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庆余年”
2021-02-22 17:28:5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星学)华夏遗俗上,过了正月十五,农历年的庆贺方算结束,元宵节算是过年的尾巴、再翘个小高。故此百姓抓住上元节再嗨一回“庆余年”。

在家乡时,此日家家多是吃年糕元宵,黏糊糊地粘住年不放,亦谐音“年高”预表长寿。以黄米红枣蒸的黏糕最广谱,再是豆沙芝麻馅的元子,寓意合家团圆。初一的主角水饺在十五让位于汤圆。

传统习俗的娱乐是去海云庵、天后宫等逛庙会,那里有各种民俗表演的,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看灯猜谜、糖球会等,好不热烈,着实“闹元宵”。别看青岛是座年轻的洋城市,移民从各地带来的古老风俗样样不缺,一如古镇僻乡。入夜再放上一挂鞭炮几只烟花,大年余音绕空未尽不绝。

是日晴朗时,晚可举头赏月,乃一岁中首次满盈,“元宵”之名由此而来。隆冬天清冽,玉兔分外皎洁妖娆。若阴天霭掩月,多半会落雪。俗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即中秋节未见冰轮,来年的元宵节便会下雪、也看不着玉盘。老祖宗可真神,竟总结出这规律、准确预报半年后的天气日报。记得俺乍闻此谚时,出于好奇刻意留心观测,数载下来果然无谬,敬佩古人不已。缘此提早知晓元夕能否赏得皓月。

现代新生的活动,加上了看央视的元宵晚会一项,乃除夕观春晚新俗的延续,或称“小春晚”。二者形式雷同,但后者简短朴实淡雅些,其实有的质量并不亚于春晚的。

海外的华人过元宵节,就没啥大氛围了,大多吃个汤圆作仪式。今年逢疫封城锁邑,更为淡化。尤俺家的两员老少女将都继续战疠在前线,一如没过好除夕新年。妻子得空煎了些糯米粉小团饼我们蘸糖吃,权当年糕了。

网上看元宵晚会俺们也撵不上趟,加上国产文化年货供应忒丰盛,目不暇接,得来日慢慢细消化。就浏览过的那些,边看边议,对故土既熟悉又陌生,变化实在太大。在恩亲俱已过世后俺俩再没返乡已有年数,仅通过电媒荧屏等了解祖国乡情,是条断不开的精神脐带。

倒是身边的教堂小组云聚团契别出一格,打新春起的周六线上学习与联谊,到今儿个尚未搞完,除了一贯制的查经灵修外,添加了晒晒各家的故乡风味年夜饭、大伙儿各自着装的民族风衣裳等。圣俗与共,不失为禁足居家御瘟中的苦中作乐。说是完后还要评选啥“春节先生、女士”呢,暗示了基督徒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亦是有血肉七情六欲的世俗子。

正月十五过后,国内一切就复常,起始了新的轮回。令我终身铭心难忘的只有1978年的那个节后:推着自行车驮载着铺盖卷儿,走进了医学院校门,开始了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的修行学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的命运生涯。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