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死引发的思考
2009-11-11 20:24:5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米)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归国博士自杀的新闻,心里颇感沉重。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在回国工作才几个月就跳楼轻生,令人扼腕痛惜。

自杀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现代人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压力之下,而人对生活的期望值却呈现上升的趋势,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越大,失望值越高,人所受的打击越大。

现代人患忧郁症的几率加大,一方面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是个人因素。一般来说,书读的越多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总希望自己事业有成,而会读书的人不一定善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特别是以前生活总是一帆风顺的人,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承受失败的能力往往比较脆弱。

社会是复杂的,事实是无情的,人只有适应这个社会才能生存。在中国出生的人移居到外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同样,在国外生活了多年的人返回祖国,可能也不太容易很快就适应国内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环境。

大多数出国留下来的人,已适应了别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环境,陆续安家立业过日子。在国外,人生地不熟,个人的空间大,很少有外人过问你的生活,更不用说干涉,连询问年龄和工资都是忌讳的,又有谁会在乎你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

回国就不一样了,亲朋好友对你的一切刨根问底,连你穿开裆裤时的笑话都记忆犹新。人们把你抬举得越高,你自己把事业和成就看得越重,心里的压力就越大,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得不到缓解,势必压碎一颗脆弱的心。心碎则万念俱灰,就有不能承受心灵重荷的人选择自杀作为了断。

在国外,博士打累脖工没有人会关注,在国内,博士去卖肉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社会价值观,更是新闻媒体推波助澜的结果。

博士打累脖工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这里心态好很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干什么活就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这样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出国留学的人大多是同龄人中的学习佼佼者,傲人的成绩是他们引以为豪的资本,但是,毕业后,每个人都得回到社会这个更牛的大学校去经风雨见世面。从小学到大学,从高中到博士,整个教育布局呈金子塔结构,越往上行人越少,而从金子塔尖走出来的人,就业的局限性最大,可以高攀,很难低就。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又不能委屈求全,他们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轻则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重则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个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在校园里不能确认自己以后的工作领域,走出学校后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就需要好好自我反省,自我调整。

行文至此,我想起“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来,如果当年韩信不能忍受地痞无赖的挑衅,中国历史上很可能就少了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英雄。韩信因为志存高远,所以能够忍辱负重,有着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宽怀大略。

海外华人对生育自己的祖国有着复杂的感情,离开祖国,并不是因为不爱,距离是不能割断爱的情感的,爱反而会因为时空的超越变得更加厚重凝炼。好像一个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无处申诉的时候,就会想到回家去,想象中,家中的母亲永远都会向自己的孩子张开温暖的双手。

出国的人都面临两种选择:是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决定,无论是去是留,都必须适应你所生存的这个社会。每个社会,每种制度皆有不尽人意之处,或者改变或者适应,如果你没有改变的能力,就只好培养适应的能力。

没有能力改变,所以我们选择离开,去适应另一个陌生的社会,这大概是移民的缘由之一。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也不缺人才。放眼五大洲,哪里没有华人的足迹和贡献?

出国不易,回国也难。那首“故乡的云”,此时听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曾经的豪情万丈不在,如今的行囊空空依旧。祖国,归与不归,一直是游子心中难解的千千结。

人总是往高处走,当海外学子选择一条回归之路,也是抱着一种向上的精神,期望能够报效祖国,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涂博士正是抱着这样一种理念接受国内的聘用,回国任教。不幸的是他的理想很快破灭,更不幸的是他选择轻生作为解决的办法。

一条年轻生命的付出能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位海外归国博士生命的代价到底有多沉有多重?

善待生命吧,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间不公平之理谁来评判?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