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出血,投资者该怎么办?
2008-10-02 16:38:51
来源:星星生活

华尔街消亡了。无论它是自杀还是谋杀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已运转了75年的华尔街已在几周时间里香消玉陨。而眼睁睁目睹这一惨景的各地投资者心灵遭受到极大创伤。

华尔街日报刊文说,华尔街的多米诺骨牌击倒了视线所及的每样东西:或大或小的美国股票,金融领域业内业外;外国股票;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从前一片繁荣的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甚至近期小有上涨的金价眼下也较今年早些时候的高点下跌了10%。甚至连现金也不安全了,货币市场基金也很少能摆脱与银行的“干系”。

在所有倒下的骨牌中,对人们心理打击最严重的是最后一项,那就是多样化投资这个概念本身。

最常见的抱怨是这样的:“我的每项投资都赔钱了。”如果你也有此感觉,那么你肯定不是在想像。据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的数据,所有现存的共同基金中,有91%今年至今是亏损的。让我们拿2001年的情况做个对比,那年发生了安然公司(Enron)倒闭、互联网类股持续大跌和“911”恐怖袭击事件,但就在那一年,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金设法实现了盈利。

这一次事情会糟到什么地步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不至因为华尔街的崩溃而跟着倒下呢?

让我们看看近来人们谈论的一些看法:“我们将再次步入一场大萧条。”众议院周一否决救助计划之后,有关大萧条的说法似乎第一次有了可能。但我并不认为大萧条有可能发生,原因有二:

首先,如果花些时间仔细研究一下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紧随其后的大萧条,你会发现,当时最突出的一点是没有人对灾难发出警告。即使是被后人称为“崩盘预言家”的经济学家巴比森(Roger Babson)也没这么做。他当时预测股市将下跌15%-20%,但决不是后来发生的大灾难。那场大萧条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担心会发生萧条,而不是像今天我们有很多人担心会发生这种事。

其次,大萧条和1873年的大恐慌均发生在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大力发展作为“最终借款人”角色之前。1873年后,随着铁路建设热潮席卷全美、随后泡沫破灭,企业和消费者都急需资金。但当时人们除了等待时间的流逝之外无计可施。直到1913年才成立了Fed。到1929年股市崩盘的时候,Fed还很弱小,数年后,联邦政府才有能力向经济领域注入大量资金。1873年的那场恐慌引发了后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

然而,如今的形势完全不同,Fed的决心无可质疑,同样不容置疑的还有财政部尽一切努力提高资金来帮助美国经济重整旗鼓的意愿。而且,美国非金融类企业帐面上的现金接有近1万亿美元。即使华尔街倒下了,创新却不会消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新的富有智慧的金融中介机构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找到办法让那些现金再次流动起来。很难想像有那么多的资金在等待找到用武之地的时候会发生大萧条。

“多样化已寿终正寝。”有句老话说,在一个下降的市场上,唯一上升的是各种关联,也就是各种资产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比如美国和外国的市场,股票和债券,大宗商品和房地产。正常情况下,当一种资产价格走势发生急变时,另一种资产的价格走势则会向另一个方向变化。但在熊市时,它们的走向会趋同,在极端熊市时,它们甚至会亦步亦趋。

纽约金融区街头而这也正是目前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无限期持续,因为这从未发生过。虽然投资多样化不会一直有效,但在一个时间段内还是有效的。如果筹措一点现金能让你避免陷入极度恐慌,那这么做也没有什么错。对退休人士尤其如此。你可以小幅度地逐渐减少你的股票仓位,比如每次1%,不要试图一卖了之。给自己设定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否则,当股市无可避免地开始复苏的时候,你将错过机会。

“投资者最怕不确定。”没错,现实就是这么严酷。不确定性是所有投资者都曾遇到且还会遇到的情况,从古代美索布达米亚人开始交易大麦和芝麻开始,到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一笔交易结束,都会伴随不确定性。

如果人们确切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么谁还会在今天参与另一方的交易呢?

眼下金融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并不比它过去更大,实际上,它比2007年夏天时的不确定性要小得多。当时,道琼斯指数升到了14000点以上,未来似乎一片光明,根本没有人预测到现在降临到金融体系头上的这场灾难。当时我们的幻想是未来肯定会是天空一片湛蓝,而今天的幻想则是当初我们都知道要发生更大的灾难。

唯一真正确定的是,事情总会有意外。

近来,可能你在担心发生负面意外方面花费的时间超过了担心正面意外。但我们可能因油价进一步下跌、低利率等等变动而感到正面意外,当然,还有说不清的其他一些没人能预料的可能性。

不论救助计划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为求逃生而贸然行动。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