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记忆:阿尔萨斯和都德的《最后一课》
2008-12-03 23:13:1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罗玉凯)记得以前曾去过法国东部阿尔萨斯省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欧盟议会所在地。她是座充满独特中世纪风味的典雅城市,奇怪的是:那里的城市建筑风格是德意志的,吃的是地道的德国饭菜,耳闻乡音也是德语。才想起这就是 ―阿尔萨斯,小学学过的都德《最后一课》描写过的地方。

阿尔萨斯(法语:Region Alsace,德语:Elsass)是法国东部一个省的名称。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面积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万(1982)。

在17世纪以前,阿尔萨斯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 。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阿尔萨斯与德国的莱茵-普法尔茨州、巴登符腾堡州,以及瑞士的巴塞尔城市半州、巴塞尔乡村半州及索洛图恩州相接壤。拥有八千二百八十平方公里面积的阿尔萨斯是法国本土上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现在的阿尔萨斯,南北长约一百九十公里,东西仅长五十公里。阿尔萨斯东部以莱茵河为界,西部则有延绵的弗杰山脉为限。阿尔萨斯北部的边界地带是比安森林和普法尔茨森林。

都德《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最后一课》写于 1873年。法国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 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不过,到了今天,不要说普法战争,就是二战那一页,也早已翻过去了。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如今是欧盟议会所在地。经受了德国和法国的百年之争,这座充满独特中世纪风味的典雅城市,转化为欧洲和平团结的新象征。这里的人讲法语,也会说德语,他们在学校还学习英语。在挂着法文招牌的餐馆里,吃着地道的德国香肠与城里居民聊天,连付帐都用 欧元了。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