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己的天空
2010-06-21 19:10:45
来源:星星生活

【小故事】

Stephen,12年级,爸爸是在上海执业的中医师,妈妈是香港人。四年前,Stephen以国际学生的身分,从香港至多伦多就读某私立高中九年级,妈妈和妹妹也一同住在多伦多。Stephen在香港一直都念男校,从小成绩优异,总是名列前茅。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下,养成他以成绩来评定自我,过度注重单一价值的态度。同时其自我洞察力也较为不足;对未来生涯发展的方向也不确定。

虽然爸爸妈妈并没有特别要求,但Stephen在多伦多高中的激烈竞争下,一心只想申请医学院。然而因为过度担心他一、二年级的成绩表现影响申请结果,Stephen开始失眠,并且产生严重的学习焦虑,成绩因此下滑。此外,只专注在课业上的Stephen,个性内向,总是散发着桀骜不驯的气息,和学校同学、老师的关系都非常不好。他常常压抑情绪,直到超过负荷时才大爆发,往往不能控制自己,和老师顶嘴、和同学发生激烈的冲突。今年初,Stephen拿到一所有名大学的奖学金,申请到医学系预科;然而,他却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心理诊断】

有自恋的强迫性人格特质、失眠症、忧郁症。

【治疗过程】

心理治疗师帮助Stephen做人格和生涯规划测验,发现Stephen追求完美,自尊心强、自我要求过高,情绪管理与人际技巧非常弱。因此,Stephen比较适合做研究者或学者类型的工作,例如药剂学或生物科技的研究员。反之,他非常不适合做专业的医疗工作,因为他的压力管理能力和人际相处技巧恐怕无法适应医学院的环境。譬如,当实习医生时,他可能无法“忍受”教授的批评和严格的指导;服务病人时,Stephen的热诚也可能稍嫌不足。

事实上,从事医疗工作的人,不能太自恋、太自我中心,因为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组成的人除医生本人以外,还包括病人、护士、社工、检验人员、行政人员、药剂师,甚或必须与其他医生共同会诊,讨论病情……其角色必须具备足够的协调能力,和同整能力才能完成治疗。Stephen想念医学系,并非因性向符合,而是想追求时下职业的流行,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当一个医生;并且做为一个医生的生活,是否真的是他想要的?

因Stephen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心理治疗师便鼓励他继续念研究所,试着帮助他了解自己是否更适合从事学术研究等工作。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治疗, Stephen开始降低自我要求,改变一心追求完美的想法,成为更有弹性、更能肯定多元价值的人。而在人际互动方面,因为能更多地包容他人,减少了自我中心,并参与社团活动,便获得更多的友谊。他不再要求自己未来一定要成为一位医生,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的未来发展,能有许多选择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对人生也感到更加积极、更有憧憬。

作者:王金石,心理博士/朱翠瑾,家庭教育专家,如您有相关问题,请致电亚迦贝心理教育中心647-965-6518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