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四十年前的军装
2013-09-12 09:00:4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俺家小子生来有点念旧,前段时间问道我:咱家有没有很老的物什?他不懂得用“祖传”二字表述,我却明白其意。经过文革动乱,加上我出国已逾廿年,无法携带陈年少用之物。听罢这“失传”的原委,他一脸的失望。后来我得知,他去同学家玩耍时见人家藏有二战期间祖辈的军用品等,心中生羡,故回来有此一问。

“归国探亲何不顺便翻翻箱底儿,没准儿能发掘出传家宝啥的。”妻子提醒道。闻此讯,儿子的眼睛一亮,泛起了一线希望。省亲中我真个翻箱倒箧,寻找家父的遗物,先在旮旯里搜到了几枚毛主席像章,算“年近半百”之龄;又觅出个紫檀木算盘,系我爷爷年轻时记帐用的,历经一世纪沧桑了。盖因它们不具封建色彩才得保留下来,当属家中仅存的文物了。

然意外却令人振奋的,是姐夫翻出一件他退伍时获赠的旧式军服,四个兜儿属于干部装。我一看这款式是装备部队最长久的一袭戎装。翻看内兜清晰可见“1973年”字样,距今正好四十年。与之配搭的尚有军帽和挎包。姐夫让我把他的这“镇箱之宝”带走,满足孩子的收藏愿望。我喜出望外:这下子足以让小子可以媲美同窗家的德式物件了。

瞧着这熟悉的军品,我忆起那激情燃烧的漫长岁月,绿军衣曾给了两代人难以磨灭的印记。

60年代初起,藉着学雷锋全国掀起“向解放军学习”的运动,文革中达到了高峰。崇尚军人、向往入伍,成为了当代青年的最高愿望,家长也以成为军属为荣,军事服饰自然也成了平民中意的样式,连女孩子都“不爱红妆爱武装”,穿国防绿扎武装带,英姿飒爽。

那些军人子弟此期最为神气,驻青三军部队的“将校二代”也不少,个个穿戴着老爹替换下来的衣帽,背着军挎包,招摇过市,每每引得众年轻人歆羡不已。有的还身着军衔制时期的米黄制服,肩上有俩小揪儿可挂肩章的,愈示出其父官位的高显。普通家庭的我同样企望军衣军帽,有野蛮的社会青年干脆结伙抢军帽军衣。

记得下放到空军农场接受再教育的大学生我姑,得了件洗得泛白的旧军装,系他们的劳动服。探亲来家我见了便死缠着索要,只比我大13岁的她那时也是狂热的“军装控”,哪舍得割爱,仅在春节期间借给我穿了一周。在我感来却是自个历届过年所著的最美霓裳。

那个岁月里绿军装所折射的,岂止是一种光环荣耀,它也是残酷现实中逃避上山下乡,可以转干留城,就业当官等锦绣前程的象征。故不光是军衣难穿身,当兵更不易。这种由解放装所代表的万众趋之的美丽“蹊径”,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了才渐被考大学、赚钱当老板、出国留洋等新理想趋势所取代。到如今军人制服已几经更新换代,早不单重实用性而也顾及观赏性了。

返回多伦多后,我将搜罗的古董给儿子过目,他大叫着几不敢相信。算盘属于人类最古老的计算机,毛像章是史上最近一次大规模造神的佐证,儿子试穿国防绿,却不带解放军典型的作派,帽檐下脸庞忒阳光幼稚、没应有的军神气,反显得有点滑稽。

改朝换代,国度迁移,生活巨变,让我辛涩与喜乐交融,忆旧与思新激荡。穿越40个春秋、从东到西,仍葆簇新的“疯狂的军衣”成了另类古董,正对着懵懂朦胧的“移二代”无声诉说着上个世纪祖籍发生的一段空前绝后的国情。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