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诺旧居纪念馆
2013-10-23 06:01:32
来源:星星生活


(图说1:基奇纳维多利亚公园旁边的门诺故居)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基奇纳(Kitchener)市中心维多利亚公园边上有一所门诺人的旧居,现在已列为加拿大的国家历史遗迹,成为一所纪念馆。该馆既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据点,每月定时有大型的开放活动。我们的老人公寓离它很近,我也对门诺人的传统文化有兴趣,曾多次去参观,了解本地的发展历史。

据资料介绍,门诺派是16世纪从德国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他们是最传统、最保守的教徒,他们严格按照上帝对亚当、夏娃的原旨意过活,生活简朴,穿着朴素的衣服,以务农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极其注重家庭观念,以宗教为生活重心,始终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们抵制现代文明,不使用汽车和电器。

由于门诺人和其他教派格格不入,他们长期在欧洲受迫害。于是有些门诺派信徒纷纷迁往其他地方,寻求安宁。1683年,他们开始移民美洲大陆,很多人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18世纪,一些人从德国迁移至俄国,但是一百年后为了避免服兵役又来到美国,有的去墨西哥和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等地。

随后,由于美国时常发生种族的冲突,一些门诺人离开美国向加拿大发展。1807年,部分门诺人从美国宾州的兰卡斯特县来到加拿大现在的基奇纳-滑铁卢的地区,其中包括约瑟·施西德·豪斯(Joseph Schncider Haus)和他妻子芭芭拉及4个孩子。他们落脚在现在的市中心一带,另外两家也在附近,他们大人、小孩共约30来人。1845年起,又有一批门诺人来到这一带定居。

他们是一批人数不多的勇敢的先驱者,他们来到这陌生之处来是为了寻找耕地–农业一直是门诺人生活的主要源泉。但是他们看到,这块新土地虽然丘陵起伏,有些小山包,但基本平整,只是一条大河由北向南蜿蜒穿过,河水泛滥,地表覆盖着大片泥沙,灌木丛生,沼泽和沙丘令人望而生惧。

这些历尽艰辛的定居者本着他们坚定的宗教信仰和紧密互助的精神,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新生活。到1816年,约瑟·施西德已经给自己造了一座坚固的木结构住房,同时兴建起一间锯木坊,给源源不断到来的门诺人提供建筑材料。他开出一条土路,把他的农庄和附近的格兰特大道连接起来,人们就把他修建的路称为施西德路–它就是现在基奇纳城的Queen Street,是本城重要的通衢之一。

约瑟·施西德的住房包括地下室上下4层,一层是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客房,外面有一圈围廊,二楼是4间卧室、育婴室、缝纫、织布室,三层是阁楼,有半个排球场大,放杂物。房子的地板都是22英寸宽,屋椽是手工精心凿成。地下室有梯通到一层,也有门通到后院。地下室放着几个大酸菜缸,摘下的苹果也保存在这里。

当时有条小溪流过近旁,约瑟在溪上建了一条小木桥,临溪安排他家的洗衣房、冷藏室(用地下水降温),烘烤室和一片菜地。正房的围廊边上他又安装了一台抽水机,从地下抽取饮用水。现在小溪已干枯,小桥仍在。


(图说2:故居的宣讲员给参观的儿童讲解怎样用抽水机)

约瑟的新屋在当时也是门诺人的聚会场所,热情好客是施西德家多年的传统。他特地把门上的拉手做成心形,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一些路过的门诺人或者是流浪者经常到他家短暂住宿。加拿大冬天气候寒冷,约瑟特地在一层安装了大火炉,粗大的管道通向各个房间,暖遍全屋。火炉具备多项功能,4个炉口可以烧热水和食物、上部有个类似小箱子的空间,可以烘烤面包。这个大火炉现在仍然在使用,隆冬来临,粗木段的火苗就熊熊生起,全屋暖洋洋。一百多年来,约瑟.施西德家族就是这样接待朋友和陌生人。有饭同吃,有屋同住。


(图说3:一楼的的大火炉暖遍全屋)

后来他家里又增添了3个孩子。门诺人向来鼓励多生多育,一家有十来个孩子一点不稀奇。其中一位名叫约瑟·弋柏·施西德的儿子接过了农庄和锯木坊的管理业务。到1850年代中期,这一家族已拥有日益兴旺的企业,家族成员也日益增多,他们也分别在附近安排他们的住家,故居成了他们缅怀先辈的纪念地。

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情况逐步发生了变化。施西德家族原先的448英亩土地,目前只留下故居周围不到1英亩的土地。维多利亚公园占了原来锯木坊的地点。施西德路成了现在的Queen街。故居仍在原地,小河隐入地下,原来溪边的洗衣房、冷藏室,烘烤室和菜地仍在。抽水机仍在原地,让人缅怀往日的风貌。

1979年秋,地区历史遗迹基金会开始修复这一重要的建筑,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建成了这一故居纪念馆及配套建筑。并于1981年6月开馆。这所房屋不仅是历史遗产,它也是一个公共博物馆。故居边上扩建展廊、资料室、保管室、加工车间、儿童活动室、会议室等。纪念馆为公众活动提供了场所。

建立这一纪念馆的目的就是保存本地区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本地的民俗和装饰艺术。该馆收藏的日耳曼民间艺术藏品在加拿大首屈一指。该馆也为历史爱好者、学者提供服务,开放资料、图书。自那时起,该馆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活动。1991年,在建馆10周年之际,馆方赞助探讨宾夕福尼亚–日耳曼民间文化交流史,并首次出版专着《从宾夕福尼亚到滑铁卢》。目前,馆藏展品日益增加。

该馆特别重视门诺后一代的教育。馆里设置14个与课程有关的项目,还有短期的展廊项目。儿童在暑假时期可以花10天作为“访问的儿辈”体验1850年代的活动,8至12岁的儿童可穿着当时的服装在屋内和室外活动。成年人的学习机会含讲座、工艺车间、画廊展出、特定节日、特定的背景旅游等。

不久前该馆举办传统艺术节,邀请了本地区25位熟谙门诺传统工艺的人士当场演示,并让爱好者参与。故居的院子里搭起了一顶顶小帐篷,25位人士各居一篷,摆开阵势,桌上都是原料、零件和成品,他们一面做着,一面和参观者交谈,回答大家的问题。他们的工艺涉及门诺人的木工,金工,陶工,玻璃工艺,柳条筐制作,麦草编,玉米皮编,弓箭制作,羊毛纺织,拼毯,花边,木雕,绘蛋,面具制作,传统食品制作,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在绘蛋的展示台上摆着好几筐画好的彩蛋,有大有小,琳琅满目,一边放着制作的工具,一边放着一排6个蛋–演示从第一笔划线到最后完成的整个过程。制作人Anne女士告诉笔者,画一枚彩蛋,要花费2到10个小时。她从小看着母亲绘制,后来跟着慢慢学,逐步掌握技能。她说她母亲使用的工具比较原始,她已经使用了一些现代技术。创造和发展这门艺术是她们母女俩的终身愿望。


(图说4:绘蛋)

在一台老式木制纺车前,一位男士尝试纺线。车的转动不太灵活,对纺车了如指掌的老艺人立即给车轴加油。很快,细细的羊毛线就成形了。老人身上就穿着用这种毛线织成的棕色背心。早期的门诺人就是用这种羊毛线编织毛衣抵御冬季的寒冷。他们采集羊毛,用铁齿梳理后,就可以纺线。纺线的纺车则是由技能熟练的木工制作。他们也在一旁演示高超的木活,摆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纺车。


(图说5:参观者学着纺线,老艺人给纺车加油)

故居的厨房里,架板上放在形形色色的大钵小盆,瓶瓶罐罐。这些器皿都是房主历代使用过的。从中我们可以想象200年前门诺人生活的情景。他们大概就是用这些器皿盛饭盛菜,把饭菜和饮水送到地头田间。有了这些陶瓷制品,生活就方便多了。我想起,西安的半坡人在四千年前已经会用陶瓶吊水,人类都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


(图说6:厨房架板上放着历代故居主人使用过的陶瓷器皿)

早期的门诺人也掌握了制陶的工艺。现场表演的Rosemary女士早年就对用粘土制陶发非常感兴趣,她现在能熟练地按设计图直接用粘土制作精巧的器皿。粘土块在转盘上旋转,她灵巧地用手使其成形,然后阴干,在窑中烧制成品。


(图说7:门诺工艺美术家表演手工制陶)

厨房里,一位穿着传统的条纹长袖衬衫和蓝色长裙的女士正在准备做苹果派。她使用施西德家族流传下来的炊具,在故居的厨房里演绎将近二百年前门诺人的生活场景。施西德家族孩子多,他们在园子了自己栽种果树和蔬菜,自力更生解决生活所需,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来进行现场表演的25位专业人士中,有的是全家出动,让家里的孩子也来体验他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孩子们也学着做一些辅助工作,如生火、拉风箱、揉面,从地下打水……这样,祖辈的业绩就能一代一代向下传。


(图说8:门诺大婶在厨房里准备苹果派)

目前,在加拿大有13万门诺信徒,K-W地区大约就生活着三万多,仅圣杰各布斯镇(St.Jacobs)就有四千多人。据统计,在美国约有三十二万信徒,在中、南美人数也不少。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这的确是个异数,是值得研究、探索的社会现象。

基奇纳这所门诺旧居的地点在466 Queen Street, South。开放时间是星期三至星期六,上午10点至下午5点,星期日下午1点至5点。圣诞至2月中闭馆。网站是www.regionofwaterloo.ca/jsh。

收藏

评论已关闭