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有几人
2013-05-23 19:31:5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姚昉)最近看到一则报道: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1879-1942)身后的墓冢曾经多次搬迁,从1942年在包括蒋介石等社会名人的捐助下葬于四川江津县,1947年由其后人按照他的遗愿运回安庆市郊和夫人合葬,墓碑上刻的名字是陈乾生,因而未被红卫兵挖掉。1979年在安庆市文化局的关心下重立墓碑,1981年他的子孙请示邓小平,终获批准予以扩建。1989年由于四川江津的万人上书,确立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决定筹建“独秀陵园”。2001年1月17日“独秀园”的一期工程在大龙山完成。

墓园占地1058平方米,汉白玉制成的“五门牌坊”隐含着他毕生和“五”字的渊源:五次去日本,五次被逮捕,当过五届中共的领袖,殁于五月。牌坊上刻着他终生追求的四个字“民主”和“科学”。1915年9月15日,他在《新青年》的创刊词中敬告青年:要“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在他的葬礼上有幅挽联是这样写的:“喋喋毁誉难凭!大道莫容,论定当须十世后。哀哀蜀洛谁悟?慧星既陨,再生已是百年迟!”

从我开始接触到中共党史时起,陈独秀这个名字好像并不怎么光彩。难为他身后还要如此折腾,几度搬家,是为了给他正名还是为了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他会感到很累的。

在中国,大规模的陵园真是不少。古有秦陵、十三陵、明孝陵,近代起有中山陵、毛泽东纪念堂、华国锋陵园等等。说它好,是因为它们能留下文化遗迹,供后人瞻仰,甚至成为旅游景观,换来不少经济收益。说它不好吧,恐怕也没人敢说,宁愿掏钱纳税为古人树碑,也决不能口无遮拦地说三道四——这个碑到底树得对还是不对啊?

世人,尤其是世上的名人,大概都很希望自己能流芳百世。但不管是谁,哪个不是褒贬各异,毁誉参半的?活着的人尚且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着谁的路线对,谁的路线错,去给死人搬几次家,定几次性有这个必要吗?倒还是武则天来得聪明,留下一块无字碑,任凭你骂也好,赞也罢,仿佛都和她无所关联。

也许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在乎死后哀荣,才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看过不少西方名人的墓冢,没那么气派,没那么豪华,照样吸引了众多瞻仰者,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流芳百世仅是个虚名,能有几人?不如多干些实事,让黎民受益。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