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在金融危机中大放异彩(下)
2009-11-03 22:03:39
来源:星星生活

“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创立的凯恩斯主义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又再次大放异彩。凯恩斯主义在1929年的经济严重衰退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强调了由于市场的资源配置调节失灵,政府需要弥补市场的不足,通过“部分校正”来挽救经济颓势。而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危机”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滞胀”问题,彻底暴露出“正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加之,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在理论上的批判,到70年代,正统凯恩斯主义结束了它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

凯恩斯革命本来就是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所以又有“危机经济学”或“萧条经济学”的性质。因此,这次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全球市场信心不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再放光芒是不足为奇的。在新凯恩斯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做法是理所当然的。例如,著名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认为,“我们要以不惜一切代价扭转形势的精神来应对当前的危机,如果我们做得还不够,那就加大力度,改变方法,直到信贷开始流动,实体经济开始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克鲁格曼所提出的金融体系国有化只是暂时性措施,“一旦形势转危为安,就必须立即对金融体系实施再私有化”。这也表现了克鲁格曼与凯恩斯传统的一致观点–政府干预仍然是建立在自由市场制度之上的调整。

所以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主义并不是“万金油”,只是在危机到来时可以一显身手,只是特定经济条件和历史环境的理论指导。如果在经济体系内部运作良好,各部门和机构能协调发展时,凯恩斯主义应当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凯恩斯主义适用的前提是金融大海啸背景下的经济严重衰退。不能将其一直奉为神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凯恩斯主义在次贷危机下被推到历史的浪尖,的确有其适用性,但当经济慢慢从泥潭中走出来时,凯恩斯主义也许就该退居二线了。也许没有任何一种主义能一成不变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新自由主义在这场金融大海啸中黯然谢幕,但它还将重登历史舞台,毕竟新自由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根基。

或许在凯恩斯主义将美国从危机的沼泽中解救出来后,新自由主义还将从凯恩斯主义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引导美国的发展,可能最难的是政府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如果政府放松管制,就会导致人们的投机行为愈演愈烈,使得在贪婪的心理和利益驱动下,投资者会不择手段地在市场中大获其利。如果管得太死,则市场失去活力,金融创新将举步维艰,人们也就不能再创造出新的市场亮点。因此,适度是对政府最大的要求,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论的深刻含义。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您的决策建议,不对您的决策结果负责。

(作者:谢亭恺William Xie,R金金融总裁,加拿大证唤鹑谠菏FCSI,国际认证特许金融规划师 CFP,财富金融管理师FMA,南京大学MBA,电话416-806-7768,Email:[email protected],博客http://blog.51.ca/u-8888)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