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日与最后的晚餐
2010-03-29 17:13:4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以“Good Friday”起始的复活节又到了,各个教堂皆大张旗鼓地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纪念活动,此刻除了重温上帝的救赎等神学的教义以外,人们也不由地联想起“最后的晚餐”和“黑色星期五”等世间的风俗。

“最后的晚餐”为世人所熟知,现今很大的程度上是缘于丹青巨匠达芬奇的那幅画作,而后才是它的宗教取材–《圣经》中的内容。

根据《新约》的记载,耶稣在世时生命的最末尾,于被捕以先的几个钟头,跟他的十二位门徒共同吃筵席,无意之中竟成了就义“上路”之前的最后一顿大饭。在这个宴会上,耶稣预先设立了“吃饼喝杯”缅怀纪念他的方式,作为他诀别今世的简仪,也从而成为日后基督教唯一自圣子那里传下来的礼数。也是在桌上吃喝之际,耶稣清楚地知道众弟子中那个叫加略人犹大的,即将叛变、把他出卖给当局,以领取三十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劳资的赏金。

就在耶稣道出了这一爆炸性的预言之时,在场所有人各种复杂的心理情态立刻呈现于不同的面部表情上,俱被达芬奇反复揣摩意会、传神地再现在其不朽名画《最后的晚餐》中。这幅旷世名作,现存于意大利米兰市的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墙壁上,距今已逾五百年了。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段故事愈加家喻户晓,信不信基督教的无人不知。

传说由于这顿“最后的晚餐”,耶稣师徒们加起来总共有13个人(叛徒犹大是最末的一个,第13个),“13”这个数字便被后人认为是大不吉利。再因为耶稣被处死、草葬在犹太教通常的“安息日”之前,以不冲突周六休息、这一天不能做工的规条,故人们“理所当然”地认定受难日就是星期五,故周五这一天也不吉祥。

如此一来,假如13日恰逢上星期五,便大不妙了,被称作“黑色星期五”,唯恐会发生一些不幸的事件。后来历史上14世纪初法国圣殿骑士团的成员们,在10月13日星期五那天突遭国王腓力四世下令屠杀,血腥青史,更叫这俩数字的重叠遭遇或可发生灾难之说,愈加“深入人心”。

所以在西方,很多人颇为忌讳这两个数字,欧美一些国家的民居门牌号码、旅馆房间号、楼层的层号,电梯的层数,都避开13,或者以12A,或者以“M”来代替。卖宅子的若是门牌为13号的,价格就降低一些,仍然不多人问津,只有不讲究这一套的“外邦人”买主可以趁机而购。

就连影剧院的排座号亦然,美国有的剧院即使有13号,也以半价售票;法国人则把剧场12和14排之间辟为人行走道,隔过13这数。甚至在大的宴会中,桌座号也不排13,避免13位客人同席吃饭,订13道菜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按下这些不说了,究竟这种传说来于《圣经》对否,“最后的晚餐”实际上是哪天举行的,耶稣又是在星期几被钉死的呢?

首先我们从犹太人的历法说起。犹太历是世界上最早的农历法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5770年历史了,也就是说,阳历的纪元元年,是犹历的3760年。犹太人的正月叫作尼散月,也称亚比月,相当于公历的三、四月份,此时是中东地区雨季的结束,农民开始收割大麦和亚麻的时节。

正月的14号,是犹太人的最大节日–逾越节,有点当于中国的春节的意味;其与紧接着的是除酵节,通常一同度过了。为期一周的时间,旨在纪念耶和华把当年在埃及为奴隶的以色列人解放出来、带回到他们祖居的迦南地(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区域)。

还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一天”的概念有点与众不同,它是从日落开始计算一日之初的,这是因为《旧约》中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一天起,“有晚上,有早晨”,希伯来族的先人们便忠实信奉遵从之,以夜幕降临作为一日的开头,直至次日天黑以前结束。这也就是说,通常咱们认为的“头天晚上”发生的事(譬如周一),在他们算来是属于后一天的(周二),产生了这么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再就是犹太人的周休日与我们的也有异,他们的这天称之为“安息日”,相当于现今公历的每个礼拜六而不是星期天。这也是起源于《旧约》:上帝用了六天时间造天地万物,第七天就歇了,定这天为圣日,不可做工。

后来基督教以耶稣复活的那天(七日的第一天)为主日,休息、聚会纪念之,演变成了公众今日的星期天。但是犹太人仍旧“墨守成规”,遵从自己的老皇历不变,周六为安息的日子,在这天去会堂敬拜诵经。遂形成了与周日为安息日的基督教、周五为安息日的回教的不同之处。

其次再论“最后的晚餐”与“基督受难日”。依据学者们的圣地考古研究,仔细对照《新约》及经外著作等,耶稣应是在公元30年的4月2号,即犹太历的尼散月(亚比月)12日,吃这最后晚餐的,是日为星期二。两天以后的周四,是逾越节,这一天也是法定安息日,也即这一周有两个安息日,中间隔着一个普通日子星期五。

《马太福音》中说“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时玛丽亚来看坟墓,此处的“安息日”一词希腊原文使用的是复数的形式,证明了是俩安息日相连这一事实。另外,耶稣死后,追随他的妇女们买香料殡葬用,是在第一个安息日(即逾越节)过后,然后回家去预备,到了“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这后一个的安息日显然是指通常的周六。最后,在周日早上她们才带着香料去探耶稣墓穴的。

《约翰福音》的记载,最后的晚餐是在“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吃饭的时候–”,便是指这顿说的。而且,押送耶稣去见总督彼拉多的犹太人不进总督衙门,怕的是会沾染了污秽而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习俗上,以色列人是在逾越节前的那晚上(也就是节日那天的起始)吃这传统家宴的,这也不言而喻着将是在周三的晚上。

换句话说,正月13号的黄昏起始了逾越节,而13号的白天则是准备该节的“预备日”,其始自12号的天黑。这就是为什么《马可福音》说,“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门徒们去准备餐席的。再有后来使徒保罗论及“最后的晚餐”时,并没有说“逾越节那天晚上”,而是说“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也可推知,最后的晚餐并非逾越节宴席,否则他不会漏说的。

显而易见,耶稣应是在周二的晚上进这“最后的晚膳”,嗣后去了客西马尼园祷告,在那儿被犹大引来的士兵捉住,押解到不同的衙门轮番受审,周三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又在天黑之前被取下来埋葬在财主的新坟里。周四至周六他躺在“地里头”,一如他曾说的“像先知约拿在大鱼的肚子中三天三夜”那样。星期天的拂晓,耶稣从死里复生,准确应验了他之前多次预言的“第三日复活”。

如此可见,耶稣并不是死在星期五。当然,教会历史上关于这点始终争论不休,因为不同福音书上有出入的记载,让人难以明悉;还有就是“三天以后”、“第三日”复活等纪录的同时存在,使得此事“大同小异”。唯有一点是清楚无误的,那就是耶稣死在逾越节前,每年的该节前一天便是他的祭日,应是不会错的。但问题是犹太人的逾越节每年并非固定在星期几,即使是人们“较真”遵循犹历来纪念,周期上也难统一。

于是,天主教干脆选用了星期五作为基督受难日,叫做“Good Friday”,其后的周日便是复活节星期天(Eastern Sunday),现在连周一也跟着放假,整个长周末作为纪念。古老传统上规定:春分节(3月21日)见到满月或者过了春分见到头个满月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但是由于东正教与天主教所用的日历不同,即使是这样硬性规定,这一天的日子也不相同,每年都不一样。不过大致上都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下旬,现在它已经成为了美加等地的惯例、公共假期了。

其实正像12月25号并非耶稣的真生日、圣诞节成了一种民俗那样,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也是大约在那个节期而已。从信仰的角度,它的实际所在日子已不重要,所发生的这桩事件却是不能忘怀的,这便足矣。然而无论如何,关于星期五和13不吉利的传说是源自于《圣经》,则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的。何况《圣经》本身是上帝话语的集录,让世人明白奥秘事理,而不会诱人产生“迷信思想”的。

至于在复活节长假期间,各大商号摆出的彩蛋、兔子形巧克力等,更是与信仰沾不上边,它与圣诞节的商业行为如出一辙,是人为世俗抓住商机叫卖促销的表现。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