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孟姜女(上)
2008-09-23 19:22:20
来源:星星生活

(孟姜女庙,传说孟姜女哭断的长城就在附近)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在中国的历史上果真有孟姜女这个人吗?她哭倒长城的故事难道真的发生过吗?

故事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防御外敌的入侵,下令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强征无数民夫前去服苦役。新郎范杞梁被征之后,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进长城墙内。他的妻子孟姜女背着做好的棉衣千里迢迢来寻找丈夫。当她得知丈夫已不在人世,便坐在城墙边大哭了三天三夜,八百里长城竟在哭声中倾刻倒塌,露出了丈夫的尸骸。孟姜女重新埋葬了丈夫,独自一人走到大海边,投入了万里海涛。

后来,人们在传说她投海处的山海关附近建起了姜女庙,海中的两块礁石也被后人形象地称为姜女坟,她的名字世世代代被流传了下来。

对这个传说故事的来历,我国学术界有着长期的研究,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综合这些研究的成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孟姜女以及哭长城的故事纯属民间传说,绝无其人其事。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个故事的产生并非偶然。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是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史书,它的取材范围包括王室档案、诸侯国史等,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那么,《左传》里对此是怎样说的呢?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庄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550年,庄公为报六年前平阳战役之仇,亲率大军远道偷袭晋国,因晋国有所防范,无功而返。回军途中,又顺路偷袭莒国,杞梁作为齐军先锋战死于莒国都城且于门下。

庄公回来,在临淄郊外遇见杞梁之妻,想就地祭吊杞梁。杞梁之妻不以为然,对庄公说道;“如果杞梁有罪,则不必祭吊,如果无罪,则他有家有室,我不能在郊外接受您的祭吊。”庄公认为她说得有道理,就前往她的家里举行了吊唁。

文章中记述的莒国城也就是现在山东省的莒县城,而临淄则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区,春秋时曾为齐国都城。

这就是《左传》所记载的所谓孟姜女生活原型杞梁妻的全部内容,从短短百余字的记述中,可以看出齐国将军杞梁的妻子是一位恪守礼法且有着一定身份的女子。然而,人们从这段记述里并没有发现孟姜女的影子,它与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根本不是一回事。

事实是,杞梁妻演变为孟姜女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顾颉刚先生之所以对孟姜女传说产生研究的兴趣,就是因为他十分惊讶于这个演变的过程。

根据顾颉刚先生以及我国众多民俗学大家多年的研究,答案基本一致:人物的转换就在于故事的流传中有人添枝加叶、捕风捉影。

庄公袭莒、杞梁战死是公元前550年的事,这在当时成为了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当然也常有文人把它写进自己的文章里。

过了二百年,到战国的中期,《礼记》中的《檀弓》一文所记曾子的话中也提到了这件事。曾子曰:“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t之。”

顾颉刚先生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中说道:这一段话较《左传》所记的没有什么大变动,只增加了“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一语。但这一语是极可注意的。它说明杞梁妻到郊外为的是迎柩,在迎柩的时候哭得很哀伤。《左传》上说的单是礼法,这书上就涂上感情的色彩了。这是很重要的一变,古今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三个字上演变出来的。

曾子的一句“哭之哀”,可能成了最早关于杞梁之妻哭夫的记载,在稍后的《孟子》一书里,又出现了“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这样的说法。使得我们知道杞梁妻是一位善哭的人,而当时的齐国人也都喜欢学她的哭调,成了一时的风气。

哭长城是孟姜女故事的核心内容,一个哭字,拉近了杞梁妻与孟姜女的距离,但至今仍未出现“哭城”和“哭倒城”的说法。所以说杞梁之妻的故事中心,在战国以前是不受郊t,在西汉以前是悲歌哀哭,直到西汉的后期,这个故事的核心终于有了意想不到的突破:崩城之说出现了。

第一个提到崩城的人是西汉后期的文学家刘向,他在其.《说苑》的《立节篇》中明确提到“哭城”的故事:“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e?”。

后来,刘向在其《善说篇.》中又一次记录了这位杞梁之妻,同样较为简略。可是到了他的《烈女传》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书中写到:齐庄公袭击莒国时,杞梁不幸阵亡。其妻无子,也无五属之亲,于是枕着丈夫的尸体在城下大哭,过路者无不为之酸鼻。哭了十日,城墙竟然为之崩塌,她因为无亲可投,也赴淄水而死。紧接着,刘向有诗颂道:

杞梁战死,其妻收桑。

齐庄道吊,避不敢当。

哭夫于城,城为之崩。

自以无亲,赴淄而薨

从以上演变的故事可以看出,刘向笔下的杞梁妻与《左传》中的杞梁妻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左传》中的杞梁妻可以视为历史的真实记载,而刘向笔下的杞梁妻却变成了文学形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关于杞梁妻故事的演变,越来越接近如今流传的孟姜女的故事,也可以说孟姜女故事的雏形已经显现。

从西汉末年刘向《烈女传》的问世,直到六朝末年,这段长达600多年的里头,这件故事的中心――崩城――并没有改变,这离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里头呢,杞梁夫妇仍旧是春秋时的齐国人,而并非战国以后的秦朝人,更没有提到秦始皇修长城和她(杞梁妻)哭长城的事。

然而,谁知到了唐朝,这个故事竟大变了!唐朝末年诗僧贯休的一首《杞梁妻》真可谓改朝换代、石破天惊了!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顾颉刚先生认为,最早称得上记载一个故事的应是唐代的《同贤记》,但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原本了。倒是在唐玄宗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的抄本《雕玉集》中,转录了《同贤记》中的有关记载。

由书中的记载,我们得知,秦始皇时,有一位名叫孟仲姿的女子在自家后花园水池洗澡,恰被逃避劳役的燕人杞良瞧见了玉体。按照封建礼节,不能再嫁别的男人,这位大小姐只好自请与其结为夫妻。以后所发生的故事就和现在的传说基本一致了。

那么,杞梁妻怎么就能变成孟姜女了呢?

1925年1月11日,远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语音学的刘半农写信给顾颉刚先生,信中说道:“在《歌谣》六十九号中看见你的《孟姜女》一文的前半篇,真教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用第一等史学家的眼光与手段来研究这故事;这故事是二千五百年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你那文章也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刘半农随信复上了他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写本中,抄到的几首唐末的小唱,其中有唱词写到: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山便不归。

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顾颉刚在以后的文章里说道:半农的这封信使我狂喜,他把宋以前的小唱从海外找了出来!自此之后,“孟姜女”这一名称便永远坐实了。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给她定名为孟姜女呢。

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山东省已故的徐北文先生,多年从事齐长城和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他在《齐长城与孟姜女的故事》一文中,对此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这是《诗经》中的两句话。宋代理学家朱熹注释道;“孟,长也,姜,齐女。”通俗地说,孟姜,按先秦的女子称呼,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因为最初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因此“姜”姓也就成了国姓,同族之后的后代统统姓姜。“孟’这个字是排行的称谓,老大称“孟”或“伯”,孟姜就是大姜,按现代的习惯称呼就是“姜大姑娘”。

顾颉刚先生在他的文章里也分析道:孟姜必定是齐国年轻貌美女子的代称,在当时齐国的贵族中,必定有一个名叫“孟姜”的女子,生得十分美丽,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名震全国。因为她美丽的名气太大了,私名就慢慢变为通名,凡是美女即称她为“孟姜”,不必再加形容,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正如“西施”本是一个私名,但因为美丽,足以做一切美女的代号,这二字就变成美女的通名了。

历史故事的演化有时真的是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啼笑皆非。就拿孟姜女来说吧,她的名子是由一个无名无姓的杞梁妻演变出来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作为她的丈夫、原本有名有姓的齐国大将军杞梁却在故事演变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了。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看了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转变的文章后,给顾先生书信一封,就杞梁姓名的递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还非常形象地画了一个表,从这个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变化的基本规律。

在杞字递变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杞”和“犯”属于形似,“犯”与“范”则为同音之误,而“范”和“万”是方言化的产物;在杞梁姓名递变表中,可以看出杞梁在不同历史时代都有不同的称呼,而名字的变化都源于明显的谐音,比如“杞”与“喜”,“梁”与“良”等等。

尽管名字被变得五花八门,但杞梁却是孟姜女传说故事得以演变的万源之源,可以说,没有他的战死也就没有杞梁妻的哭夫,就更没有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了。

杞梁战死之后,他的遗体被运回齐国,埋葬在临淄城的郊外。据《临淄县志》记载:杞梁墓在临淄城东1、5公里的郎家庄附近。然而,墓的封土却在1967年整地时被推平了。

2006年,临淄区文物部门根据县志所标明的方位,在郎家庄以东找到了杞梁墓的确切位置。目前,临淄区文物局已经完成了修复杞梁墓、新建姜女祠的规划,不久即可动工。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杞梁墓被找到之前,在鲁南古城莒县,一件与杞梁当年战死有关的发现,也给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据《左传》记载,杞梁于公元前550年齐庄公率军攻打莒国时战死在莒国城且于门下。莒县博物馆的老馆长苏兆庆,小时候在城墙的西北角还真看到过且于门故址碑,那块石碑不是很大,就立在古城墙边,但后来就去向不明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有同事跑来告诉他:一位老乡发现了那块石碑的下落。

在城墙附近的一个菜园里,他们找到了这块碑。因为石碑被用来砌了井口,向外的一端在井绳长期的磨擦下,已变成了圆弧型,石碑有字的一面是朝下的,所以很难被发现。当他们慢慢擦去石碑上的泥土,“且于门故址”五个大字果然渐渐显露了出来!激动万分的老馆长把它当成了宝贝,珍藏在莒县博物馆里。

“且于门故址”碑的发现,对杞梁战死之事,无疑又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至此,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演变的过程已非常明了,人们看到了故事由点滴到完整、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转化的轨迹,知道了孟姜女名字的由来。然而,故事的演变自然会让人生出又一个疑问,也就是为什么会由杞梁妻郊吊亡夫的简单事由转化成孟姜女哭长城的复杂情节呢?

杞梁妻哭崩长城的最初的记载,是唐代。可是唐朝并不修长城,那么唐代这个传说已经成型了,这证明在唐朝之前这个传说有一个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而唐朝之前的这几个朝代,隋朝、隋朝之前的北齐、北周,再往前北魏,大规模修长城,人民忍受不了这种繁重的劳役之苦,也把心中的不满给发泄出来,于是乎,就在汉代杞梁妻哭夫崩城,这个城,是都城,在这个基础上,就演绎出了哭倒长城的传说。

从哭都城到哭长城,是根据人们的精神需要而逐步演变的,故事的主题思想也有了明显的反暴政、反徭役的倾向。然而,有那么多朝代修长城,为什么单单把它放到秦朝呢?

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保自家安全,纷纷在边境上修筑长城,像齐国、赵国、燕国、秦国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秦朝刚一建立,秦始皇为确保统一之后的中国抵御`北方之敌的入侵,下令在北部边境修建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南部的洮河边,东到辽东,也就是山海关,绵延上万里,工程十分浩大。修筑这座长城,用了整整5年时间,征调的民覆患破涫。从这以后,又有多少个朝代续修长城,全国性的横征暴敛,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在怒火难平的情况下,必然要通过一个载体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恰巧原来就有的`杞梁妻哭城、哭崩城的的传说,与人们的这种情绪得到了强有力的碰撞,这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了。

顾颉刚先生关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转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致力于民俗学研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学者。

然而,有一个问题,也是至今人们仍在争论的问题,却时常给研究学者们带来困惑,这个争论其实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情节,这就是“哭城”。也就是说,孟姜女究竟哭的是什么城?是城还是长城?假如是城,那是哪里的城?假若是长城,又究竟是哪个长城呢?

1925年5月28日,继《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发表半年之后,顾颉刚先生又在当时的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杞梁妻哭崩的城》一文。

杞梁妻哭崩城的说法,是在汉代刘向的《烈女传》中第一次出现的,然而,刘向所说的杞梁妻枕着丈夫的尸体在城下而哭,但并没有说是哪个城,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么,刘向笔下的这个城究竟应在何处呢?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