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皮肤“饥渴”了吗?
2010-09-08 04:13:26
来源:星星生活

“皮肤饥渴症候群”的介绍是这样的:喜欢亲吻胜过做爱;喜欢拥抱胜过亲吻;曾经想过和一个人躺在床上拥抱,都不穿衣服,就这么抱着……和某人距离近了总是有想要抚摸她/他的脸的冲动,夏天看着她/他裸露在外面的手臂总想伸手摩挲一阵,看到某人的脖颈总是想要亲吻,闻到某人身上的味道忍不住想要拥抱……而这一切也许和爱情无关。

皮肤饥渴症(Skin hunger)学说的创立,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纽约市一名儿科医生为了挽救濒死的早产儿,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搂搂襁褓中的宝宝,结果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趋近于零。美国迈阿密接触研究机构负责人菲尔德指出:人体的肌肤和胃一样需要进食以消除饥饿感,而进食的方式便是抚爱和触摸。这类病例大多是因为幼年时缺乏双亲的爱抚,尤其是母亲的爱抚,此外成年之后,还可能是因为缺乏伴侣的温柔爱抚。

著名的动物学家哈罗曾研究过人类的近亲恒河猴,他将幼猴同猴妈妈分开,然后让其分别与一个金属网编成的猴形妈妈及另一个用绒布做成的猴形妈妈呆在一起。幼猴从两个妈妈身上都可以吃到乳汁。结果,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幼猴都是与绒布妈妈在一起。更为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不仅对舒适的触摸感到愉快,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在未出生前,人体浸泡在羊水中,全身的皮肤被温暖接触着。出生后离开母体,皮肤一下处于空虚之中,对触摸的渴望不是皮肤本身的需求,而是一个人内在心理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需要。渴望作为一种情绪,其重要的特征就是跟身体的联结,心理的需要通过身体的需要进行表达,而身体的需要通过情绪呈现,最后被我们的意识认知到。

按照心理动力的观点,不难想象,在婴幼儿期未得到充分拥抱和抚摸的孩子,由于未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会发生一种“固著”,即在心理上停留在渴望皮肤触摸的阶段,这种渴望是对亲密依恋关系的渴望,与性爱关系相比是更底层和必须的需要。

对感觉肌肤饥渴的成人,首先可以做的就是对自己这种饥渴的认知,即了解产生这种饥渴的原因,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被意识化的情结才能够被处理,要理解这种饥渴是来自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渴望;其次就是接纳自己的这种饥渴,这并不是不正常的现象,更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需求未满足的状态,就像躯体饿了、渴了一样;然后需要做的就是用良好的经验来修复,在条件允许的时间和场合,没有任何顾虑地体会和享受拥抱和肌肤接触所带来的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当然,肌肤饥渴的产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也不可能在短期得到明显的改变,事实上,在不影响社会功能的前提下,肌肤饥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根除”它,因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需要是伴随一生的。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