批判”的余风,可以休矣。

五、“发”文还写到“至于隆重推出的传媒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对方是它重要的广告大户……”。

这点,我想大家都会注意到媒体的广告不必多说。不过我也注意到,发表“发”文的这家中文媒体没有得到这位“广告大户”的广告,是否也是它用专版发表“发”文污蔑诽谤他人的原因呢?

六、“发”文中提到了“真正的善举”,还提到,相比之下,这份炒作方案中只不过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作秀。

好个“真正的善举”,是否捐款的多就是“真正的”的了,捐的少的就是“炒作”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比尔盖茨的四年捐款235亿美元的记录下,其他人都是在“炒作”了?真是岂有此理。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星星生活》的这次策划,捐款是不算多,但是,意义重大。它开创华人媒体之先河,把媒体和移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团体和移民生活结合起来了,表现了新闻策划的创造性、现实性、超前性和群体性。表现出《星星生活》对事关华人生活的关注已经成为条理分明、主题突出、立场坚定的具体行动。

中国民间流传着吴刚伐桂的故事。相传,汉朝西西河吴刚,学仙修道,前往月宫砍桂,要把桂树砍倒方能回来。月中那棵大桂树高五百丈,吴刚挥斧举起,被砍的树干又长合了。吴刚就一直砍下去。唐代曾几在《岩桂》诗中道:“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意思是说没有岩桂的浓香,怎能去慰藉像吴刚及其他的那些山中隐士呢?也正如近代的一位中国词人写到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我知道这不多的香浓,正是我们在加拿大平静文明生活的底气。愿星星生活将策划进行到底。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