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怀
2013-09-29 08:00:1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姚昉)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瞬时即过,而远离故土的中国人心中还在反复吟诵着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两句名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怀念远方的亲友。

这首词中,作者因为苦思相隔两地的弟弟而对月亮发出质问:“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你总是在亲人离别时才圆?)然后,又以理智的思维写下富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间难觅完美,自古不乏遗憾,这些都是自然规律。继之,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束全词,给人以慰籍:只要好好活着,虽然远隔千里,仍能一起欣赏美丽的明月和嫦娥。

处于那个年代,作者当然不可能了解:由于时差,生活在地球各地的人们无法在同一时间欣赏明月的,所以也无法借助万里之外的媒介来一起呼吸,一起思念,一起感慨。然而,他那超越时空的想象力却对于无奈的客观现实做出了可能做出的排解,给予人们聊胜于无的期许。今天,有不少客居异国的华人不忘此句,恐怕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大文豪。且不说他的政治抱负,处事原则有哪些正确的或谬误的,但就他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成就便可看出:他是一位勇敢的创新者。《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显然受到李白的诗作《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影响,但他的立意却另辟蹊径,与李白不尽相同。他上承屈原李白,下启辛弃疾等辈。他重视音律,但又不拘于音律。他把写诗的笔力带进词作,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在古典诗词的领域里创立了一座丰碑。但,不管如何创新,诗还是诗,词还是词,万变不离其宗,那样的创新才符合他的原旨。

回到中秋这个题目上来。近年来,无论中外都生产了不少制作新颖,口味甘美的月饼供应市场,使消费者舌尖尝鲜,大快朵颐。这本该是件好事,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月饼的造型有三角形的、长方形的、花朵状的……难道经过创新的月亮已变成这种形状了吗?商家吸引顾客的手段仅限于狠抓时令吗?几年前在上海屡见不鲜的情况是:大量的月饼被当做馈赠亲友的礼品,相互转送直至最后发霉变质,一丢了事。而商店里的月饼也堆积如山,供过于求,过了时令不得不削价推销。那样的“商机”值得狠抓吗?

如果你想要迎合人们对过节的心理需求,那么何不把这些造型奇特的糕饼唤作“金秋甜饼”、“赏月佳馔”之类的名字,省得我们那些登月的宇航员还要带上铁锹、锄头之类的各种工具去把月球改造成三角形的、长方形的、花朵状的?借腹生子,搞出些非驴非马的怪胎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实不可取!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