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的知青记忆
2018-05-01 16:39:0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曾和平)一九七六年,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热血,怀揣对前途的理想与憧憬,在无知与懵懂的岁月里,开始的我的知识青年生活。在那片广袤和富饶的黑土地上,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辛勤的的汗水和对未来的梦想。

来到连队,我们所有十来个高中和初中毕业的男知青编为一个青年班。除了班长和副班长外,连里还为我们配备了一位年长和具有多年党龄的老农工,负责随时对我们进行思想和阶级斗争教育,真真做到让我们脱胎换骨,扎根连队,情结沃土,担当重任。

然而,面对真实的连队生活,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曲折和艰辛,也给了我对那段经历的刻骨铭心记忆。

首先,需要面临的困境是口粮短缺的问题。在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口粮是定量配给的。男女老少,每月二十八斤,百分之八十是粗粮,百分之二十是细粮。对于我们正在长身体的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来说,这样的口粮配给是显然不够的,况且每天干的都是超强的体力活。当时最羡慕是有路子有后门分到食堂的男生,他们近水楼台,可以敞开肚子吃饭,不为口粮不足而发愁。

其他男生为了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只能各显其能。家里条件好的,可以得到父母的接济;与女生有人缘的,可以的得到她们的支援。最不济的像我这样的,父母爱莫能助,因为他们也很困难;情商不高,难以得到女生的垂青,所以只能与女生进行粗细粮的交换。

在计划经济供给制的年月里,去连队食堂买饭时都用饭票。一张细粮票可以买一个二两的白面馒头,一张粗粮票可以买一个二两的玉米面馒头。好在女生的饭量普遍偏小,这样我就可以用一张细粮票换两张粗粮票。如果哪位女生天生富有怜悯之心,我就三生有幸可以用一张细粮票换三张粗粮票。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不至于日日饥肠咕噜。只是久而久之,忘记了白面馒头为何物,颇有些行进于黄白之间的悲壮与沧桑。

同样,我们还要经历劳动的考验。当时的口号是“向贫下中农和老农工学习,三九斗严寒,三伏战酷暑,誓做合格接班人”。

冬季我们男青年班主要的任务是积肥。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下,肥料冻的像花岗岩一样,一十字镐下去,只是白点一个,大家轮番上阵,一晚上也难有建树。即使这样,不少人手上血泡成珠,双脚严重冻伤。一段时间,无奈和彷徨在大家的心中弥漫,怀疑我们是否能在连队艰苦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其实,挖肥需要技巧,也就是要找准落点。落点在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点老职工经验颇丰,他们的积肥效率高出我们三到四倍。青年班的知青热情高涨,但经验欠缺。在老职工的指点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体内重新聚集起征服困难、挑战压力的勇气和力量。大家手上长出了老茧,掌握了挖肥的技巧,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成绩也受到了连领导的肯定。

而夏天我们男青年班的主要任务则是小麦的入库和外调装车。入库或外调装车的小麦装在一百公斤的麻袋里,再由人扛着进库房或装车。青年班的人员组成有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初中生四人一组将每个麻包抬起,然后像我这样的高中生每人钻到麻包下,扛起一百公斤的麻包,步履沉重,颤颤悠悠,上台阶过跳板,到达指定的位置。

扛麻包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技巧。热心的老农工帮助我们掌握在麻包抬起时钻入麻包下的时机,走路时的姿势和双手的位置。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对脊柱和关节造成损伤,轻着卧床,重着瘫痪。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能担当大任,但知青经历确为我后来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哺育我的黑土地,到医学的最高殿堂北京医科大学,乃至于国外博士后学习,每遇到难以逾越的沟坎,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的我的知青岁月和我的知青战友。经历了那个艰难的时代,我们的血液里注入了不屈和顽强的生存成分,我们的骨子里刻入了永不停息的成长元素。

虽然我的大多数知青战友没有我幸运,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踏入大学门槛。但他们在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时期,无怨无悔工作在田间,学校和机关,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团场建设和边疆发展,当之无愧地承载起了父辈们“屯垦戍边”的历史担当。

我想这就是知情经历造就的一代特殊群体,称之为共和国的脊梁,不会为过。

在三夏大忙季节,由于连续紧张的劳作,很容易产生身体过劳和疲惫,这时候我们最盼望的是“雨休”。所谓“雨休”,就是老天下雨,不能下大田干活,连队就要求各班组自行安排当天的活动,一般是开会或是自己休息。后一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睡懒觉,此时就会感觉到幸福爆棚,心里三呼万岁。

在接受再教育期间,当然也遇到一些“荒唐”的事情。

其一是对一对知青谈恋爱期间发生婚前同居行为进行批斗。小时候看到的是对所谓的“牛鬼蛇神”批斗,而今次看到的是对一起下连队的知青进行批斗。连续三个晚上,连队把我们这些男女青年班的人员集合起来,在礼堂召开批斗会。

首先,要这对男女青年承认他们所犯的错误,然后其他人发言对他们进行批判。所有的发言都是上纲上线,诸如“不能抵御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破坏了知识青年的光辉形象,给上山下乡运动抹黑”等。

其中女青年班的班长是出事女知青的同班同学,并且是闺蜜。但在批斗会上,她慷慨激昂,痛斥那对男女青年给下连队接受再教育的知青丢了脸,并抖落出了一些该女知青的生活细节以及以前曾经私下里她们的谈话内容,以证明女青年堕落的必然性。

我感到极为的茫然和不解,一是因为年轻,尚不懂的婚前同居是怎么回事;二是她们那么好的朋友,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后来慢慢认识到,在那个年月,人性已经严重的扭曲,思想已经左倾到极端,包容和谅解等于是天方夜谭。

好在这对男女青年在批判声中学会了忍耐。面对鄙视的目光,不卑不亢,从容淡定,坚持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喜结良缘。只是不知道那位女青年班长再见到这对新人时内心是何种感受。

其二是夜半抓捕坏分子。作为接受再教育知青,同时也是连队的基干民兵,因此要参加夜晚巡逻值班。一天晚上我和另一知青在连部值班,突然接到命令,抓捕一个破坏知青工作的坏分子。于是在我们排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连队的一户人家的房前。老农工已在此监视了两个多小时,确认这名坏分子就在这户回乡女知青的家里。于是我们不由分说,携枪夺门而入,将其抓捕,并押往连部。

后来才知道,这名职工已离婚多年,经人介绍,正与这名回乡女青年谈恋爱。晚上因为太晚,因此,在姑娘父母家借宿一晚。不知为什么就有人把这么简单的事情上升到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度,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干预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往来。

经过春夏秋冬的历练,我们终于懂得了生活,学会了在春天播种希望,在夏天得到收获,在秋天储存果实,在冬天迎接未来。

知青经历的岁月,已融化在了我的血液里,无怨无悔。虽有磨难也积蓄了力量,它赋予了我坚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不管在国内奋斗,还是在国外求学,都是我前行的动力。它让我在亘古荒原里耕耘着梦想,在疾风骤雨中接受洗礼,在成功的道路上昂扬奋进。我怀念那特有芬芳的黑土气息,令人陶醉的故乡情谊,我的青春年华永远留在了那里。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