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不止是屋子
2015-03-24 06:02:0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平)几天前去一间小学代课。当我报出是给一位叫Mr. Hansberger 的老师代课的时候,学校秘书Nancy很快地递给我一把钥匙、一张身份卡,说了句“good luck”就把我打发了。这间小学来过多次了,对秘书Nancy多少有些了解:热情、高效但多少有些玩世不恭的态度,尤其是今天她那句祝我好运,就很让人思量。

在我打开教室门的那一霎那,立即就明白了Nancy那句话的含义:只见山也似的一堆堆纸张文件夹书本订书机板擦各种笔塑料袋纸口袋巧克力蔫苹果Tim Horton的纸杯子……扑面而来,填沟布壑一般、挥挥洒洒地铺盖在Mr. Hansberger的椅子办公桌电脑桌和四周的地面上。在克服了最初的震惊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扒拉开一堆东西,将我的外套搭在椅背上、又很不放心地将点名册和教案牢牢攥在手里、生怕一不小心、它们和那一堆堆东西混在一起、叫我再也找不到了——据我的经验,对一个代课老师而言,没有比开课了却找不到教案更可怕的事情了。

拉开窗帘,看到学生们的“生活区”还算干净——应该是清洁工的功劳,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想象一下要和近三十个叽叽喳喳的四年级学生、在这样一个“无地自容”的教室里混上一天,我有一种想立马拿起外套走人的冲动。看这个Mr. Hansberger的架势,不是个特立独行的的奇才、就是我见过的最邋遢的老师了,难怪Nancy要祝我好运了。

但仿佛奇迹一般,这班的学生虽然有些心不在焉、懒散放任,但还算听话,不至于如我想象的一般(“有其师必有其生”)过分乖张难驯、让我这个代课老师的日子更难过。本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精神,我在自己开辟出来的一个办公小角落、冒着被垃圾吞噬的危险、和这群四年级的学生平安地生存了一天。

在我和学生们一一挥手道别的时候,我忍不住想象着:Jack以后会不会继承Mr. Hansberger的衣钵,因为我见他的桌里桌外地上地下都已经被书废纸和垃圾淹埋了……Emma说不定会因为她的老师的榜样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将来不是立志成为像“How Clean is Your House”这种纪实片的制作人、就是远赴日本学习“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说真的,邋遢的人我见过,脏乱差的家庭我也见过,但像Mr. Hansberger这样、将他的这一个人“癖好”毫无遮拦地公告于众的做法,我还是头一次见。 对于个人生活和自由,西方社会有一个法宝叫做“不妄自评判、不干涉”,于是无论Mr. Hansberger想如何安排他的办公区,别人都无权干涉,校长也不行。所以说我在此不是想妄评Mr. Hansberger的教学和个人风格,而仅仅是替他那一班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些不放心。

我虽然不懂得风水学,但仅凭常识和感觉也懂得: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比如说我女儿的第一个babysitter,虽然是个经人推荐、人也还和善热情的女人,但是每次看到她家里衣服鞋子玩具杯盘狼藉、人狗混杂的情形,我就会替女儿的卫生和安全担心。等后来找到一家东方人的babysitter后,就立即将女儿转走了。一个连自己的家都弄不整齐干净的人很难让人相信她会做好管理孩子的工作。

我的先生是另一个极端,是那种生了一种叫做“洁癖”的病人。他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扫地,楼上楼下统统扫一遍;至少每周必做一次吸尘、洗一次马桶、洗两到三次全家的衣服;他书架上的书都是按大小、厚度或者科目一本本分类存放的,如果我不小心抽出一本“牛津字典”而忘了放回原地,会被他唠叨好久——但既然他愿意承担扫地吸尘洗马桶和洗衣这些家务,偶尔被他唠叨一回想必也是该付的代价。

在我先生眼里,我大概就和Mr. Hansberger一样了:来不及收拾的袜子内衣扔在一边、电脑旁边常常摆着纸张杯子毛线活儿缝纫箱子……但无论如何,我自认为和Mr. Hansberger还是有区别的:我只是在忙的时候才乱,忙完了,还是喜欢将各种东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

因为我知道,我是女儿的榜样,正如我的姥姥是我的榜样一样。姥姥一生生活极其简朴,但我印象中的她总是清爽整洁,哪怕是自己缝制的一双袜子,也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姥姥的生活习惯:每日必早起,洗漱、打扫、收拾,泡茶、简单的早点,然后坐下来做一些缝补或者清洗的活儿。每天早晨,当我开窗铺床洗碗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姥姥、想起《朱子训》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这句话。这句话总会让我的一天有一个整齐干净、有秩序的开端。

有时我也会杞人忧天:不知道Mr. Hansberger如何给学生讲解“整洁近于美德 (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dliness)”这句英国谚语——如果有机会的话?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