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排行对性格的影响
2016-08-04 14:24:3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有句话说得怪响亮:人的性格决定命运。须知人的性格多为天生而来的,再加上家庭环境的温床造就了它们的不同,形成了所谓的“一母生百般”现象。这说明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的生长氛围、所受的家教、经历等也起着较大的作用,可见基本上仍是“命中注定”。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多子女家族中孩子排行次序中所产生的“诡异”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飞利浦-维里所进行的长期研究调查所得出过结论:“家庭里的排行顺序,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个中的原因尚不得而知。其实我们的老祖宗从古代起就早有了类似的发现,以致有老话代代流传:“老大憨,老二聪,老三灵”等,客观事实的确大多数如此。

一般而言,长子或长女,多是稳重踏实,办事牢靠,比起弟弟妹妹们来更具有事业心些,虽然他们在智力方面并不一定比底下的手足们优秀多少,可是他们大多勤奋刻苦,就足以弥补了这方面的“平平”。作为家中晚辈里的“排头兵“,他们从很小就开始意识到,身为大哥或大姐所应担负起的家庭责任,自然而然地尽起帮助父母照顾弟妹、帮衬家庭的重担,替老一辈的分担家务负荷。也就是说,他们蛮早地就领悟到了爹妈对自己的希冀期望,于是根据大人的要求来衡量定位自个,于是便更得爷娘的信任,做事令长者们放心,无形中也起了表率弟妹们的作用。

正由于他们觉得自己享有同家长差不多的地位,长子长女们基本上属于现实派、保守型的一族,多半习惯于维持现状,守成父辈开创的局面,循规蹈矩,较少冒险,以免葬送掉先祖挣下的基业。于是从外观举止上,他们也就较为严肃拘谨,甚至还带有几分腼腆,为人处事很认真慎重,追求尽善尽美,每每苛求自己,能够做到为顾全大局而忍辱负重。

除此之外,他们还比较顺从上意、体恤高堂的心情,不“犯上作乱”,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均会与双亲的观点一致,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先行到达了较老的岁数,成熟的阅历、较多的实践,更接近于老人的人生经验,故而理念亦相仿。而且在大家族中,尤其是当严慈过世了以后,老大便自动取代了长者的绝对地位,姑且不论族规的长子继承家业(或国规太子袭承大位)这一约定俗成的传统,故民间亘古就有“老哥媲父,老姐比母”之说。

老大在家中的排行地位所奠定的基础,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与领导艺术,自然具备了更多的“领袖人物”潜在素质,所以在成年以后,于外面的世界他们担任领导职位、从事管理者的较为普遍。有人观察分析过,在最早征服太空的23位宇航员中,身为长子的竟有21人,这个比例相当的惊人,因为在那时的花旗国,次子和幼子的数目比长子要多两倍。另外,《美国知名人物年鉴》中的上榜者,长子也占了大多数,这说明了家庭熏陶而成的责任感,可能为老大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练,奠实了他们事业的良好础石。

而通常来说,次子的家庭责任感不是太强,这或许是由于上面有老大的罩着,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心理,让他们显得轻松多了,大都只注意争取自己在家庭中有独立自主性就行,因而便发展得较为自由散漫,随和乐观一些,挺容易接近的。他们也懂得察言观色,灵巧善变,很愿意与别人合作,所以人缘不错,跟兄弟姐妹们都相处的很融洽,与同学、朋友们的关系亦比长子的为好。他们的天资匪浅,但似乎弗太用功,也不大掩饰自己的感情,于是就相对地不够严肃,多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没有很强的主见,较容易受到他人思维的左右。

排行第三的孩子常常很有抱负,活动能力很强,多有着比较典型的外在象征:好像老是坐不住,跟正在进行着一场竞技比赛似的,要是有人比他领先了一步,他就要迎头赶上去,力争上游,时时刻刻弦绷得很紧,发奋要超过他的兄姊,出人头地。他们大多性格外向,不甚圆滑,但聪敏机灵,胆大冲动,喜欢铤而走险,尝试新事物,欲通过不断的迎接新的挑战来彰显展示自己。同时颇具有反抗精神,还很固执倔强,渴望做执牛耳者。因此,若是家中出现了“叛逆”者的话,那多半是老三无疑。故有时这被俗称作“坏”、“顽主”等,甚叫老人、长兄姊伤脑筋。

至于老四嘛,多数与老三相仿,均属于“不按常理出牌”的一族,桀骜不驯,非“省油的灯”,同样令爷娘不省心、头痛不已。然而将来若有出息了,就会超常地有名;反之则尔尔,不成大器,甚至带来许多麻烦。故有人还依此引申出来解释那句成语“不三不四”一词的来源,意思是说老三、老四多都不“凡”,很“异类”,弗守常规蹈矩,非一般的施教抚育能够驭之。而后者的寻常释义,是或源自于《易经》中的八卦:三与四是内卦与外卦的分水岭;或天数中的三和四之间有个“阴阳界”,不是三或四,就意味着此人难以归属其类,是个异数。后来世人俗用之,多是贬意,指不恁地“正经、正派”、不太像话、像样子等,与原词义相去甚远了。

有不少的强人或者开国者,是排行老三,这些我曾听过耆老们常常说起,近代最常被引用的例子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了,尽管后者的“郑三发子”一说并不见得属实,“以讹传讹”,但国人还是喜欢津津乐道的。我家的以及亲戚家的老三们,都挺不寻常,也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明证。

而作为家中的老么,则常是文质彬彬的,不失懦弱羞涩,此乃因着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比自己年长而强势,阅历亦广,“末将”自然就愧叹弗如了。由于毋庸挺身去担当什么家事的重责,上面前头辄有人顶着扛着,故而老小就被陶冶得多愁善感些,较愿回避现实,有点儿矛盾便上缴推出去。尽管有的时候挺任性的,但多是属于“色厉内荏”一类。他们当然希望自身不受约束,于是唯我独尊着一些,又常常为自己制订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过高的要求,憧憬着理想化的目标。可是当实现不了时,容易心灰意冷,经不大起挫折和考验,感情显得略为脆弱。

此外,幼子的为人也比较清高,朋友不太多,不过很重视情谊。由于他们自小受到层层照料和保护,养成了依靠心理,责任感与生活自理的能力稍差。更缺乏管理、领导的实践与体验,以至于成年后成为领导者的不众,便是当了官,也多只是给下属留有好感而已,却不能甚受信赖,难以很好的升迁。从天赋上来审视,幼子多很聪慧,唯不太刻苦用功,浪费了才智,如果他们能够克服了自身的这个弱点的话,那将会是前途无量的。

而总的来说,对于高堂老年得子而来的老么,备得更多的宠爱是极为常见的,好点的哥姐也都一起惯着他们;不好的则会生出妒嫉之心,抱怨爸妈偏心,从而忌恨小弟么妹,此事古今中外皆然,就连《圣经》所记载的那些举世皆知的大人物族内,亦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亚伯拉罕的嫡孙雅各,极其宠爱小儿子约瑟,继而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家庭悲喜参半故事。

而独生的子女,假若不是被惯坏了的话,一般均会兼有老大和老么的特质,但是表现得皆非极端化,而是呈现双重、混搭的个性状态存在,略多些倾向于头生的子女之资质。不过现今赤县神州的“小皇帝、小公主”成阵势,已经过分地掩饰这一特点,比较难来界定、一言蔽之了。

综而言之,人的排行似与其性格的特征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并不完全取决于遗传与环境因素。毕竟同父同母,袍泽的DNA排列组合有一半是相同的;又都成长在同时代、同家庭、同学校中,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也无异,为啥他们的性格却迥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哪怕是单卵双生的双胞胎,亦然。同胞手足之间很不相像,却与血缘八竿子扒拉不着的别人家的同排行者蛮相近雷同的,这个谜无法诠释。

这就明了了为甚么华夏民间长期以来流传着如此俚语:“大傻、二精、三坏、四熊”;或“老大憨,老二奸,调皮捣蛋是老三”等,系天下爹妈对自个亲子们的如实“评价”。当然不全然啦,没有“十全十对”的事务嘛,但八九不离十的,否则不会成为这样的“偈语”传世。有点遗憾的是,在晚近卅年的独生子女国策下,神州大陆目前的中青年层已经见不着这一世代相传的社会群体征象了;惟在西域之地,洋专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注意到了这一有趣的事实,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文载传承之“补遗”吧。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