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博客:沪剧和沪语
2012-03-20 22:46:2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姚P)最近,上海正在为保存、继承本市的地方语言开始工作。

我始终认为:在推广普通话,打破地域局限,疏通交往渠道的同时,保存地域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比如说,中国的几百种地方戏曲都有它来自于产地语言特色的独具韵味,如果一律改成用普通话演唱,非驴非马,谁能接受得了?即便京剧,也有按中州韵发音的韵白和用北京话发音的京白,绝不可能统一的。

地域文化是在中华文化覆盖下的诸多支流,如果任它随意泯灭或是被官方语言所“招降”吞没的话,我们民族文化的总体构架也会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齐的。我很反对在报刊杂志上用广东字撰写表述,但我不反对粤剧歌和国语歌并存――沟通和文娱不完全是一回事呀!

然而,保存和继承上海话的工作应当靠谁来做?范本又将从何而来?我首先想到的是沪剧演员。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说的,唱的都是上海话。如果由沪剧工作者来组成范本编辑小组,应当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使我万分失望的是:堪称沪剧领军人物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和著名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都没能把上海话说准。

电视栏目《名家名段》中,茅善玉在介绍前辈艺人筱文滨时用了“风格儒雅”四个字。其中的“儒”字在沪语发音中应当和“是”字一样,而她却念成了ru,等同于沪语中的“路”。这种现象在30岁到50岁的“上海人”中间非常普遍。他们的沪语发音是从普通话里“翻译”过来的,所以把“假如”和“如果”中的“如”字也都念成了ru,那已经不是上海话了。

录制不久的沪剧《星星之火》选场中,陈瑜把“踉踉跄跄”中的“踉liang”和“跄qiang”读成了lang和cang。这样的“读白字先生”能充当沪语教员吗?

举此二例,绝无贬低她们二人之意,只是说明了一个社会文化现象:用严格的,严肃的态度对待文化的人太少了。更加严重的是: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对此依旧毫不觉察,漠然无视,好像还挺过得去似的。难道说我们的专家、学者、老师们有必要回炉,到小学里去从头补课吗?

演沪剧的人没能读准沪语如同产品未通过检验,获得国家认同的合格证一样,是不可容忍的――要是中国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运用这个观点指导每项工作,加强科学性和严密性,也许很多弊端都能避免,都能得到及时的防治。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