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抹不去的焦耐院
2013-01-08 09:19:5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JEFF)前不久从网上看到不少人议论鞍山焦耐设计研究院搬到大连这件事情,有人遗憾地感叹鞍山又少了一个纳税大户,有人则炫耀说焦耐人钱多的不得了……看的我真想说点什么。

昔日的风采

鞍山焦耐设计研究院俗称焦耐院,不过现在有点名不符实,因为已经搬到了大连去了,而且改名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说起鞍山焦耐院,行业内的人可谓是如雷贯耳。在焦化行业,全中国仅此一家大型的设计研究院,因此焦耐院无疑就是焦化行业的技术权威,不少人因有机会与焦耐院打交道而感到自豪。

原鞍山焦耐院位于鞍山市中心的胜利广场旁边,紧邻鞍山市政府,那是鞍山市曾经最繁华的地方,焦耐院的办公大楼也是鞍山市地标式的建筑。那是上世纪50年代援建鞍钢时,按前苏联老大哥的样式设计建造的办公大楼,同时采用仿中国清式建筑手法形成中西合璧式的风格,古朴典雅,庄重巍峨。办公大楼是一座四层三面环绕的宫殿式的楼群,外面厚实的砖墙似乎牢不可破,室内超高的顶棚显得无比宽阔。正面的大楼顶部还有四十多米高的塔楼,远远望去十分雄伟壮观。

记得我刚毕业分配到焦耐院时,踏上长长的台阶走进那宽阔的朱漆大门时,心情是何等的激动。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我,也曾想在这个梦寐以求的单位里有一番作为。毕业不久的我,还被分派到武钢焦化厂新建焦炉工地施工服务。虽然是毕业不久,可看图画图是我的强项,再就是我勤于下现场观察,遇到施工中的问题就仔细研究设计图纸,都能及时地发现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后来年关临近,其他专业施工服务的同事也都陆续回鞍山了,好长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那里顶着。年纪轻轻的我可代表的是整个焦耐院,每当我头戴安全帽在现场处理施工问题的时候,每当我代表焦耐院在施工修改报告单上签字的时候,我感到十分的自信和自豪。

在焦耐院工作的日子里,我锻炼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焦耐院的学习机会多,尤其对我们年轻人,院里要求人人都要过“五关”:理论水平关,设计能力关,施工服务关,外语关和计算机关。前面几个问题都不大,关键的是计算机和外语。况且晋级还必须通过外语考试。为此院里经常组织英语学习班,参加的年轻人最多,当然那时不少出国者就是这么培训出来的。对于计算机知识更是参加工作以后学到的,大学里仅仅在选修BASIC语言时接触过老式计算机,对计算机了解与应用甚少。到焦耐院后,上机学习和使用的机会就多了。记得当初还是DOS操作系统,只要熟记掌握一些DOS命令就能让计算机为我服务,感觉是那么的神奇。

当然我们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主要还是设计绘图。早期我们用的绘图软件是DOS下的AutoCAD8.0版,那时的CAD辅助设计不过是将手工制图的图板换成了计算机绘图软件,其实还是一点一线、一笔一划地绘图,设计效率低下。为此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语言,从最初利用LISP语言二次开发CAD辅助设计模块,到利用FORTURN语言和C语言开发了几个计算机自动绘图软件包,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CAD绘图效率,为此还连续几年获得了科技进步奖。由于Windows系统的普及,DOS系统下的软件后来都被淘汰了。但每每想起当年编程常常到深夜的那股劲,想想当年焦耐院的图纸上曾经留下自己名字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有一番感慨。

那时焦耐院的福利也非常好,在鞍山市是有名的好单位,可谓是红得发紫。每年都要定期发放各种工作用品、生活用品和劳保用品,似乎什么东西都可领。每逢大小节日,焦耐院给职工发放的东西应有尽有,有时候单身职工发的东西多得吃不了,难怪焦耐院的单身职工不愁找不到对象。

难言的苦涩

或许很多人想不明白,焦耐院是如此的好,为什么当年还有那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职工出国了?就如同人们现在同样的疑问,为什么位于市中心的焦耐院如此红火,却要搬迁到大连的郊外?我想这里面无疑都有难言的苦涩,要不然好端端的有谁愿意这么折腾?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如此,个人和企业也不例外。

据说焦耐院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部搬到大连,否则自动离职,这下可苦了不少非双职工的。本来都有好工作,两口子恩爱和美,这下好了硬逼的两地分居。没准过不了多久,非得把家也给“折腾”黄了不可。或许这就是组织上对大家的考验吧!领导是为群众谋福利,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联想到前不久网上有焦耐院的年轻职工抱怨没能分到大连的房子,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他们没有资格分房子,还说分了房子你们走了怎么办?我真不敢苟同。试想有的企业在引进人才时,为什么人还没到房子就分好了?难道他们不会像焦耐院这么论资排辈吗?难道他们就不怕分了房子人没了?我想这其中的道理领导不会不知道,关键是人家想不想给你罢了。要知道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年轻人就得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你再能干也没有用。

可惜我天生就是直性子,不喜欢夹着尾巴做人,也不喜欢阿谀奉承,更看不惯你争我夺的……。虽然无论是晋级和分房子我并没有落下过,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总有一种压抑的感觉。特别是在晋完高工以后,似乎走到头了,总感觉前途茫茫没有奔头,出国或许是我最好的解脱。至于到底是为什么,其中的利弊与得失,谁也说不清楚。

走自己的路

出国可不是一般人能折腾起的,离开焦耐院要有很大的勇气。因为背井离乡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自然是相当不容易。好在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我就是一步一步走向远方的,适应能力还不错。到加拿大也是,尽管没有本地经验,加之911之后北美经济不景气,找工作相当的不容易。不过我从刚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再换好点的工作,慢慢积累了经验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工作,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工资也比以前翻了几倍多。

我一直是在飞机制造行业从事CNC编程工作,用上了我以前在焦耐院CAD设计绘图的相关经验,可谓是得心应手。业余我还自己创办了一个CNC技术服务的专业网站,为别人定制开发各种CAM软件的后处理器,也算用了以前在焦耐院开发CAD自动绘图软件的相关知识。我开发出来的后处理器在不少欧美公司得到应用,客户的评价还不错。无论是编程和开发,都是我喜欢的工作,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由此我终于体会到了路是人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我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熟悉北美的设计标准与知识,自学各种CNC编程软件,估计很难找到这样的专业工作。而且我在这一行业已有多年了,有了经验再换工作就容易的多。尤其是我的网站在CNC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客户就是通过搜索找到的,客户来自世界各地,以欧美居多。

当年我们一起走出焦耐院的同事们,也都在北美稳定了下来。有的成了地产的精英,有的是IT的金领;有干设计老本行的,也有自己开公司的;总之,不少人通过几年的奋斗,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这种从头再来,努力拼搏的经历终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工作之余,在自己院子里养养花种种菜;闲暇日子,去国外度度假旅旅游。人生不过如此,知足常乐!

故地重游感触多

在焦耐院还没有搬走之前,我有幸回国了一趟,顺便回院里看了看,可谓是故地重游,感触颇多。我昔日的同事们变化不大,办公室还是我从前的样子,不过看起来也没有印象中的气派了。尤其是过道黑漆漆的,阴森森有些压抑,很难想象如果我还一直呆在那里会是个什么样子。尤其是在人事部门看到我们所有出国人员的名字后面写着“除名”两个字时,我不禁有些震惊和好笑,到底是谁除谁的名啊?如果说在焦耐院搬到大连以后,鞍山市也在焦耐院的名字后写上“除名”二字,你们不觉得可笑吗?对那些出国的人来说,早就不在乎什么名不名了。

终于明白了那说不出的苦涩,那不是物质的原因,因为焦耐院的条件够不错了。那么必然是精神的因素,就是说焦耐院在人性化方面做的还不够,总给人一种老子天下第一,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人压抑和窒息,长此以往,即使物质上再优越,也难免会得忧郁症的。这“除名”二字不就是缺少人情味的体现吗?毕竟我们为焦耐院工作了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呢,有必要这样做吗?记得有院领导来到北美时,还和这些早已除名的人见面,实在是一种讽刺。

说来说去,还是大环境和体制造成的,不少国有大企业缺少人情味,缺少公平与公正。在北美,公司无论大小,老板和员工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新人转正后福利待遇也是一样的。这边的老板待人都非常礼貌和气,只要你分内的工作能干好,其他的说道就比较少。北美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很丰富,各种节假日的派对和会餐也不少,有的每年还可以野餐和度假,人情味比较浓。总之我们工作不仅要有金钱还要快乐。

祝愿明天会更好

作为曾经的焦耐人,每当从网上看到有关焦耐院的新闻,心里总有莫名的激动。焦耐院就好比是我们人生的驿站,留下的记忆是抹不去的。多少次在梦中回到了焦耐院的大楼,多少次聊天时回忆过焦耐院的生活。尽管过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如意,我们对焦耐院还是有感情的。无论焦耐院搬到哪里,改了什么名字,焦耐院对我们来说总是难以忘怀的。这里也特意祝愿我们一起出国的原同事们,在北美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但愿焦耐院不是无情的枯木,那是经不住连根拔起这样“折腾”的。焦化行业作为夕阳工业,啃老本最终是没有前途的。如果焦耐院搬到大连以后,借助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发展一些相关高科技产业,没准也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不过关键还是人的因素,论资排辈、倚老卖老、缺乏人情味是留不住人才的。这就如同我们老年人一样,需要调整心态,对年轻人多一些理解与爱护,多一些包容与支持,和年轻人一道携手共进,开拓创新,焦耐院才能持续地充满活力,真正的实现 “夕阳红”。

再见了,我曾经的焦耐院。愿焦耐院在大连的明天会更好!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