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加拿大的生活质量指标
2010-08-18 21:28:5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卓子)8月8日星期天晚上,加拿大华人协进会(平权会)多伦多分会,借龙城的龙翔酒楼举办晚宴。来宾包括中区唐人街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邹至蕙、平权会创办人王裕佳、华人聚居区士嘉堡的多伦多教育局理事陈圣源,嘉宾还来自劳工组织基金,南亚服务等组织。大家共聚一堂,庆贺平权会多伦多分会主办的四个培训项目的学员结业。

晚宴之前,毕业生们欣喜地从社区领袖手上,领取各自的项目培训证书。正式的毕业仪式之后,这些项目的参与者,唱歌跳舞玩游戏,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华裔长者大多数是中国大陆来的团聚移民,给平权会赠送了请书法家书写的对联:“平凡无奇献智为民,权衡有方谋策报国”,首尾嵌进了平权会的名称,非常地道的中国特色。不少恩爱夫妻登台献艺,打太极,跳折扇舞,吹葫芦丝。集体节目是老人合唱,好像是《夕阳红》,最后是借西洋歌剧《图兰朵》的春风,在西方世界流传最广的中国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一位中年移民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女儿,登台表演了华裔加拿大人真实场景的小品。大女儿违背父母要她当律师当医生的意愿,参加航模比赛,辛勤打工的父亲一阵长叹。小女儿不爱吃中国饭菜,要吃炸薯条汉堡包,招来妈妈的一巴掌;一位女士穿着非常专业的藏族表演服装,跳了一段西藏风的舞蹈,伴奏是相当悦耳的爱情歌曲。

华裔青年有卡拉OK的余兴,开唱就是台上台下耳熟能详的《上海滩》主题曲,叶丽仪的“浪奔,浪流”。说话很有台湾国语味的靓仔上台,张嘴却是首粤语歌,香港流行文化好威啊。倒是短发的女孩,打扮中性,有本地出生华裔的做派,亮了几嗓子,反而有国语的歌词。

正好老中青三代华裔加拿大人,聚在开办婚宴寿宴的唐人街餐厅。大红灯笼之外,正是海外非常约定俗成的大红丝绒为底,金黄色的立体装饰龙凤呈祥。吃吃喝喝,唱唱K,跳跳舞,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项加拿大的生活质量指标?

平权会多伦多分会的四个结业项目是:联邦移民部“新地平线”资助的“华人长者研究项目”,多伦多教育局和安省教育部资助的“华人父母防止虐待儿童项目”,安省政府延龄草基金会资助的“华裔青年领袖涟漪计划”和劳工组织五月树基金会部分资助的“劳工权益推广计划”。

经费申请下来了,用在什么人身上,怎么用,用出了哪些成果,都得给资助者一个交代。平权会多伦多分会举办毕业晚宴,邀请资助机构的负责人,有答谢之意。负责人眼见为实,真实的学员,真实的培训,算是平权会的现场工作汇报。

少数民间基金的经费之外,平权会多伦多分会这样的民间倡权团体,政府背景的公立基金占经费的很大份额,比如移民部的“新地平线”,省政府的“延龄草基金”。当晚受邀出席的《大中报》主编贾宁扬说,纳税人的钱在为这些项目买单。《加国无忧》网站总经理赵平波,年初参观平权会多伦多分会三十年展览之后,曾发文质疑,申请政府基金的平权会,到底给华裔加拿大人社区,做了哪些“实事”?

加拿大的政府拨款,养活大批干“实事”的服务(Service)机构,新移民落地安家,免费英语培训,帮忙找工作,建廉租屋,赞助食品库,残障者保护,儿童保护,女性保护,动物保护,纳税人的公款,服务于国民衣食住行之类的“实事”。

但作为人类,吃饱保暖之外,我们还有拥有尊严(Dignity)的需求,平权会之类的“倡权”(Advocate)组织,所作所为,好像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事”,比如公民意识的培养,鼓励社会参与,提倡社会平等和公义,倡导弱势权益,却正是加拿大高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温饱衣食之上,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

老人来加拿大,平权会无法给他们提供免费住房,甚至缺少人手帮他们申请政府廉租房,但平权会向老人们解释,“居者有其屋”是一项很基本的人权。青年项目,平权会没有聘请师资给他们补习功课,不提供课余学习场所,但平权会帮助处在文化夹缝中的华裔青年们,找到身份认同。中年移民,平权会没法给他们介绍工作,夫妻有了矛盾,也不会从中调解,但适应加拿大社会,熟悉加拿大法规,平权会可以提供帮助。

发人深思的是,平权会这样的倡权机构,政府不会有固定的预算拨款,必须申请项目经费才能维持日常运作,却百分之百独立于任何政党,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机构,没有领导和下属关系,完全彻底的非政府机构,无论是机构使命,前景,还是人事财政,秉持公民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原则,不容政府染指插脚,指手画脚,这正是公民社会的精髓。

反倒是,类似平权会的倡权组织,时刻监督政府所作所为,对民选政府的议会指令或者决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质疑或者背书。时常会有这样的奇观,政府的基金,养着反对政府的倡权组织。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