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知青生活花絮(3)
2010-02-10 10:30:1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海齐)山风吹过,溪水流走,但三十几年前那段艰辛生活的履迹仍经常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那是曾经的岁月带给我们一代知青永远难以挥去的生活印记。(文接上期)

**最寡言的猎手石老蔫

石老蔫的大名叫石金夺,是坐地户知青,后来分配到我们班组工作。石老蔫干活比较杀楞,他的锯和斧头磨得飞快,所以放树比谁都麻溜。他干活时总是寡言少语的,套用一句东北话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主。但他做什么事情都愿意瞎鼓弄,有一手下套子的绝活。

小兴安岭冬季白雪皑皑,那是石老蔫下套子的最好时机。有时我们刚刚收工,石老蔫就?得没影了,准是遛套子去了。

“棒打?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北大荒非常著名的民谣,形象地表现了北大荒丰富的物产。

下套子是猎手获取猎物的一种手段。就是根据野兽的大小和生活习性,用各种规格的铁丝钢丝做成套子,下在猎物的必经之处,单等它来自投罗网。那时候下的最多的是?子套,野猪套,兔子套。野兔,?子和野猪都有巡回行走的习性,常常是走过的主路线没有惊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因而就给了猎手下套留下可乘之机。

下套子最关键的要点是隐蔽。好的猎手要千方百意在隐蔽上下功夫。一般要先选择一棵小树,把套子栓好,找好高度大小固定,再用树枝,草叶,茅草把套子伪装起来,做得天衣无缝,不露丝毫。如果是套野猪,还要事先把套子在火上燎过,以消除猎人留下的气味才行。因为那野猪的嗅觉特灵敏,而且常常把套子给扯跑了。

有播种就有收获,猎手最高兴是遛套子的时候,一个冬天下来,石老蔫总能弄到十几只野兔子,运气好了还能弄到一两只?子。石老蔫领我去遛过他下的套子。其实遛套子是件很辛苦的事,不知要翻多少道山岭,穿越多少雪谷,而且白跑的事情经常发生。但你去晚了,有时还会被别的猎手遛走了。如果遛的不及时,也会让乌鸦老鸹们白拣便宜。

**最玩命的出工活

林区最玩命的出工活是抬“蘑菇头”。搬运木头是山里最主要、最常见的人工劳动。在林区人们把抬木头称为抬“蘑菇头”。

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其说法不一:有人说抬木头工人常年累月劳动,在脖子后磨出了一块蘑菇头状的肉疙瘩,所以把木头称为抬“蘑菇头”;也有人说抬木头是在磨骨头,“蘑菇头”是磨骨头的谐音。

抬“蘑菇头”是山里最较劲的活,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事大小。

抬“蘑菇头”要根据木头的长短和粗细来决定人手,稍细一点的木头需4人抬,粗一点的需6个人,再粗一点的则需8个人,每两人一根木杠,挂上卡钩,听领班的号令。

抬木头有抬木头的号子,为了使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每种号子都根据具体要求,形成固定的节奏和旋律。如果搬运的木头较轻,那号子唱起来就轻松明快;如果搬运的木头十分沉重,号子的节奏就慢下来,唱词的也简单许多,抬杠子的人通过号子来调整呼吸并且互相鼓劲。如“蘑菇头号”总是开头就唱“”哈腰挂呀、嘿;蹲腿个哈腰、嘿;卡勾个挂住、嘿;挺起个腰来、呼嘿;嘿哟,嘿哟。”

抬一根木头要靠着众人共同的努力,容不得任何一个人藏奸耍滑。如果有人耍滑或走神就会发生重大事故,林区人们戏称这种事故为“干面条”。几千斤重的圆木要是把大活人干了面条,那可是性命关天的事情。

知青们平时在一起嘻嘻哈哈,磕磕碰碰,吵个架红个脸的事情经常发生,但到了抬木头时就必须一条心,在一个号令下行动一致,一条杠子下的所有恩恩怨怨都要烟消云散。

我们连队里最有力气抬“蘑菇头”的是南岔知青王云集,他脖子后的肉疙瘩比我们谁的都大。这个王云集吃饭时抬杠子的本领也最大,是一条拔?眼子的?牛。在这些重体力劳动中,女知青也不甘落后,铁姑娘唐淑琴是方圆几十里闻名的劳动能手,许多男知青都是她手下的败将。

**最招希罕的野生嘟柿

我下乡的林场盛产许多野山果,如草莓,山丁子,山里红,山梨,山葡萄,山樱桃,山茄子果,灯笼果,稠李子,狗枣子,枸杞子,五味子,黑加仑果,刺五加果等,这些野山果从初夏到晚秋可以接碴儿地吃。但最招希罕的是野生嘟柿,大人小孩都喜欢。

野生嘟柿的学名叫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果实呈蓝色,并披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果味酸甜独特,营养价值极高,是罕见的珍稀野果。但嘟柿秧也不是漫山遍野的生长,它专长在高岗中的洼子里的塔头墩子边上。那嘟柿秧也就二尺来高,算是小灌木,果子比葡萄小点,比樱桃大点。

每年到了八九月份是嘟柿收获的季节。旺盛的嘟柿秧上硕果累累,园溜溜的浆果在没有熟透时吃起来很酸,等熟透时果实变成了深紫色,并布满一层灰白色的霜。因为有那层护身的灰白霜,甜津津的嘟柿特别好吃。

熟透的嘟柿会吃醉人的,这地球上喜欢吃酒的动物一类是人,另一类就算是黑熊了。山里人讲起熊瞎子吃嘟柿的传说是最有劲儿。熊瞎子见了嘟柿就等于见到了酒,不倒下不停嘴。要是公熊还行,醉了就睡。可母熊就坏菜了,母熊得奶小崽子呀,这小崽子吃了母熊的奶水,便一个个动弹不了,仿佛死了一样。这老母熊拱拱这个不动;拱拱那个不动,就会一个个叼进河里水葬了。

秋天收工以后,我们经常在下班的路上蹿到塔头墩子里撒眸撒眸,弄个三瓜俩枣的磨磨牙,但吃完嘟柿后嘴和舌头上都会染上紫红色,好几天也下不去。嘟柿也不能吃得太多,要不然第二天牙就完了,连馒头都咬不动。可我们总是吃了嘟柿忘了牙,不吃晕糊不罢休。

**最悬乎的扒车行为

岩石是小兴安岭林区汤林铁路线上的工区小站,停车仅一分钟。从伊春市区到岩石大约150多公里的铁路,每天仅有两趟旅客列车,一趟停车,一趟不停车。我通常是一个月回家一次,待一两天就返回,最长一次在知青点待了3个多月。

我们知青点从南岔来下乡的知青较多,也有十几名本地知青。从南岔到岩石约20公里左右,每天早上一趟车,晚上一趟车。南开的车和北开的列车经常晚点,赶不上车回家的知青}能扒车。当然扒车也是逃票的另类方式了,这对当年下乡的知青来说是比较时髦的行为。

春夏秋扒车对我们男知青来说是小菜一碟,根本没有抓瞎的时候,但到冬天扒车就很难说了,76年初冬我们几人回家没赶上车,正好一列货车经过就扒车而上。
那是一列拉煤炭的车。我们坐在煤堆上,开始还不觉寒冷,车速一起来就冷得要命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待我们到伊春下车时,手脚都冻僵了。后来听说有冻死的,一阵阵后怕。

我的好友范胜江在一次年根儿赶回南岔探望急病中的父亲,人多上不去车,就把自己挂在列车的门口处,若不是火车司机及时了望,并紧急停车,他差点去向山神爷报到了。

范的命真大,但同我们在一起劳动的伙伴却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了,接父亲班当一名火车司炉的秦佰双在一次挂车中失手丢失了性命。我和其他知青还拿过南岔铁路工务段签发的职工票去过佳木斯和省城哈尔滨,那时候在车厢中拥挤不堪的人堆里站上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大雪无痕,往事并不如烟,当年扒车的情景就像我们南岔水解厂刚出槽的第一锅原浆白酒,喝在嘴里辣烈无比,回味起来却绵延悠长。

**最抢眼的山村电影

对70年代下乡的知青来说,露天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与新鲜,还揉杂着青春时期男女知青们骚动的情感,许多谈恋爱的知青就是从抢占最佳观看电影位置开始的。那年月偏远山村的娱乐活动较少,露天电影便成为知青们收工后难得的精神会餐,也成为乡下孩子们的欢乐节日。

说起来露天电影的陈设极为简单,在一块宽敞的大草坪上,埋上两根树杆子,从远远的房屋里拉出长长的电线,挂上亮度很高的灯泡。几张桌子架在一起,拉上银幕就可以看电影了。

比我早下乡几个月的中学好友刘生的母亲在市文化局工作,因他的关系我们知青点在很早就有两台胶片放映机,生也非常自然地成为知青点的电影放映员,并轮流到所内的几个知青连队进行巡回播放。那时电影是当时最“时髦”的事物,能在山村里看上播放的露天电影也是小山村的一件大事。

那时放的电影都是露天电影多是一些老片子,像《战火中的青春》、《东进序曲》、《小兵张嘎》、《地道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我们偶尔还能看到市里刚刚播放的新片,如《闪闪的红星》、《青松岭》、现代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日本电影《追捕》等。

露天电影和现代的城里影院相比,自有一番别样风味。黑魃魃的群山环绕四周,草地里夏虫鸣叫,天上的星星点点闪耀,人们随着电影的剧情起伏拨动而沉浸其中。记得有几次来晚了,没有抢占好的地理位置,便爬在银幕的对面草地上,对着模模糊糊的银幕反面有滋有味地看电影。

露天电影不仅丰富了我们知青单调乏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露天电影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象征,在那段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一部部电影便成为我们精神的粮食。

**最时髦的学习小组

70年代的中国经历一段特殊的历程,其开篇口号是“满怀革命豪情迎接伟大的70年代”,我下乡的几年生活弥漫着浓厚的政治斗争硝烟。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重新评论《水浒》都是那个年代的重要运动。

记得下乡不久,我们全体共青团员在所团总支的引导下开始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的著名文章《小靳庄十件新事》、《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顶风前进》等文章,并自发地成立了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我也成为小组中的一名学习积极分子,我们反覆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并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和日记。有时还到附近哈铁五七干校向那里的老知识分子取经。

我们学习小靳庄十件新事的情况被报道后,伊春市团委组织许多基层团支部到我们所参观学习。我们还推选出陈桂芬,王香本等几名积极分子去其他知青点巡回讲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年代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的东西渗入到内心的最深出,无论经历多少的沧桑也难以荡涤掉,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也难以挥去,甚至是有意和无意的忘却都难以丢失。摘录一段当年知青书写的日记,借以反映那个特定年代中的特定精神风貌。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光辉著作发表三十六周年。我重温了这篇光辉著作,回顾下乡来的战斗生活,使我深深感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条金光大道。轻视农业劳动,看不起农民,这是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这种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铲除得了的,需要长期作战。因此与剥削阶级的陈腐观念作斗争,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狠批旧观念,和旧观念彻底决裂。”(一九七五年五月四日)

**最牛气的山野诗歌

作为学习小靳庄的先进集体,我们知青点也经常举办赛诗会,各班排互相交流比赛。写诗,朗诵诗也变成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的一股潮流。

我们知青点有点小名气的诗歌写手叫王燕,他总是背着黑五类沉重的家庭包袱参加我们的活动。王燕十分喜欢吟咏古典诗词,他作的词奔放豪迈,很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风韵。一本《唐诗三百首》很自然地成为我们之间的谈论话题。

山上的劳动是艰苦的,也是枯燥的。为了缓解那每天难熬的劳动生活,给贫乏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我们就一边干活,一边背诵诗词语录,将记住的诗词一遍遍地朗诵过,休息时我们还经常比赛背诵毛主席诗词,看谁有说上句,接下句的能耐。

生命的每一个脚步都留下了平凡的足迹,我们青春的激情都埋藏在这段无法言明的岁月里。抄录笔者当年的小诗,追寻那年那月那人精神和情感的寄托。

象一条白色的线/摇摇曳曳地从插入云霄的峰顶飘散/象浮动草上的蛇/弯弯曲曲地沿着波折的山涧跳跃/你漫过连绵不绝的山岗/你穿过塔头蔓生的沼泽/你一路欢快地歌唱/携着跳荡的音符流入大河/去江河,去海洋/你呼唤无数着的同伴告别故乡/把注入躯体的生命之花送入远方/遥远的远方。《小溪》

在上山下乡插队的岁月里,知青们自己写的诗歌可以上黑板报,上广播站,时髦的诗歌还会被反覆播送。虽然多是标语口号式的,但却反映了悠悠岁月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接受工农再教育/战天斗地破私心/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红心。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知青以无比的热情,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但是命运却无情地嘲笑了我们,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上山下乡已经改写了我们人生轨迹。留给历史的悲剧是一段失去记忆的岁月烟云、留给历史的探索是热血青春凝铸的精神光芒。

(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