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的A面B面
2011-05-17 20:34:41
来源:星星生活

(张国焘,1974年在多伦多,在他接受加通社唯一的一次采访时,他说:“我已经在政治上金盆洗手。”星星生活报资料图片。)

(张国焘全家合影。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旅游局提供。捷克佳博客)

1921年7月23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望志路106号。15个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围坐在一张餐桌旁。

这时,其中一个年轻人站起身来,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神情严肃地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正式开始。

这就是会议主席张国焘,时年24岁。

学者余振魁脑海里常会想象90年前的那幕历史场景。他是张国焘的研究者。

去年春节期间,余振魁前往江西上栗参观张国焘故居。

余振魁见到张国焘的一个堂玄孙女。余问:“你晓得张国焘是个怎样的人吗?”那个在读初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叛徒呗。”

余振魁认为,历史上,张国焘确实叛党;不过也应看到,张国焘曾参与领导五四运动、参与创建共产党,也做过不少贡献。

**学科学VS闹革命

张国焘走向中共一大的起点是北京大学。1921年那年,他已在北大度过5个学年。

张国焘是1916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那时的北大与1921年时的情形大不一样。

同年进入北大的罗家伦在回忆录中称,北大当时是一个腐败积习严重的地方。老生们捧戏子、逛窑子成风。

北大发生改变是在蔡元培任校长之后。他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陈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也就搬到了北大校园。

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通过《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他们的文章像一颗石头投入湖中,在北大乃至全国引起反响。

北大校园里展开的新旧文学的论战愈演愈烈,学生逐渐分为三派,保守派、中间派和激进派。

张国焘则无条件赞成新思潮,拥护白话文。

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1917年春我看到了《新青年》,一眼就觉得它的命名合乎我的口味,看了它的内容,觉得的确适合当时一般青年的需要;登时喜出望外,热烈拥护,并常与反对者展开争论。”

张国焘对《新青年》的喜爱与其考入大学之前的经历有关。

在读中学时,他曾在“追求科学知识”和“热心于国事”两种愿望中冲突斗争,最后后者占了优势,他成为一个狂热的爱国者。

1917年暑假,19岁的张国焘在上海与数名革命党人住在一起。他在形容这两个月的经历时说,“充满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和豪迈不羁的浪漫色彩”。

但张国焘总会困惑,他无法解决“革命成功后是什么的疑问”。

作为《新青年》的热衷粉丝,张国焘时常在信中与父亲辩论。

张国焘父亲叫张嘉铭。张家是江西上栗的官宦之家。张嘉铭时任浙江象山知事,也是一位接受西式生活方式的旧儒,但对于张国焘鼓吹的新思想,张嘉铭并不以为然。

直到张国焘提出解除婚约,张嘉铭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位大儿子已受新思想影响之深。在张国焘祖父曾给他定了娃娃亲,在张国焘坚持下,张家退掉了这门亲事。

**爱国学生VS学生政客

1918年5月7日,几名留日学生来北大串联,发起学运斗争。他们抗议中日东京会议所签订的《中日两国防敌协约》。

张国焘参加了那次游行抗议。5月21日,1000多名学生代表结队向总统府请愿。这次请愿没有演说,也没有标语口号,市民也不知道学生们在做什么。

张国焘后来总结称这次游行“太不够味”。但他也说,这次游行是“五四”的预演。

参加这次游行的学生代表而后成立北京学生救国会,并以这个救国会的名义成立了《国民》杂志社。

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不利的声音传入北大。

同年5月2日,《国民》杂志社开例会,十多个社员原是来谈出版事务,不约而同的谈到中国在凡尔赛和会受的屈辱。

张国焘回忆说,他首先提议,约集北京各校同学举行示威游行。提议得到赞成。

5月3日,北大第三院大礼堂内,面对北京13所学校的代表,张国焘第一个发表演说。演说中,“群众运动”这个的词萍乡口音,与普通话发音迥异。这给张国焘带来了一个“群众运动”的诨名。

那时,张国焘22岁。

五四运动持续近两个月。在此期间,张国焘等7名学生于6月2日的被捕,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随后几天,军阀大批逮捕在街头讲演的学生,人数众多,不得不借北大法科、北大理科楼房关押学生。

但随着大规模的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北洋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

6月8日,张国焘等人被汽车送回学校,他也被当做“英雄”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此后,他当选为北大学生干事会副主任。

五四后,北大学生邓中夏称张国焘是“学生要人”。张国焘也曾向李大钊检讨,称自己为“学生政客”,并为此落下了学业。

1919年,张国焘父亲来京看望儿子。

张在《我的回忆》中写道:父亲在北京住了一个短时期即离京南下,我送他到车站,并诚恳表示,父亲素来是谨言慎行的,儿子却愿与旧社会宣战。父亲为了立身处世的方便,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不妨采取不负连带责任的态度。

“父亲听了这些话后,表现得有点难过,保持沉默。我们父子就这样告别了。”

**救国心VS权力欲

在北大期间,张国焘从李大钊那里开始深入接触马克思主义。

迫于寻找新途径的知识分子看到俄国十月革命,他们把那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视作一条救国救民的新路。

张国焘《我的回忆》中说:开始李大钊并未向他宣扬马克思主义,而他们商谈的出发点还是救国的途径,认为舍效法苏俄外别无他途可循。我们确认俄国所以能推翻沙皇和雄厚的旧势力,抗拒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力压迫,都是得力于俄共的领导,换句话说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放光芒。

五四运动后,张国焘成为军阀的“眼中钉”。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张国焘南下避难。他在上海,找到陈独秀,畅谈救国理想。陈独秀告诉他,现在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研究马克思,而是创建中国共产党。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在上海和陈独秀谈到党纲、党章等许多具体问题,“又希望李大钊先生和我从速在北方发动,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周边城市发展。”

1920年8月,张国焘回京,向李大钊汇报情况。

李大钊和张申府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在他们两人的介绍下,张国焘成为北京第3个党员,负责组织和交际工作。

北京党小组成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是仿效苏俄共青团在青年中建立的组织。当时青年团没有年龄限制,李大钊也是团员。

二是去长辛店组织筹办劳动补习学校。张国焘利用讲演口才,在工人中宣传资本家如何剥削。

1921年5月,张国焘从北京动身前往上海筹备召开中共一大。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张国焘被推举为主席,主持日常议事日程。

这次大会选举出中央局,一致推选陈独秀为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一大”期间,有部分代表对张国焘表示不满,认为其跋扈,有权力欲。李达、包惠僧、刘仁静、陈公博在解放后,接受中共党史编撰者采访时,均表露了这种意见。

陈公博在回忆中说,张国焘专权,主观、个人主义严重。他更佩服李汉俊、李达,认为他们有学问。

**建党者VS叛党者

“一大”后,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一公开的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主任为张国焘,办公处设在法租界渔阳里6号。

上海著名的英美烟草厂大罢工,就是这个机关领导。当时工人与监工发生冲突,罢工人数有万余人。

逐渐,各省的书记部纷纷成立,领导工人斗争。但上海的这一总部,在运行1年左右,被当局查封。张国焘此后去了苏联。

1922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代表负责人,带团去苏联参加列宁召开的远东民族会议。该会议旨在针对华盛顿对远东地区的利益瓜分。列宁在病中,接待了张国焘。

此次会议中,中国除国共两党派去代表外,还有进步团体等代表参会。代表“新中学会”的于树德在事后回忆说,张国焘以领导者自居,对非党人士不客气,造成党与非党人士的隔阂。

张国焘在1938年之前,一直在党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35年,张国焘反对中央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他率部南下川康,另立“中央”,1938年,脱党,并投靠国民党。解放后,他去香港隐居,又移民加拿大。

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登载国民党原武汉警察局局长蔡孟坚的回忆文章。

文中说,张国焘妻子杨子烈曾跟他回忆张的晚年。1979年12月2日,张国焘身患中风,躺在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所免费老人医院。那晚暖气关闭,张的毯子掉于地上,无人来助,只能咬牙受冻,次日5时,辞世。

**【人物志・张国焘】

江西上栗人,生于1897年,卒于1979年,1920年参与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李大钊介绍其入党,次年参与筹备中共一大。

他在中共历史上有过功劳,但也犯过严重错误。他参与筹备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但部分代表认为其那时已显得跋扈且有权力欲;他领导过各地工农运动,参与领导过红军的鄂豫皖根据地;但后来他与党中央意见不合,另立“中央”,分裂红军,最终叛党投靠国民党。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