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食物傀儡
2006-08-08 19:27:26
来源:星星生活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的饮食方式健康吗?我们这里说的可不是你每餐消耗的卡路里数或者你一天之内是否吃下了足够比重的蔬菜,而是食物对于你除了饱腹之外的其他含义。你的手曾不止一次地自动伸向饼干筒吗? 你曾经在焦虑时刻吞下数个冰淇淋吗?你曾经吃下整个PIZZA而几乎不知其味吗? …… 心理学家说当人处在焦虑、愤怒、孤独的情绪中时,食物都可能会很方便地成为了你的一样道具,而这很可能是你体重失控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原因。

食物是一面镜子――照照你是哪类食客?

1 情绪吃客
食客脸谱:一旦情绪不好,第一反应就是冲进厨房或者超市,看看能吃点什么。这些人总是习惯性地储备着爆米花、饼干之类的食物,仿佛需要用食物来填充自己的生活。通过食物平复心情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饮食哲学,也是他们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一部分。
这种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生理原因,研究人员在一项对食物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碳水化合物(比如糖和淀粉混合于土豆或点心中)能帮助人释放血液中的复合胺,这是一种能使人放松的荷尔蒙。吃对人情绪的安抚作用可谓简单快捷,因此很容易使人陷入对某种食物的依赖之中。
情绪吃客通常比其他人胖,并且需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精力维持体型。
心理潜台词:在情绪化食客的心中,自己是个需要被填满的袋子。内心的空虚感让他们一直需要用吃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在他们小时候,可能照看者习惯以食物来应对他们的任何不舒适,结果他们也学会以食物来安慰自己。
不做情绪牺牲品
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在接到上司电话后你第一时间冲到了附近的面包房,那么在你真正动手开始大吃大嚼之前有必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饿了吗?”如果是,那就大吃一顿吧。但如果不是,就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到处寻找吃的。烦闷?好,出去走走吧,或听听音乐,跳跳舞。压抑?给朋友打个电话聊聊。激动?就给自己煲一锅汤,小火慢炖,然后请个人过来一起分享。
检验一下自己的感觉是否真实
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食物本身在诱惑你,如果你在吃几口之后问问自己:“我现在满足了吗?”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就放下筷子吧。
其实你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还是忍不住要吃点什么的话,就尽量采取健康的搭配方法。全麦面包、谷物制品、酸奶、金枪鱼罐头或瘦牛肉可以帮人体释放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精力,缓解紧张情绪。另外适量吃点黑巧克力,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帮助改善情绪。

2 快餐食品的忠实粉丝
食客脸谱:喜欢味道浓烈且能迅速饱腹的“快食”,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在快餐店搞定。汉堡、匹萨、三明治、冰淇凌……这些典型的美式食物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是偶尔为之倒也无妨,但是看着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成群结队地等在柜台边,就为了能吃上一顿炸鸡翅喝上一杯冰可乐,我们禁不住要叹息:这些洋快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人只求速饱(没有时间好好地吃上一顿正经饭菜),而有的人就是喜欢那种独特的味觉刺激(舌头需要得到浓味制造的快感)。
心理潜台词: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目的性很强地解决所有问题,“吃”一样是他们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之一。
拒绝快餐垃圾
做个简单的交换
麦当劳的橘汁饮料可以用一个新鲜的橘子来取代;精致的白面包则可以换成粗麦黑面包;味道差不了很多,却健康了数倍。
改变一下食物比例
KFC的土豆泥盐分太高,不如醋溜土豆丝来得健康;西餐桌上那份味道和重量一样厚重的牛排可以用花椰菜来代替;红肉吃得越少,你对快餐食品的依赖情绪就会越低。
低脂策略
你喜欢茶歇的时候去办公楼下吃个冰淇凌,但其实酸奶比冰淇凌更健康。而在晚饭的饭桌上,生鲜蔬菜比炖熟的更健康,自炒的牛肉好过袋装的五香熏肉。
发挥厨房里的创造性
试着用谷类和豆类做主食能大大提高你的精力,当然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菜谱也是十分有趣的。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尝试一些新吃法也是很刺激很挑战的一件事。
边吃边负疚的体重焦虑者
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关于饮食的建议和推荐,但不幸的是美国人依旧越来越胖。数字显示,美国的肥胖人数从1980年的 47%上升到了现在的65%。研究人员感慨地说,过于强调瘦身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很多人因此而产生逆反情绪或有了放弃的态度。实际上,焦虑和挫败感只可能让人吃得更多,因为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对自己满意。

3 边吃边负疚的体重焦虑者
食客脸谱
减肥风靡了全世界,不管你是否情愿,你的腰围尺寸还是让你对自己的满意度造成了影响。对体型过分在意的结果是,你对食物生出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一盘食物摆在面前,没有了从前那种单纯向往和享受,取而代之的是担心、自责和焦虑等N多感受的复杂混合。边吃边负疚着,甚至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好,只一再地痛恨自己为什么又经不住诱惑。
然而焦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材和健康的呢?试想一下以下的场景,有一天晚上你就着牛肉喝了点儿红酒,已经对自己的身材十分不满的你懊丧地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该这样啊!因为我在减肥!”可如果有一天你吃了同样的食物,但坚持了自己的锻炼计划,你就会这样对自己说:“食物真美好,运动的感觉真棒,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这两种情绪完全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前者让你非但没有好好享受食物,还制造了负疚情绪,这其实是一种挫败感,而后者则是一种“双赢”的良性循环。
心理潜台词 :如果体重的升降已经给你的心情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你可能有点轻微的饮食障碍倾向了。边吃边负疚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外形要求很高,有完美主义倾向,而这背后却是较低的身体意象(对自己外形的主观感觉和评价过低)。
食物不是被用来恨自己的,我们需要热爱它
转移注意力
吃东西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而不是你的体形上。不要整天焦虑我要不要吃这块牛排?要不要喝那杯红酒?你只需看着食物,品着香味,尽情地享受美味就好了。享受过后对自己说,我吃得正好,我很满意,然后,适当运动。
多说感激之言
如果你又因为食物的问题心里嘀嘀咕咕,赶紧停止。告诉你自己:美食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享受,不是罪过。

4下意识的饕餮者
食客脸谱:吃下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一直在吃着。中午买回的饼干筒不到三点就见了底,而你并没有与任何人分享它们。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工作中的一把好手,常常不由自主地在吃饭时盘算着工作中的事情,而很少注意到吃了什么――我们的嘴不停地咀嚼,我们的手下意识地伸向这个那个,我们的意识则停留在明天的演示、该交的账单,以及孩子的成绩单……
心理潜台词:食物只是方便获得的一种安慰。这种人吃东西的时候往往心不在焉,是“没有活在当下”的一类人。他们容易被易获得的食物所诱惑,而不注重自己内在的感觉,如饱腹感以及食物的滋味。  找回吃的“ 简单快感”
让吃更享受
饭桌对于现代人来说,多少成为了一种媒介。很多事情要依靠饭桌上的谈判来完成。难怪人们在面对食物时完全走了神。其实享受食物本该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快感,是我们把很多额外的意义强加在它身上。吃饭就是吃饭,还记得小时父母的教导吗――嘴巴里不发出声音,关掉电视,停止看报或杂志之类的事情,埋头品味食物的美味。
饭桌新礼仪――真诚地赞美食物
如何让吃这件事更享受?真诚地赞美手中的食物就是让愉悦翻番的好办法。与家人朋友订个新规矩,吃饭时只许赞美食物,不说其他与吃饭无关的事。
尝试做饭的乐趣
亲力亲为能唤醒我们对食物的淳朴感情。尝试自己动手做一顿饭菜,从选购到烹饪,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你对食物的深厚情感。无意识的吃喝习惯渐渐会得到改善。
拒绝无意识的盲动
吃饭的时候,很多动作协调进行,看起来像是个多任务的连贯处理过程。当然,一口接一口地大嚼大咽是会让人愉悦,可是我们需要记得,我们只是在补充自己所需的营养,而决不是无意识的盲动。

5 借吃撒气的愤怒食客
食客脸谱:有的人一生气就会用大吃特吃来平复心情,吃成了化解愤怒的一个出口。
就像练瑜伽一样,一餐怡人美味一定是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的。但有的人常常在愤怒和紧张中吃完一顿饭,想象一下吧,孩子们在周围吵闹,狗正在撕咬你刚刚买回的沙发,电话和手机同时响起了恼人的铃声……
你觉得全世界似乎都在向你讨债,却没有人给你一点点关心。于是你把愤怒和失望转向食物,吃,成了你稳定情绪的救命稻草。
生气的时候通过吃喝来抚慰情绪的人最容易导致内伤。而且,吃是最不具建设性的疏解愤怒的方法。吃喝过后,问题一样存在,你一样需要拿出精力解决问题。而此时,你的肠胃已被一堆连你自己也记不得的东西胡乱塞满,你损失了最真实的乐趣和享受,带给你的可能是更深刻的愤怒。
心理潜台词 :愤怒的情绪用食物强行镇压下去,不给愤怒应得的出口,非常不健康。
愤怒不是错,但别委屈了食物
拯救晚餐时光
是该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些了,哪怕是安静地吃一顿晚餐也好。给自己一个小时做烹饪,布置好一张漂亮的餐桌,允许自己慢慢享用,之后悠闲地呆上5分钟。
饭前冥想
如果你还没有试过,不防尝试一下,一个人的时候静静感受食物的美好。夹起一根芹菜,细细观察,闻香入口,细嚼慢咽,注意缓缓咽下,深呼吸三次,然后再继续吃其他食物。你会发现很多平时没有领略过的细微口味。
找个人倾诉,吃永远不是最好的办法
忙碌的生活和白热化的竞争所带来的自我亏欠和失衡感是让我们怒火攻心的原因。遭遇不公的待遇当然需要发泄,但却需要正确的途径。恶性情绪也是一种力量,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发泄就只能导致自伤。不要再用食物做你的出气筒,让怒火燃烧到它该去的地方。

6 马虎应付一个人的晚餐者
食客脸谱:一个人的时候能对付就对付,能不吃就不吃?图方便,图省事,觉得一个人的晚餐,不值得大费周章,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
这其实是一个“我”与“他人”的重要性的问题。为什么你总让自己凑合?对自己的时候就“懒得”?你把自己排在第几位?你足够爱自己吗?还是你的存在更多是为了他人?回想一下,如果你张罗的每一顿丰盛晚餐都是为了别人,那么你很可能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潦草地应付自己。其实,简化不等于简单,一个人的晚餐可以做一些减法,但却是宠爱自己的好机会。即便是为自己熬一碗素粥也要用心准备,才是“我爱我”的具体表现。
心理潜台词 :典型的社会型食客,只有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感觉良好。这样的人往往自我价值感较低,认为自己“不值得”。
一个人的晚餐更值得花心思
纯粹的独享时光
不带任何公务目的的聚餐自然让人向往,但如果你只能独自用餐,也不能草草把自己填饱。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想象着过去某个美好的时刻,你忽然意识到,吃饭是件很享受的事。
不储藏方便食物
快食面之类可以即时入口的方便食品就是你总有理由敷衍自己的大敌。其实,你平日里总忙于应酬他人,难得一个人的晚餐更该好好犒劳自己。不需大费周章,例如用新鲜蔬菜熬一碗浓浓的菜粥或用新鲜橄榄油拌一份丰盛美味的蔬菜色拉都是一个人晚餐的好选择。
一个人的时间更从容
爱好油腻的老公不在家,喜欢辛辣的朋友不在场,你刚好可以准备一顿只为自己喜欢的饭菜。不在乎多少,不在乎形式,你有足够的时间,不需要额外的应酬。一个人的晚餐,可以百分百地用来宠爱自己。

吃客专家分析

1爱上咀嚼的快感
我身边好多女朋友都不喜欢吃水果,我倒是很喜欢。夏天的时候,一盘子水果端上桌没多长时间就被我吃光了。其实,我对水果口味倒不怎么感冒,主要是因为我很喜欢那种“咯吱咯吱”咀嚼的瞬间。让我想起小时候,冬天里妈妈洗一盆苹果端上来,我和哥哥抢着吃的样子。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专家建议:看来吃水果这件事已经与你童年时期的快乐情绪联系在一起了,这很好。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把生活中的某个普通事件与某种特定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唯一需要提醒你的是,水果虽然对健康有益,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水果普遍含糖量高,每天两个左右比较合适。

2 喜欢吃得结结实实
可能是北方人的缘故吧,我每餐必须要吃馒头、面包、米饭一类的主食。否则,吃再多东西都好像没吃饱一样。而且,我就是喜欢把自己吃得“结结实实”那种感觉。但有人跟我说主食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是真的吗?
专家建议:在我们的饮食金字塔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代表的主食仍旧占主要位置。我们的身体非常需要碳水化合物,而各类面食、米饭等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摄入主食的同时吃到足够的纤维(蔬菜)、脂肪(肉类)以及蛋白质(鱼、豆腐等)。这样,你的饮食结构才不失偏颇。

3 浓味爱好者
川菜、墨西哥菜、印度菜等等都是我的最爱。我猜可能是我的味蕾已经被长期刺激惯了,吃其他东西都觉得没味。感觉很不过瘾。
专家建议:人的味蕾确实会在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中退化。你可以慢慢尝试让自己淡下来。人在情绪焦躁的时候更容易选择味道浓烈的食物,如高辣高盐或者高糖的食物。留意一下,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或者情绪不太稳定?有意识地让自己尝试其他美食,例如清淡的苏杭菜、日本菜等等,你会慢慢捕捉到淡味的美好。

4 一日只一餐
做了多年的销售工作,我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奔波。为了节省时间我一天通常只吃一顿饭。这样我晚饭总是吃得很多,早晨和中午基本不吃饭。这是我多年的习惯,我知道不太常规,但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专家建议:你的饮食习惯确实很不好。白天在外工作时忍饥挨饿会让体内的血糖值降低,而晚餐的暴食又会让血糖骤增。这样人为制造的血糖波动最容易引起糖尿病。现在营养学家最提倡的少食多餐,就是为了避免血糖敏感的机会发生。快快改正坏习惯!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