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拿大的扒路军谈起
2010-07-29 22:12:3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俺来多伦多有些年数了,举头望都会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蒸蒸日上得令人振奋;但是低头瞅街道路面与交通,每况愈下的却叫人沮丧。行走在道旁路上,安步当车的旁观者惨不忍睹,以车代步的当事者苦不堪言。

先说说市区内的普通道路吧。不少皆是千疮百孔的,凹凸不平,市政府倒是想得周到,设有举报热线,请市民们一旦发现露洞立即报告其地点出处,以便派人前来修补。无奈少皮没毛的地儿太多、修路队寡不敌众,根本招架不过来。坑坑洼洼的路面就这么干耗着,缺损不断地扩大,使得各类车子行于其上无不屁颠屁颠的。

好不容易盼到修缮队来到面前,但见小的洞眼和缝隙就挤入点沥青,压平了就得;大的烂尾带用电锯像切豆腐似的割下来整块的一方来,再如锔锅般地打上大爿锔子了事。路面是挺快恢复了平整,可是如同新布补丁缝在了旧衣裳上一理,过不多久又挣裂开来了,于是再举报、等候、修补,旧戏重新一轮演过……马路上就这样布满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新旧不一的斑斑“墨迹”,真不美观。一直捱到像幅地图似的补不胜补了,才把整条街道给全部撅了重铺为止。

马路表面的不整齐,并非只是出自于久辗生毁的结果,有的时候是建筑工程捣鼓的后遗症:像挖污水道、换输水管、铺设煤气管道等等,施工完后,便如上述的那法儿临时炮制,杜塞一番,照样留下了这些破口隐患。更不幸的是,这个月为了这桩刚刚弄妥,下个月为了那桩再挖开,扒了填,垫了挖,轮番进行。就不能做好规划、一次性同时一揽子整完吗?这种各个部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官僚作风,人为造成马路的变脸、破相,雪上加霜。记得在国内的时候,百姓们把这类差不多的城建行伍谑称为“八路军”(扒路军),没成想来到加拿大这厢,竟也有着相似的一支劲旅。

莫以为全部重新翻建了的路面,就会坚固耐用了。俺家附近的小街刚完工时焕然一新,不几年的工夫漂亮的路面就又裂纹横现了;再就是不远处的公共停车场,整铺后才一两年,就赫然开列了缝子,工程的质量不佳显然易见,看来豆腐渣活计哪里都存在着。

报载安省每年评选的最差街道,多伦多市总是包揽上最多条,虽说市府也是尽力抢修不亦乐乎,但杯水车薪,工不应求。甭说繁忙的主要干道了,就是在中城偏远些的所谓富人区,例如Eglinton与Lawrence之间、沿着Wilket Creek Park公园的Leslie地段,路况也糟糕的不敢恭维,让人跌破眼镜。难怪政府不断增收地税时,民众也颇有反弹:道路不见好转,坑洼颠坏了车子,修车费又要谁来买单?

即使是质量达标颇严格的高速公路,亦强不到哪儿去,不打补丁而已。纵横安省和加拿大的国道,不时可见修路的大军。这还是因为高速路限制车速而有所缓冲,否则路面将会损坏的更加厉害。人增、车增、路辄不见增,交通变得日益拥挤、路面不堪重负是必然的结局。就拿南北向进入多伦多市区的唯一主道DVP来说,在尖峰时段那简直就是个一个大泊车场,车塞得满满的,在蠕动爬行,驾车人甚至急得出来张望、跳脚,倚在护栏上放松,干着急没办法。人们即使大声疾呼要求改善若干年了,仍然不见另条通道开辟以减压的影儿。

因为在这个讲究人权和民主的国度,诸事都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据老多伦多人讲,当年在401干线修Allen路南出口时,原打算是一直延伸至市里心脏地带的,这样在城区当央就又辟了蹊径可以锐减DVP 饱和了的承载力。可惜到拓展至Eglinton街后,再朝南区域住的体面的居民们不愿搬迁而极力反对,聘请了大律师啥的打官司,最终胜诉、将事工给搅黄了,该计划从而夭折,只留下这半长不短的一段盲肠样的快车道至今凑合用着,实在遗憾。

由此可见,市政的改建方面,中国式的强行拆迁嫌威权过硬,加国式的尊重民权又显得软,想取个折衷为大多数人做成点事情,确实很难。其结果就是多伦多地区的大众常年得默默忍受着、私下抱怨着,迄今得不到任何解难良策,以至于负荷愈来愈重。

我不由地联想起加西的温哥华岛与陆岸的交通连接一事来:去年去那儿旅游、坐船到维多利亚市,舟车转等的,效率颇低。听当地人说,政府早就有意架设跨海公路桥,可以大大缩短行程节省时间,但就是由于轮渡公司怕因此关门歇菜而从中杯葛,游说议员们竟成功地拦阻了这一方案的实施,所以大温地区的人们今天仍旧靠着天气所决定的摆渡、慢吞吞地往返着海峡。觑着这无独有偶的现实案例,只能摇首耸肩,一声叹息,或许这正是加拿大特色资本主义的具体表现吧。

由此移民们亦就不难理解了,为啥多伦多给人的总体印象之一是:到处、整天价在修路,烦煞人啦。当然也难怪,这儿漫长的冬天不能施工,不抓紧短促的另外几个季节更待何时?故有人开玩笑道,寒冬大雪封路,暖日翻修封路,道路一年到头没有痛快流畅的时候。蛮幽默切中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不修岂不更糟糕吗?有什么办法呢。老实可怜的多伦多人早已经在哀叹之中麻木、习惯了这一市情多年了,而且还会将无尽地持续下去,将这堵道、修路进行到底。

关于公路路面的状态差,有人说是加拿大天寒地冻、不易保鲜的关系,有人说是除雪撒盐造成的腐蚀等副作用,都不无一定的道理。不过据我的一己管见,个中恐怕在很大程度尚有建筑未曾“高标准”、维护没有“严要求”等因素吧。

笔者亲眼目睹过德、加两国的修路现场,对比后自然就会得出这一主见,毕竟游学德国的几年间对那里的公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教人无形之中老是不由自主地拿来作参照。究竟是因为加国的财力不足,技术上力有不逮,还是设立的质量标准较低,不得而知,反正此乃加拿大现时的国情,敝人不敢妄加置评。

于世界上首创了现代高速公路(不表中国古代的秦直道)的德国人,在筑路方面充分的体现出他们那股举世公认的敬业精神,要想强富,先修公路;十年树木,百年树路,不修则以,修就修得坚实厚敦,决不粗制滥造。以其并不辽阔的国土面积,公路总长度竟达23万多公里,密度为全球第一;高速路长仅次于大老美而位居全球第二。

我多次见过他们的工地,那基础打得才叫个深呢,真正的掘地三尺,最底下垫的是大石块,往上来是中、小石子,再填水泥等添加材料铺路面。厚度为55-85厘米,平均70厘米,有的地段甚至深达一米。即使是重型坦克驶过、波音747飞机起降,都能够承受得起。厚实就避免了水泥热胀冷缩所造成的路面开裂,路就不易坏损,所以鲜见有北美经常分段修路的现象。偶见翻修的还颇令我诧异:这么好的路面为啥就扒了呢?看来标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德国高速路尽量取直平,坡度最陡不超过4%,以减少爬坡,属于丘陵地带的疆土要保证这个设计是需要“移山垫海”的;加之路的表面十分光滑,故车子行驶起来毫不费力,速度很容易的就冲上了180公里/小时,反正除了连续转弯以外、一般的高速路段都不限速。故此世界各地喜欢飙车的一族,都会慕名赶来德国畅试身手,大呼淋漓畅快,过把瘾就走。

我曾经坐过德国朋友开的奔驰500,一度开到过220公里的时速,也没觉得飘飘然,他说这就是德国车与日本车的不同之处。不过中途在休息站小憩时,我们在草坪上溜腿,瞅着路上的车流嗖嗖的风驰电掣而过,朋友说这都在200公里左右的时速了,我方意识到刚才自己坐在车里面时的平稳感觉,与车外的实际情况还是甚有差距的,玻璃把真实感给挡掉了巨多。

朋友又讲日本车开到这么快的时候,就有点发飘不稳了,不太好把持掌握;而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真的不多见日、美产的车型。自家的质量好,谁还买舶来货呢?尽管在杜塞尔多夫附近有一个日本汽车厂,和不小的日本侨民社区,但也就是他们自个人都买国货,在普通德人中的市场不大。这又让我想起了医疗仪器设备,在国内我所工作的医院里,放射科的医技人员们都较为推崇稍显笨重的德国西门子X 光机,而不是轻巧便宜点的日本岛津产品,看来确实不无它的道理。

德国人的高速路始于1932年,第一条是从科隆到波恩,全长20公里,当时的阿登纳市长(后来的总理)主持通车典礼。希特勒上台后广泛修筑,(如今全德1.2万多公里的高速路中,有1/4仍系希特勒的遗产),并让他的另一项许诺—家家拥有便宜的“甲壳虫”轿车,同时有了用武之道。我九十年代初留德时,就住在这第一条高速路的附近,仍可见它每日车水马龙的有效运作着,端的厉害。

他们现代建的公路就更加一级棒了,路面看着好像是水平的,其实是略微斜一点(2.5%坡度),旨在下雨时迅速“泄洪”减少对路面的侵蚀,雨水朝向一边渗过透水水泥,进入水道网络流入贮水塘,不冲坏路基。而加国的高速路,雨水或者掺了雪盐的雪融掉以后,漫漫流入附近的土壤里,有害的化学成分自然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城市街区的则淌进了下水道,最后汇入大湖,更影响生态环境和水源品质。这些精准与专业性都得向德人学习。

还记得一位中国驻德大使馆的病人告诉过我,国内有代表团去西德访问、学习建造高速公路的技术,日耳曼人甚至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允许他们钻取一块路芯带回国去研究,可还是不得个中奥妙其解。核心技术是不能轻易秀人的,深知中国人的破识、仿造能力甚强的他们,一定自信不会被看穿、学了去,才敢于这般行事的。这也从一个小小侧面反映了为什么德意志人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所在吧。

实际上,质地优良的德国高速公路并不怎么宽阔,一般40米左右、有四条车道,但在流量高峰时期,某些路段的全自动的电子监控装置会依情自动开启路肩放行的指示信号,平素闲置的这条紧急救援用的边道,遂变成了正常车道,立马增加了公路的输送能力,很快可以舒缓道路的壅滞。在挤情解除之后,信号系统便又自动转回到封闭路肩的常态。因此德国的高速路堵车现象并不太严重,没大有北美电视上司空见惯的洛杉矶阔车道或多伦多401宽路面塞得满满的情形。

北美的高速路是五十年代以后广为兴建的,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大力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推广普及,以其地大原袤(是德国的27倍)遂构筑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公路网。俺曾在新泽西呆过几年,并没对头号强国的公路有啥特别的印象,除了幅员辽阔所致的多、长些以外,可能是在德国久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缘故吧。

据报道,美国高速路的基底厚度,一般仅有30厘米左右,尚不及德国的一半,质量可想而知。另外不便的是收费路段不少,让刚抵北美的我颇为意外,毕竟习惯了德国高速路不收费、可以一往直前地驶至目的地。从这层意思上,那才叫真正的高速路呢。不时地停车交纳买路钱,使得高速路并不高速,也挺误事的。

初来到加拿大,对高速路的感觉跟美国的相去无几,它们也是在二战后差不多的时期开始兴修起来的,质量嘛与邻国的大概是一统、即所谓的“北美标准”。但是缴费的不多,为一大优点,如同本国的另一优越性:看病“免费”。

那时候市内大街小巷的路面还行啦,惟觉得路边的电线杆子挺多,上面的线路挂扯得像蜘蛛网似的,有点乱像,不似德国一些城市电缆线络皆是埋于地下,马路边下是整齐干净的绿丛草坪,上是亭亭玉立的路灯柱,予人以清亮简洁的美感。不过再后来,多市街道就逐渐蜕变成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些恼人的颓相了,令人惋惜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也许是没有钱,加国政府舍不得投入太多,以致大路小道都不恁固;也许是专业标准不一样,比人家差一截。乍看着是德意志人一次性的斥资浩大、造价昂贵,但是全国4300多万辆车(再加上无数外国途径的)常年累月地碾压冲击都扛得住考验,多年不必大修,无疑就把投资早早省回来;还避免了频频修葺造成的交通不便、无形中拖累经济,这笔账最终算下来应该是更划得来的。

世界上的事务大凡总是这样的: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铁定的“反馈定理”。你不去深挖洞、广积石,就很难指望着道路称雄称霸。与其多快好省,不如一劳百逸,这就是日耳曼人的成功理念。我想不妨拿来作为所有短平快一族的改革镜子哦。

俺拉杂刍议了这一通,绝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过如实谈点曾经各国的所见,没有任何厚薄褒贬谁之意。但愿列国的执政之辈,能够不短视、急功近利,参考一下先进者的经验,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改善自个的状况,造福于社稷和国民,千万别出公路才竣工不久、便开始了一截复一节的追补维修这类笑话。让老百姓们能在百年大计的荫庇下,乘凉并缅怀栽种者的睿智远见、丰功伟绩。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